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千年征战,游历完此方天下的伏羲归来了,祂回到人族时,已经合道天地,不,已经超脱天地,走到了大道圣人的门槛上。
伏羲归来后,皋主动将人皇之位交给伏羲,伏羲已经知道了事情始末,祂对皋十分赞赏,并以人皇的身份宣布皋以后是修者的首领,统领修者保卫族群。
伏羲安排完族内事务后,便来到了火云洞,并在其中闭关了百年。
百年后,伏羲出洞一画开天创立先天八卦,向族人传法,教导族人修行大道法门,术法神通。之后又教普通族人蓄养牲畜,以原始树藤皮结网捕鱼,大大的扩充了族人的食谱,祂观天地之变又为族人划定了历法,使得人族有了自己的年限计算法则,
之后更是将与娲皇商议后尚未实施的一道新规则立了起来,改变了人族孩子只知母亲不知父亲为何人的混乱状态,教族人男婚女嫁,男子以野鹿皮为聘礼,实行夫妻制。
祂还发明了象形符号文字,以符号代替了人族结绳记事,改变了人族生活方式。
这些种种变化为人族将来成为天地主角打下了基础,也为将来那个百花齐放绚烂一时的修者时代打开了开端。
伏羲超脱天地的力量引来了大道和天道的注视。
伏羲沉默良久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飞身进入天外天,盘古大神也随即显化而出。
伏羲虔诚得向着盘古大神躬身跪拜,说道“人族太昊拜见天道,也感谢盘古大神接引女娲归来,免人族一场大难。”
盘古大神伸手示意伏羲不用多礼,随后说道“女娲怜悯众生,虔诚之心得大道感应,以己之真身修为修补天地,是我感谢她才对。
你也不必伤心,她身躯虽化在天地之间,然元神已去往其它小千世界演化天地去了。”
伏羲再次躬身一拜,感谢盘古大神告知妹妹去处,盘古大神笑着说道“即便我不说,你已经走到那一步也能感应到吧!”
伏羲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作为回应,之后祂抿唇想了想,才郑重得说道“天道,我要跟你做一个交易!”
盘古大神神色凝重得看着伏羲,叹息了一声说道“当真要舍弃吗?”
伏羲认真说道“天地被补全了不假,但是天地还有大半部分道则残破不全,始终是隐患,我愿以半步大道圣人的修为补全道则,只换天地开一线,为东方人族降下一个专属道则!”
盘古大神再次叹息一声,说道“是人皇道则吧!”
“正是,我会以元神融入东方人族人皇道则,以保我族存续不灭。”
“人族也算是我直系后裔之一,但你族能够长久存续却是你族自求而来的!
好,我就成全你。”
盘古大神话音一落,伏羲的真身、法相、元神瞬间消散于天地之间,残缺的道则被补全,天地圣人的道路被接续上。
天地之间那些即将走上或者已经走在合道天地路上的太乙天仙们感应到了天地的变化,自己的合道之路有了头绪,不过,好像也看到了天地降下了新道则?不对!不是好像!是真的降下了新道则。
伏羲的真身、法相、阴神都已消失不见,,盘古大神轻轻一推伏羲的元神说道“去吧!与道则相融,以后道则选定谁,谁就有天地圣人的力量,也是人皇之位的主人。”
伏羲朝着盘古一拜,迅速融入了新道则中,那冥冥之中的大道感应也消失了。
伏羲放弃了一切,为人族搏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祂仅存的一缕识神荡荡悠悠的来到人族领地,看着族人,看着孩子,看着修者们。
这些都很好啊,尽管战争还在继续,但人族不会有灭族的危机了,自己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人族太乙天仙皋本来是准备去前线的,他看到了伏羲的识神,心中大悲,知晓人皇即将陨落。
伏羲伸手抚摸着皋的头发,笑着说“别哭,我还没真死呢!你去把首领、智者们,修者们,武者们都叫到火云洞前,我有事要说!”
皋得到伏羲的命令,立刻动身去找他们,并告知了他们人皇即将陨落要宣布大事。
他们强忍住悲伤,来到了火云洞前,伏羲的识神看到他们,微皱的眉心舒展开,祂伸手让众人找地方坐下后,才缓缓说起自己为何如此的前因后果。
伏羲超越天地,走到了大道的眼前,按照以往惯例,祂将会被大道召唤去往别处天地。
祂不想就此离开,祂舍不得自己的族群,若是自己就此离去,人族没有了天地圣人,是争不过那些马上就要恢复力量的族群的,
所以,祂放弃了所有,换取天地为人族立下专属的[人皇]道则,[人皇]道则也将融入伏羲的元神,那样道则就可以主动择主,这样就可以保证人族无人成圣时的存续问题,被[人皇]道则选定的人可以继承伏羲的天地圣人之力,为人族至尊,但也有限制,那就是每一代人皇在位不得超过千年,千年期满退位后,圣人之力与道则一同剥离,化为凡人,去世后,于火云洞中立像。
伏羲说完这些,又向族人说起了气运,气运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真实存在的,它就在族群之中,在每一个人身上,上位者以民为本,族人们团结一心友爱互助,那气运就会凝聚护佑族群不衰,反之就会动荡不安,族群衰落。
火云洞将人族的强者们齐聚一堂,人族的气运就凝结在洞中,随着每一代人皇或者天地圣人的进入,气运就会越加稳固,人族存续也会永世不衰。
伏羲向族人交代完一切,便提出了让人群中的神农氏为下一任人皇,得到了在场众人的认同。
神农氏出生在在伏羲离去的一千年后,祂尝百草救治受伤族人,又在这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可以吃的粮食作物,于是祂苦心研究,又发明翻地工具教族人种植粮食,为人族存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族人的认可与尊重,又被后世尊为炎帝。
神农氏一心都在为族人谋取生存之道,故此祂没有修行是个凡人。
在伏羲提出自己继任人皇后,神农氏没有推辞,只说了一句愿为族群搏斗终生。
伏羲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最后一点识神也崩解于火云洞前,众人伏在地上,哀声痛哭。
人族从演化到如今存于天地间,人族已有四位圣人为人族存续陨落,正是有了这些前人这些英雄,人族才会不灭。
如果用一句古代形容,那便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此刻在古天庭的主殿内,这群天庭的强者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尤其是坐在天帝宝座上的太乙天仙圆满境那位,他为了保持威严,没有动也没有惊慌失措,只是冷汗已经浸透了后背!
他怕极了,若是伏羲有心要杀他为人族立威,他恐怕逃脱不得,只是事情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伏羲甘愿为人族散道天地间,看着那点识神崩解,天庭这群强者们才重重得吐出那口气,又轻轻得把心放回肚子里,它们庆幸之前宣告天界成立时没有妄自尊大的要掌控天地万族,否则此刻天庭都得被伏羲拆了吧!
随后它们才打了个哈哈,渐渐得成群的散去。
——
人族在一代又一代的人皇带领下,守住了原有疆土,并艰难的向外扩张。
直到迎来了一位年轻人,祂名叫公孙轩辕,又称有熊氏,后世尊为黄帝。
当代人皇与公孙轩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他们的父亲是伏羲氏的直系后裔,流淌着至强人皇的血脉,
而当代人皇的母亲是古神农氏的后裔,公孙轩辕的母亲是人族扩大地盘后的一支分支的女首领,兄弟两成年后,一个成为了人皇,一个继承了母亲的位置。
公孙轩辕生而神灵,幼而徇齐,弱而能言,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听闻崆峒山有仙人,不惜数万里拜山求道,最终得元始天尊座下广成子上仙传授道法及治理天下的方法。
祂在崆峒山随广成子学道百年后,广成子告诉黄帝,人族分裂,气运衰落,你得下山去重新一统族群了,咱们师徒缘分已尽,我也要随师远去。
黄帝听完广成子的话,执意要先侍奉恩师远行,再回到族群中,广成子倍感欣慰,遂助黄帝成为太乙天仙后,被神光接引离开了此方天地。
黄帝这才离开崆峒山,回到出生地,继承了母亲的位置,并积蓄力量为将来凝聚人族做准备,此刻祂虽无人皇之位认可,但有人皇的气度与风范。
此时人族地盘得到了扩张,人族也随着修习的术法神通不同,而分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尽管还受到人皇的约束,但有了分裂的迹象。
当代人皇仁慈宽容,手腕软弱,导致下面阳奉阴违,又有异族挑唆,族群走向了分裂。
其中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稍强些,他手下有八十一个大部落跟随,是人皇外最大的人族实力派。他善制兵器,暴虐无道又能征善战,又被称为兵主。
而黄帝德才兼备,得到了许多小部落的认同与投奔,祂领导的部落,逐渐的成长与扩大,最终与与忠于当代人皇的部落相差无几,甚至还尤胜几分,成为继人皇、兵主以外的最大部落首领。
彼时黄帝还未收到人皇之位的认可,祂服从当代人皇的约束与管理,不曾冒犯人皇威严,并严格律己不逾越。
因此受到当代人皇的认可与支持,也与兵主蚩尤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