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老六:你咋穿咱的衣服 > 第132章

第132章

    次日早朝。

    朱元璋端坐在朝堂之上,俯瞰脚下那人人自危的诸位官员,脸色异常的阴沉。

    目光最终落在了人群之中的朱标和朱桢身上,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诸位臣工,以为驿站如何?”

    驿站?

    此话一出,底下的李善长等人瞬间便是眉头紧皱。

    陛下这是怎么了?为何突然提起驿站?莫非这驿站之中也有胡惟庸的同党?

    顷刻之间,朝堂之中便是人人自危,不少大臣瞬间便渗出了一层冷汗。

    众人纷纷恨不得将头塞到地缝之中,并以此来祈求朱元璋看不到自己。

    见满朝文武却无一人敢言,朱元璋不由得冷哼一声,嘴角微微上扬,接着大手一挥。

    几名侍卫便捧着一卷巨大的卷轴来到了众人面前,并将其徐徐展开。

    霎时间,山川河流,汪洋大海,恍若这世间的千山万水,都无比真切的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见此,众多大臣纷纷开始低声议论。

    “这…这好像是舆图啊…”

    “不对,这舆图和以往所见的似乎有些许的不同…”一人捻须轻声道。

    “安大人学富五车,可知这是什么舆图?”

    安然微微一愣,却觉得这舆图恍若从未见过一般,当即摆手,“在下才疏学浅,竟也看不出这舆图的来历。”

    见众人如此,朱元璋沉声开口,“诸位可知这时何图?”

    下面低声议论,却仍旧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

    笑话,短短三天死了多少人了?

    现在的老朱可谓是杀红了眼,就连马皇后的劝阻有时候都抛之脑后,甚至有时直接一句后宫不得干政便将马皇后搪塞了过去。

    现在上朝的心情,比他妈上坟还沉重。

    可天地可鉴,他们就是一群打工狗啊,之前上任的时候怎么没人说过,这工打的不好还得丢脑袋?

    如今的大明可谓是人人自危,城郊的墓地都人满为患。

    看着这些人逐渐惊恐的面庞,朱桢突发奇想,若是趁此机会在大明炒墓园岂不是直接赚到手软?!

    好主意。

    饭可以不吃,但你不能不死啊!

    死了之后埋在哪?谁来收尸?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国人心中,婚丧嫁娶便是人生大事,如今老朱正杀红了眼,若是他趁机揭竿而起,开发个死了么的服务项目,根据官员品阶来进行风险评估并代为收尸,这不失为一桩好生意。

    抓住一切商机,成为大明首富指日可待!

    朱桢站在原地胡乱的想着。

    这时,大臣齐齐拱手,低声道,“臣等不知,请陛下解惑!”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心底生出几分的得意,继续道,“此乃世界地图!”

    世界地图?

    霎时间,人群之中一片哗然!

    于这些人而言,他们平生所见过最大的地图,也不过只是州府地图,其中包含几座城池,甚至就连大明的地图都是十分的粗略,只知大概,不知详貌。

    但此刻,老朱却说这是世界地图,又怎能让他们不震惊?

    俯瞰众人,朱元璋心底一阵得意,甚至就连嘴角都傲娇的上扬了几分。

    哼,看你们这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而这时,脚下的大臣们,却也在这地图之上发现了几分的端倪。

    “大明,扶桑,高丽?这竟真是世界地图!”

    “这地图如此详细,山海湖泊尽收眼底,当真稀奇!陛下当真千古明君,竟能得到此种宝物!”

    “天佑大明,看来是天佑大明啊!大明有陛下在,定能万世昌隆!”

    大臣纷纷不遗余力的吹着朱元璋的彩虹屁,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力气和手段。

    这时,人群之中的李善长发出了一声惊奇的低呼,“快看,我大明在这地图之中,竟宛若雄鸡!”

    “什么雄鸡,分明是雄鹰!”

    雄鹰?!

    霎时间,现场一片寂静,大臣们纷纷噤声,围着地图啧啧称奇。

    见众人如此惊奇,朱元璋轻咳两声,接着大手一挥。

    瞬间,便又有几名侍卫,抬着一个巨大的卷轴,放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伴随着地图的徐徐展开,朱元璋缓缓走下龙椅,望着眼前的第二幅地图。

    这是一幅州府地图,绘制方法分外的详细,树林湖泊高山大川一一展现,但在其边缘,却有着不少的模糊和缺失,而在这些模糊的地方,则是分别有一个红色三角形进行标注。

    “陛下,为何这舆图之中,有模糊缺失?”李善长拱手问道,声音恭敬卑微。

    朱元璋点头,“这副舆图确实不是完整,且缺失了不少。”

    “这也是朕将这舆图拿出的原因之一。”

    “诸位认为,这些缺失的地方是什么?”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一愣,足足过了半晌,都御史安然才上前一步,小心翼翼道,“微臣劣见,应是驿站。”

    朱元璋点头,“没错就是驿站。”

    “不知诸位对这大明的驿站有何见解?”

    话音落下,众人瞬间恍然大悟。

    陛下这是要就驿站之事,来对他们开始新一轮的问责了!

    想到这里,众人面面相觑,始终无一人敢站出。

    朱元璋环视众人,低声发问,“怎么?我泱泱大明,良才遍地,竟都被这小小一个驿站难住了?”

    话音落地,人群之中的朱标顿时上前两步,拱手行礼,“启禀父皇,驿站作为传递邸报和军情自古便是不可或缺,但就儿臣了解,无论是过往官员还是权贵,都以临时休憩为名,在驿站之中大肆挥霍,儿臣斗胆认为,这也是造成驿站亏损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点头,面露无奈,“近几年大明在驿站之上,确实投入了不少钱财了,标儿,你可有何解决之法?”

    “父皇,儿臣斗胆评论,驿站之事,需得改革!”

    “改革?如何改革?”朱元璋继续问道。

    朱标再度上前,“改变驿站职能,增加驿站的收费项目。”

    “若是能够保留驿站传递军情的作用,对过往官员之间的文书传递和临时休憩开始收费,同时对外开放,无论是百姓还是平民都可以付费在驿站之中休憩和传递信件。”

    “如此,驿站便可以转危为安,转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