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气息…… ”
心头不由轻颤,叶甲耳畔旋即响起了门扉被轻而急促地敲击之声,咚咚咚,节奏中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狡黠。
“师兄!师兄!可曾安在?”
他微微一怔,随即苦笑浮上嘴角,脚步不自觉地迈向那扇即将揭晓答案的门扉。
门开处,一位身着酒店制服、面容尚算俊朗,却故作神秘、眼神闪烁的青年映入眼帘,那模样仿佛正欲窃取世间机密。
“师兄,师兄,快快让我进去!”
青年边说边借着势头挤入屋内,还不忘顺手带上门扉,动作间透着一股子亲昵与不羁:“我可是历经周折才混进来的呢!”
待得门扉紧闭,青年终是松了一口气,调侃道:“师兄,你这地方真是戒备森严,府都特勤局把这儿守得密不透风,生怕我们其他分局的人偷偷来挖墙脚。”
叶甲闻言,心中已是对青年的身份有了几分揣测。
至于何以称其为师兄,想必是缘于两人皆修习那玄妙非凡的周天星斗经,真元气息同出一脉。
只是强度上,他自身的真元比之这青年,怕是要雄厚十倍有余。
略一沉吟,他目光温和地望向青年,询问道:“既是特勤局中人,不知所属何方分局?”
青年闻言,脸上狡黠之色稍敛,正色几分。
自怀中取出一本证件,恭敬地递与叶甲:“京海特勤局,第九特别勤务处,二组组员,周白。”
叶甲接过证件,目光微闪,抬首望向周白,语带探寻:“你此行,莫非是为了能力者之事?我隐约记得,自己在京海特勤局似乎已有登记在册。”
周白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容再展,打趣道:“师兄果然消息灵通,我此行正是为此而来。
既已登记在册,便是自家兄弟,往后还需师兄多多关照才是。
师兄果真是消息通达之人,令人钦佩!”
周白以他那特有的轻松语调说道:“京海分局内,能力者之稀少,确是屈指可数,而师兄您,早已是公认的佼佼者之二。
局中担忧您在府都的安危,恐有他方捷足先登,故而急派我前来护驾。”
周白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戏谑,却也透露出严肃之意。
抢才之事,竟需如此阵仗?
叶甲心中暗笑,耳边是周白滔滔不绝的讲述。
府都分局此番确是大有斩获,遮龙山那处变异之地附近,人才济济,皆入其彀中。
据闻,大规模筛查之下,已发掘十余位新秀。
言罢,周白话锋一转,从怀中取出一小巧公文包,神色转为正式:“此行,既是公差,亦顺道为师兄送此重要之物。”
轻轻开启公文包,内里赫然一部充满未来感的通讯器与一张证件——京海特勤局第九特别勤务处,二组副组长,叶甲。
竟是副组长之职?
叶甲心中泛起涟漪,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命颇感意外。
他深知,外界对他之认知,仅限于遮龙山中那一战野猪的英勇事迹,何以至此高位?
周白见状,笑容可掬,宽慰道:“师兄勿虑,待我归局禀报,或许组长之位,亦是囊中之物。
近日,满城风靡的神秘功法,令不少凡夫俗子亦有所悟,师兄您体内星力浑厚,进展定是非凡。
修行系之光,远胜异能系之影,此乃大势所趋。”
正交谈间,走廊两侧忽闻密集脚步,周白苦笑一声,边向门口移步边道:“唉,看来是我行踪泄露,师兄,咱们且待有缘再叙!”
言罢,身影已消失在门外,留下叶甲一人,神色复杂,静候未知的篇章。
言毕,叶甲的房门已悄然开启,他悠然地举起双手,步出房门,步入夜色之中。
旋即,一阵周白略带夸张的“哎哟”声响起,夹杂着几分无奈与调侃。
“都是自己人嘛,何必下手如此之狠?”
周白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不满与调侃,为这紧张的氛围添上了一抹轻松。
随着周白的抱怨声渐渐消散,两名身着特勤局制服的身影赫然出现在门口。
其中一人迅速在手中的智能终端上轻点几下,随即面色微妙地唤道:“叶……组长。”
“酒店目前仍处于封锁状态,若您有紧急事务需处理,还请移步至外。”对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敬意与不容置疑的坚持。
叶甲闻言,眼神微动,随即果断地叫住了正准备离去的众人:“且慢!我愿与周白同行。”
……
面对叶甲的请求,府都特勤局并未表现出丝毫迟疑,仿佛是在完成一项微妙的仪式。
他们以一种近乎“礼送”的姿态,将叶甲与周白一同送出了酒店的大门。
置身于繁华喧嚣的街道,周白回望了一眼身后的酒店,轻轻啐了一口,随即以一种复杂的眼神望向叶甲,疑惑道:“师……组长,您怎会与我一同出来?”
叶甲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轻声道:“酒店之内,宛如囚笼,既得自由,谁愿久留?而今,你我既为同袍,若你方便,不妨携手并进;若是不便,我自去无碍。”
周白闻言,脸上的轻浮之色瞬间收敛,沉吟片刻后,正色答道:“组长,您虽已正式入编,但未经系统训练,而我此行府都,身负要务,恐难兼顾。”
周白的回答,叶甲早已有所预料,遂不再多言,点头示意后,便转身迈向了远处霓虹闪烁的街道,身影渐渐融入夜色之中。
……
两人分道扬镳后,叶甲在附近另寻了一处住所安顿下来,随即不忘给妹妹叶婴报去平安,字里行间洋溢着温馨与安心。
叶甲悠然地蛰居于他的房间一隅,踏上了探索府都地图的奇妙旅程。
遵循着“胡编百科”每日更新必现“异象”的神秘法则,他心中已酝酿了一则关于府都的崭新“词条”故事,准备将其编织进这无尽的知识网中。
决定既下,便是亲身验证的时刻。
而此次,他的灵感之光聚焦于千古名文——《出师表》。
环顾四周,过往关于诸葛亮的词条已蔚为大观,他心中暗自思量,何不借此东风,一鼓作气,再续前缘,探寻人物词条深处是否潜藏着未知的变奏。
日月轮转,光阴荏苒。
当夜色如墨,星辰点缀天际之时,叶甲精准地把控着时间的脉搏,轻启“胡编百科”的大门,准备为《出师表》这一历史瑰宝注入新的活力。
键盘轻敲,光标闪烁,面对这段传世佳作的更新,叶甲的神情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坚定。
他选择了尊重原文,不愿轻易篡改那份穿越时空的庄重与深邃。
只因任何随意的增删,都可能破坏其原有的韵味与意境。
于是,他笔下生花,一字一句,皆是忠诚于历史的虔诚转述。
“蜀汉建业五年,丞相诸葛亮……”
随着这数百字的忠贞陈词缓缓流淌于百科的河流之中,叶甲轻触提交键,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期待。
屏幕一亮,那标志性的视频播放图标映入眼帘,预示着新的奇遇即将展开。
叶甲没有丝毫犹豫,轻点之下,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自高空的鸟瞰视角中渐渐显露其庄严轮廓,仿佛穿越了千年的风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胡编百科研究小组,同样被这一幕震撼得目瞪口呆。
随着画面由暗转明,那城池的壮观景象,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极限。
让包括梁师古在内的众人,皆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之声。
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对那段被岁月尘封历史的深刻共鸣与重新发现。
仅仅是那矗立于地平线上,高达二十丈的城墙,便悄然在心田播撒下一抹难以名状的绝望之种,引人遐思……
“如此巍峨之墙,莫非是人力所能及?”
“构建此等规模,又该是集结了多少民众的汗水与智慧?”
几位考古学者的话语中,满是不解与惊叹,交织成一段悠长的疑问。
画面悠然流转,宛如时间之河轻抚过历史的尘埃,再次引领我们深入探索。
镜头迅速下沉,仿佛穿越时空的翅膀,轻轻揭开这座巨大城池的神秘面纱。
城内景象豁然开朗,街道宽敞而整洁,百姓衣着得体,面带和煦的笑容。
一派繁荣昌盛、和谐共生的盛世图景跃然眼前,恰似一幅精心绘制的繁荣画卷,缓缓铺展。
随着镜头轻盈地穿梭于石板路上,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场疾驰的旅程,目标直指城池的心脏。
不久,一座朱红耀眼的巍峨宫墙赫然显现,其上三个金色大字——“武威门”,熠熠生辉,彰显着无上的庄严与辉煌。
宫门四周,守卫森严,士兵们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每一息都透露出不容侵犯的威严,即便是与当世豪杰梁师古相较,亦难掩其超凡脱俗之气势。
“莫非,这便是传说中的皇宫?断层时代京师之风貌,竟如此震撼人心!”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震撼之情,镜头继续穿越层层宫禁,每一道门扉后都隐藏着更多的惊喜与奥秘。
沿途景致,即便是一闪而过的片段,也足以让人窥见蜀汉皇宫的非凡气派。
宫中建筑,既有巍峨之势,又不失精致之美,尽显皇家风范。
镜头飞驰,约莫十秒光景,穿过了重重宫门,最终定格于一片辽阔无垠的白玉广场上。
此处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如此恢宏壮丽,较之我诸夏中京之宫宇,犹如蓬蒿比于松柏,实难相提并论!”
众人惊叹之余,梁师古的目光已超越广场上肃立以待的文武百官,径直投向了那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无尽威严与壮丽气息的宏伟宫殿,心中满是敬仰与向往。
宛如洞悉了梁师古内心深处的殷切期盼……
镜头悠然掠过一排排神情庄重、举止肃穆的文武百官,直至那巍峨宫殿的正门之前,方才悠然驻足。
自门扉向内窥探,虽能朦胧感知其内的一丝轮廓,但若欲深入探索,却似被一层无形的纱幔轻轻遮掩,难以窥其全貌。
恰在此时,自宫殿幽深处,一阵悠长而深沉的传令之声悠然响起,宛如晨钟暮鼓,一声接一声,经由无数口耳相传,最终响彻那白玉铺就、广阔无垠的宫前广场。
“陛下有旨,宣诸葛丞相觐见——”
这声音拖着长长的尾音,回荡在空气中,宛如历史的回响。
随着这悠扬之声的落定,广场上原本就静穆非常的文武百官,身形不禁微微一颤。
目光齐刷刷地聚焦于前方某处,不约而同地躬身行礼。
一时间,数千件朝服轻轻摩擦的细微声响汇聚成河,仿佛在低语着对这位丞相的敬畏。
“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其威望竟至如斯境地?这若在古时,岂非是惊动天下的吉兆?”
人群中,不乏有人轻声感慨,而梁师古的心中,亦是翻涌着难以言喻的震撼。
镜头忽而腾空而起,俯瞰之下,广场前端,一位身着沉甸甸朝服的身影映入眼帘,他手持笏板,步伐沉稳,沿着宫殿前层层石阶缓缓攀登。
两侧,是身披厚重铠甲、面容隐于阴影之中的持戟武士,他们每见丞相临近,便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躯,长戟轻顿,以示敬意。
这段视频仿佛跨越了时间的长河,而诸葛亮的这段路程,虽不过数百米,却似走过了千秋万代。
阳光自天际洒落,为他的背影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显得格外庄严而神圣。
终于,当他踏入大殿门槛的那一刻,镜头亦随之缓缓深入,殿内景象瞬间映入眼帘。
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梁师古,也不禁与众人一同,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之色。
这蜀汉的朝会大殿,外界已觉其雄伟壮观,而步入其间,方知何谓真正的气象万千。
数十根巨柱矗立,其上金龙缠绕,盘踞其间,每一根都需十人合抱方能围拢,令人叹为观止。
殿内香烟袅袅,云雾缭绕,更添几分神秘与庄重,让人心生敬畏,难以言表。
殿内景象与外无异,满朝文武,身着斑斓朝服,伫立其间,静待风云。
诸葛亮步伐沉稳,步入这庄严殿堂,每一步都伴随着众臣目光的缓缓抬升,最终汇聚于他那不凡的背影之上,静默而庄重。
行至大殿三分之二处,诸葛亮身形一顿,随即以一种近乎仪式化的姿态,向大殿深处深施一礼,声音沉稳而有力:“臣诸葛亮,恭请拜见陛下!”
一时之间,殿内静谧,唯余此语回响。
“此人,莫非便是那承继蜀汉社稷的幼主刘禅?”
低语在旁观者间悄然传开,“昔日赵子龙于万马军中救出的小阿斗,今已长成如斯模样。”
目光所及,御阶之上,一位体态丰腴、冕冠加身的青年赫然在座,正是刘禅。
他忽地自龙椅中起身,快步向前,双手轻抬,语气中满是关切:“相父,何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若有要事,直言便是,何须劳烦您亲自出席朝会,伤了龙体?朕早已有言,朝中诸事,相父皆可代朕裁决。”
此言一出,前排众臣身形微晃,却皆缄默不语,气氛微妙。
而下方的诸葛亮,长揖未起,姿态谦恭而坚决:“陛下,今日所议,乃关乎国家兴亡之大计,臣不敢擅专,必当亲禀陛下圣裁。”
言毕,他身形又低了几分,更显虔诚。
“请陛下恩准,臣愿率师出征祁山,北伐曹魏,以继先主未竟之业,全其遗志!”
其声铿锵,掷地有声。
刘禅闻言,面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犹疑。
目光在殿内群臣间缓缓扫过,最终定格在武将队列之首,一位身披银甲、英姿勃发的大将身上,久久未移。
此人,正是赵云赵子龙,其赫赫战功,七进七出之勇,早已名扬四海。
面对刘禅审视的目光,赵云微微向前,甲胄之声清脆悦耳,他亦是一拜到底,声音坚定而有力:“陛下,曹魏新君初立,关中民心未稳,此时北伐,实乃天赐良机!”
殿内气氛随之紧绷,每一句话语都承载着千钧之重,于这历史的洪流中,激荡起层层波澜。
在那辉煌壮丽的殿堂深处,当一袭白甲、恍若赵云再世的将领躬身深揖,其姿态宛若春风中初绽的梨花,静谧而庄重。
这一瞬,仿佛是大自然最悠扬的序曲,引领着整个空间的共鸣。
顷刻间,大殿内回荡起朝臣们和谐一致的附议之声,宛如春水潺潺,汇聚成海,波澜壮阔而又秩序井然。
“陛下,臣等……附议!!”
这简短而坚定的词句,承载着群臣的期许与决心,在空中交织成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
片刻的沉静,似是深邃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引人遐想。
“这北伐,这北伐……”
低声的呢喃,如同微风拂过古老的战旗,唤醒了沉睡已久的荣耀与梦想,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正当刘禅陛下面露踌躇,似乎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欲做出关乎国家命运的抉择之际。
一道不和谐之音突兀地划破了这宁静的氛围,犹如冬日里的一声惊雷,震得人心神一颤。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这声音尖锐而急切,如同荒漠中孤独的旅人发出的最后呼唤,充满了焦虑与不安,却也难以掩盖其背后的深切关怀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