笔趣阁 > 大明小土著,靠着双穿门封侯拜相 > 第60章 捡漏,戴书铁母

第60章 捡漏,戴书铁母

    饱餐一顿。

    陈节和诸葛皎皎重新上车,往古董一条街驶去。

    经过一段时间磨合,诸葛皎皎的车技已经很不错了。

    正常行驶的话,她敢开到六十码,双手紧握方向盘也变成了右手为主,左手辅助。

    一边开车,诸葛皎皎一边问道:“明天姐姐就要开学了,傍晚时很难保证总在家,你家的晚饭该怎么办?”

    陈节想了想:“我自己拿外卖可以吗?”

    “不安全。”

    “啊?”

    “外卖这个行业鱼龙混杂,有爬楼救人的英雄,也有小偷小摸的无赖,就你这个头,人家一把就拎走了,到时候我上哪儿找去?”

    “那算了吧姐姐,爷爷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诸葛皎皎笑道:“话说你家最近吃的都是啥?豆角还没吃完?”

    “这几天我们都是在五爷爷家吃饭,除了豆角,还有茄子、白菜、丝瓜这些。”

    “哦哦,倒也还算丰富。要不我直接买菜给你拿回去吧,这样就不用卡点了。”

    陈节眼睛一亮:“这样不会很麻烦吗?”

    “还好啦,我反正也是要买菜的。”

    “行,谢谢姐姐,用我的钱。”

    “好。”

    说笑的功夫,古董一条街已经到了。

    诸葛皎皎依旧牵着陈节特意从胖老板的店铺前走过,但一个眼神也没有给胖老板。

    胖老板又一次发现他俩,嘀咕道:“这小丫头最近都没再来过我的铺子了,是觉得一般的漏儿没必要卖给我吗?”

    “其实一般的小漏儿我也不挑,清套子钱、花钱、样钱、母钱都可以,赚点是点嘛。”

    一路走一路逛,诸葛皎皎的视线四处扫着,忽然发现一个熟人。

    这不是上次那个论斤卖铜钱的人吗?

    过了这么多天,他又来了。

    应该是收到货了吧?

    诸葛皎皎走上前,低头一瞧。

    摊位上果然又摆了几袋铜钱。

    “是你呀,上次买回去的铜钱怎么样?”摊主也还记得诸葛皎皎。

    诸葛皎皎道:“没亏没赚。”

    “那就是赚了,毕竟学到了经验。”

    诸葛皎皎随手指了个一斤装的袋子,掏出手机扫了一千元过去。

    摊主识趣的没再多说什么。

    诸葛皎皎提上袋子,牵着陈节继续闲逛。

    两个小时后,古董一条街走到头儿了。

    期间诸葛皎皎又出手了三次,分别购入一枚抽屉钱和两枚宝泉局康熙通宝。

    抽屉钱和近现代的一种民俗有关。

    一部分人认为古钱有镇邪、去祟、消灾等奇效,会在抽屉、箱子、柜子把手上安一枚古钱。

    这些古钱多为清朝通宝或花钱。

    因钱币反面牢牢镶嵌在柜面、箱面和抽屉板上,无法看见内容,有人就会把带钱币的那部分柜面、箱面、抽屉板锯下来,供人挑选购买。

    因这类钱多出现在抽屉板上,故名抽屉钱。

    说白了,这种商业行为跟赌石类似。

    诸葛皎皎买的这枚抽屉钱是清朝山鬼花钱,花了她八百元。

    端看山鬼花钱背面是什么。

    若是普通八卦,品相又不好,她就亏了。

    若八卦品相好,或其它花样,她则有盈利可能。

    “再看个摊儿咱们就回。”诸葛皎皎对陈节道。

    手里拿着个烤红薯吃得起劲儿的陈节点了点头。

    随意挑了个摊子,诸葛皎皎低头翻看着摊子上的东西,一边判断真假,一边默默学习。

    陈节拿着个烤红薯也蹲在一旁,像之前那些次一样只看不说。

    忽然,陈节注意到一枚咸丰通宝十分漂亮。

    和一般铜钱呈现黄色或灰色或带着铜锈绿色不同,这枚铜钱是非常纯粹的黑色,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

    陈节觉得它漂亮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上面的四个字特别隽秀,仿佛由书法大家现场书写上去。

    陈节情不自禁的把它拿了起来,学着皎皎姐姐的样子问道:“老板,这个多少钱?”

    摊主被他逗笑了:“你这么小一个小孩儿,就开始玩古玩了?”

    诸葛皎皎不动声色的将挑选出来的三套小五帝钱摆在脚边:“这些我都要了。”

    摊主点了点数:“一个二十,一共三百。”

    “还有我弟弟看中的这枚。”

    “他的眼光可不如你,那是一现代仿品,就不要钱了。”

    陈节笑道:“谢谢叔叔。”

    诸葛皎皎把钱转过去,牵着陈节神色平常的离开。

    回了车上,诸葛皎皎这才朝他伸出手:“让我看看你挑的东西吧。”

    陈节把钱放在皎皎姐姐手心。

    诸葛皎皎放在眼前仔细瞧了又瞧:“看着像真的又像假的,你为什么买它?”

    “感觉很漂亮。”

    诸葛皎皎赞同道:“漂亮是真漂亮,尤其是上面的字口,像一刀一刀刻出来的。”

    等会儿。

    刻出来的?

    难不成这是一枚咸丰通宝戴书铁母?

    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儿,诸葛皎皎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眼珠一转,她干脆拍了张照片,发给胖老板。

    胖老板很快回了信息。

    多宝堂老董:【好漂亮的宝泉小平钱戴书铁母,这是你捡漏捡的?卖给我吧,我出两万。】

    还真是戴书铁母!

    小朋友可以啊。

    因为是古人,所以对铜钱和毛笔字更有感觉?

    诸葛皎皎:【我就是给你看看。】

    多宝堂老董:【我可以加钱。】

    诸葛皎皎:【戴书铁母难得,我要自己留着收藏研究。】

    没再跟他废话,诸葛皎皎反手把图片又发到了各个群里。

    一时之间,各个群都炸锅了。

    松子好吃就是贵:【好漂亮的戴书铁母,最起码九十分,我可以出五万。】

    杭州西湖钓鱼人:【诸葛大佬又搞到好东西了,实名羡慕,另附明代花钱图片一张,请诸葛大佬帮忙看看真假。】

    吃猫的鱼:【大佬就是大佬,捡漏跟喝水一样。】

    六味地黄丸不离手:【宝泉局咸丰通宝小平钱的戴书铁母最高可以卖到十万,这枚虽然不是满分,但八万左右还是要的,恭喜大佬捡漏。】

    诸葛皎皎随便翻了翻各个群里的消息,露出一丝笑容。

    再这么来上几回,家里那套花钱就可以找时机出手了。

    “小朋友,这枚钱咱们就不卖了哈,姐姐自掏腰包买下来。”无视了那些添加好友信息,诸葛皎皎道。

    陈节一听姐姐想要:“不用买,送给姐姐。”

    “那可不行,这又不是一般东西,它能值八万块呢。”

    陈节对八万块没什么概念,但也知道是很多钱。

    尽管如此,他依旧不改口:“姐姐高兴,是钱买不来的。”

    “这话说的一点没错,但这八万块我还是要转给你。加上之前那些,你都攒十几万了,我再帮你买批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