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小土著,靠着双穿门封侯拜相 > 第7章 偏心的父母,表哥想分家

第7章 偏心的父母,表哥想分家

    陈升去把院门打开了。

    看着敲门之人,陈升有些疑惑:“李新?你不是去你姥爷家了吗?”

    李新低着头反问:“姑父,姑姑在家吗?”

    李新是李仁温的小儿子,陈节的小表哥。

    其名字出自《幼学琼林》里的人事篇第一句——《大学》首重夫明新。

    他的哥哥姐姐们的名字也是根据这句话起的,分别叫做李首、李重、李夫、李明。

    给他们起名字的不是别人,正是陈礼。

    不止是他们,村里其他五十岁以下的人的名字,也都是陈礼或他父亲取的。

    包括隔壁李狗蛋的大名。

    只不过他家说贱名好养活,一直喊他的小名狗蛋。

    一般取名的时候,大家都会意思意思,给几个鸡蛋或几斤米。

    只有李新他们五人的名字例外。

    早些年,李淑芬没嫁过来时,他们都没有大名。

    李淑芬嫁给陈升后,陈节的大舅母直接腆着张脸来要名字。

    陈礼碍于儿媳妇儿的面子,一口气帮取了五个名字。

    “在家,我们正在吃饭,你吃过没?”陈升问道。

    李新摇头。

    “那你进来一起吃点吧。”

    “谢谢姑父。”

    李新跟着陈升来到套屋。

    一看娘家侄子来了,李淑芬连忙问他吃过没。

    得知没吃,李淑芬又连忙去给他拿了碗筷。

    陈节就坐在小表哥旁边。

    不经意间,他发现小表哥脸上有道巴掌印。

    “表哥,谁打的你呀?”

    李新下意识伸手去捂:“没谁,没人打我。”

    李淑芬皱眉看去:“这是谁呀,下这么重的手?新儿你别怕,跟姑姑说,姑姑带你打回来。”

    李新‘哇’的一声就哭了:“是我娘打的。”

    李淑芬沉默了。

    娘打儿子,这事儿没法说理啊。

    “大舅母为什么打你呀?”陈节问道。

    李新委屈的更狠了,哭的直抽抽:“她说……说带我们……去去姥爷家吃饭,这样家里……家里就能省一顿。

    可是舅舅……舅舅舅嫌弃我们,说话……不好听,我就说……就说娘我们走吧,她就……打我打我了,我……就一个人……一个人跑回来了。”

    众人:……

    李淑芬一边帮侄子擦眼泪,自己的眼泪一边流了出来:“大嫂真是太过分了,不用说,她肯定又是拿着一两斤小米或几个鸡蛋就回娘家过中秋,借着过中秋的名义带着一家八口人蹭饭。

    再加上她之前干的那些事,她娘家兄弟肯定越想越气,嘴上能饶人就怪了。

    你这孩子倒是个有心气的,知道人家不喜欢就赶紧走,可你娘……可怜的孩子,脸被打成这样,你娘可真狠心。”

    李新把碗筷放在了桌上:“姑姑姑……我爷爷……爷爷奶奶让我……我来找你,想让你……你帮我介绍……个个活儿。”

    李淑芬心下了然。

    指定是大嫂听说三哥收了陈诚那孩子当徒弟,心里不爽利,又碍于三嫂跟青县主簿是师兄妹,而自己家有个秀才,不敢乱闹,只敢在家里其他人面前念叨,而爹娘听进去了。

    陈诚是一个月前正式拜的师。

    当时赵盼正好出月子,也算是双喜临门。

    消息传开后,陈家村的人都很羡慕。

    李淑芬叹了口气:“新儿,你是我亲侄子,正如陈诚是你二婶的亲侄子一样,她想帮她侄子,我难道不想帮我侄子?

    跟你三叔学医这事儿,姑姑当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可是学医讲究天分,还得会写字,懂看图,跟种田不一样。”

    李新渐渐止住了眼泪:“姑姑,我知道,可是爷爷奶奶非要我来跟你说。”

    顿了顿,他继续道:“我自己想跟你说的不是这事儿。”

    “那你想说什么?”

    “我想分家。”

    此话一出,就连默不作声吃饭的陈霞和萧云都吃了一惊。

    这小子看着有点憨,没想到想法还挺猛。

    十二三岁的小男娃儿,居然就想分家了!

    李淑芬有些哭笑不得。

    去年中秋过后没多久,哥哥们就已经因为大嫂而分家。

    这才过去不到一年,她亲儿子也想跟她分家了。

    这也算是报应吧?

    “你这么小,这……。”

    李新打断道:“我虽然小,但干活儿比哥哥姐姐都多,可我在家里吃的是最少的。

    他们总是从我碗里抢吃的,爷爷奶奶和我爹说了多少次他们都不改,我娘还说我活该。”

    “这……。”看着侄儿瘦骨嶙峋的身体,李淑芬不知该从何劝起。

    李新目光坚定:“姑姑,我算过了,我家有二十亩地,就算大哥分去一半,我跟二哥也能一人分到五亩。

    一年下来,如果风调雨顺,我能有十石粮,饿不死的,至于房跟钱,分不到就算了。”

    你居然连这些都想好了。

    看来真是早就想分家了。

    你爷爷奶奶是不是因为知道了你的想法,才让你来找我给你找活儿干?

    老两口肯定不想你们分家。

    李淑芬苦笑一声:“新儿,你老实跟姑姑说,分家的念头你在心里琢磨多久了?”

    “上个月陈诚他们家分家后,我就在琢磨这事儿。”

    陈诚拜师李礼温后,他爷爷陈老五就做主分家了。

    当时陈礼也去了。

    正如方大花预料的那样,其中三十亩田地归了陈老五的大儿子。

    剩下十八亩田地,按理说陈诚作为二房长子,该分得十一亩。

    但他拜了李礼温为师,消耗了家里好大人情,所以被陈老五拨了四亩田地给他弟弟。

    他要学医,没时间回来侍弄田地,他那七亩田地以后还得他弟弟帮忙种。

    陈老五也为此做了划定,叫陈诚的弟弟每亩地按照一石粮付给陈诚。

    七亩田地一年就是七石粮,差不多够陈诚吃一年。

    二人的娘将来也归陈诚赡养,但将来老二成亲的钱需要陈诚和他娘负责出。

    至于房子,陈老五家的祖宅本就狭窄,分无可分。

    陈诚和他弟弟将来都得自己建房。

    但目前的房间仍然给他们居住。

    陈家村儿众人听说这种分法后,谁不说陈老五公平英明?

    “那你怎么现在才说?”一听又跟陈诚扯上关系,李淑芬脸上的苦笑更深。

    李新瘪了瘪嘴:“平时哥哥姐姐总是把自己要干的活儿推给我,我不干他们就打我。

    有时候活儿实在干不完,娘问起来他们也往我身上推,娘就也打我,我没时间来。”

    李淑芬:……

    大嫂真是枉为人母。

    当父母的怎么能偏心到这个地步?

    难道她就看不出老幺其实比其他哥姐更有成算?

    是了,她自己就是个占便宜没够、只顾眼前的人,又怎么会不喜欢和她一模一样的其他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