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老六:你咋穿咱的衣服 > 第145章 手摇式印刷机,汉语拼音

第145章 手摇式印刷机,汉语拼音

    宝钞提举司。

    门前。

    得知楚王和太子殿下亲临,提举司一干人等早已列队欢迎,站在门前等候多时。

    见到朱桢和朱标策马而来,心中一阵激动。

    早就听说楚王殿下文才武略都是上乘,今天可算是要见到活人了!

    一阵马蹄声之后,朱桢勒紧手中的缰绳,和朱标相视一眼,旋即翻身下马。

    “参见太子殿下,楚王殿下!”

    众人齐齐跪在地上。

    “免了。”朱标摆手。

    接着,继续问道,“楚王要的东西,你们当真都做好了?”

    宝钞提举司提举周度拱手上前,“回太子殿下,楚王殿下要的金属活字已经制作完成了。”

    一听这话朱桢顿时一喜,连忙道,“快带本王和太子殿下去看看!”

    周度点头,连忙带着二人大步朝提举司走去。

    终于,在一个不断大的房间内,朱标见到了朱桢口中的金属活字。

    所谓活字皆是用金铜掺杂铁水铸造而成的,一个个文字被整齐排列。

    一见这些活字,朱桢顿时露出了一个笑容,接着便在朱标的见证之下,开始了制作!

    约莫五六个时辰之后,朱桢才望着眼前巨大的物件,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可算完成了!”

    一听这话,朱标一摸脑袋便凑了过去。

    顿时眼前一亮,“老六,这就是你所说的手摇式印什么机?”

    “印刷机。”朱桢纠正道。

    “我靠,这东西,当真能替代毕昇的泥活字?”朱标满眼惊奇的盯着面前的印刷机。

    朱桢点头,“自然是可以的。”

    “大哥,这手摇式印刷机中间的滚筒之中放置了磁铁,只需要将活字放入其中,便能将其牢牢吸附,从而实现印刷的作用。”

    朱标凑近一看,果真在印刷机中间见到了小小的磁铁。

    而在这滚筒之上,则是一个个格子,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提前铸造好的金属活字安装在格子中,便可以实现印刷的作用。

    而取下,也是相当的便捷

    毕昇的泥活字乃是需要胶水粘在雕版之上,因此想要取下来十分的艰难。

    就在朱标还在惊奇感叹之时,朱桢便将这些活字一一装上,又在上面涂上了油墨,最后将提前准备好的纸张放入后面的卡槽之中,缓缓摇动手柄。

    咔嚓!咔嚓!

    机械转动的声音缓缓响起,纸张被逐渐卷入机器之中,接着缓缓从前面出现。

    而磁石,上面竟已经出现了一排排清晰的字迹!

    “这…这就完成了?”朱标满眼震惊。

    莫说是朱标,就连一旁围观的工匠也是啧啧称奇,被震惊的合不拢嘴。

    众所周知,他们负责的是大明宝钞的印刷制作,但其本职工作,不过是名印刷工匠罢了。

    因此,在这众多人中,没有人会比他们还要了解这印刷工作的繁琐和复杂。

    可楚王殿下所打造的这个什么印刷机,竟然如此便捷,只需要将提前准备好的金属活字安装进去,在转动手柄,就可以实现印刷的目的!

    这效率,不过在顷刻之间!

    而一旁的朱标则是更是激动。

    要知道,这机器不仅能用于大明日报的发行,还能用于刊印书籍,从此刊印书籍的成本将被大大降低缩小,天下群书不在掌握在那些世家的手中!

    而伴随着大明日报和大明邮政的建立,将会有大批大明百姓念书识字,从此朝堂不再被世家贵族所笼罩,大批天下寒门学子,乃至于整个大明,终将会实现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字识,人人皆科考的局面!

    这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将会是一场空前绝后且意义深远的改变!

    朱标有预感,最多不超过三年,大明的朝堂之中,将会涌现出一大批寒门学子,从此大明将实现我为人民,人民为我的局面!

    何为人民,何为百姓?

    何为大才?

    这一刻的朱标,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笃定,普天之下,能够造成如此轰动的,能够担得起大才二字的,只有他的老六,楚王朱桢!

    而从今以后,大明的民心民意,将会牢牢的掌控在皇帝的手中,再不受那些文臣世家的牵制!

    从此大明皇帝,终于实现了皇权独立!

    这一刻的朱标前所未有的激动。

    他情不自禁的望向朱桢,略显臃肿的身躯竟在此刻微微颤抖,“老六,你真是…真是…”

    “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朱标足足过了许久,才憋出这么一句话。

    朱桢险些一口气没上来呛死过去。

    这什么情况,标哥龙化了?

    怎么说话一股李云龙的味了?

    这一刻的朱桢,脸上皆是无奈,足足过了许久,才继续开口,“大哥,如今印刷已经解决,还是来聊聊大明日报一事吧!”

    一听这话,周围的工匠都极为贴心的一一退下。

    朱标微微一愣,“父皇不是已经将大明日报全权交给你了吗?自然一切都由你定夺,为何还要问我?”

    朱桢摇头,“大事已经定了,但还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需要和大哥商讨。”

    “臣弟认为,这大明日报乃是面对全国百姓发行,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然是民心民意,那所记载之事,便不能脱离百姓,若是一味记载家国大事,怕是会流失读者,引起百姓的审美疲劳。”

    “所以,臣弟想要在大明日报之中,加上一些奇闻趣闻,一来是为百姓科普知识,二来也算是放松心情,你觉得如何?”

    朱标点头,“甚好,此事我会如实禀告父皇。”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朱桢继续开口,“还有义务教育一事,臣弟打算普及汉语拼音,加速百姓识字认字,从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汉语拼音?”

    朱标一愣,满脸惊奇,“何为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