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老六:你咋穿咱的衣服 > 第359章 有点心动了,怎么办?

第359章 有点心动了,怎么办?

    朱桢又开口道,“这件事已经确定了,蒋石,刚刚交代给你的事,你现在就去办,派人跟着那些从思州城内逃出来的人,把消息想办法散播给他们,当然,思州城还得持续盯着。”

    蒋石狠狠点头,“明白。”

    思州城看的很严,成功出来的人,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总共只有十几个。

    蒋石派去一些人跟着,然后假装若无其事的在他们身边聊天。

    “诶,你听说了吗?楚王殿下发现了一种新的农作物,名为土豆和红薯,亩产至少四千斤!”

    “我当然听说了,这么大的事,早就传遍了,大家现在生活都有了盼望啊!”

    “楚王殿下当真是太厉害了,我一辈子崇拜他啊!”

    思州人听了半天没忍住,上前一步,主动询问。

    “你们说的可是真的,那什么红薯土豆,真的能亩产四千斤?”

    俩卧底立刻点头,热情介绍。

    “当然是真的,这还能有假,不信你去问问,现在所有人都知道!”

    “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是楚王殿下自己说的!”

    思州人犹豫一番,还是开口。

    “这亩产四千斤有点太离谱了吧,上次我家费尽心思种出来的粮食,亩产也就只有四百斤啊。”

    四千斤已经是十倍了!

    打激素都没这么能涨的!

    那一亩地里面真的能挤下这么多粮食吗?

    俩卧底翻了个白眼,那副小老百姓的样子拿捏的属实到位。

    “你就是头发长见识短罢了,这亩产四千斤怎么了,楚王殿下说了,若是能弄那个什么……肥料?还能亩产六千斤呢,四千斤都是保守估计!”

    思州人瞪直了眼睛,“六千斤?这以后哪怕是一亩地,种出来的粮食也够吃个半年了吧?”

    还能有富余的拿出去卖,这样就是真真正正的靠种地养活自己了。

    明初,战事刚刚结束,大力发展农业,恢复农业,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广下,恢复的很快。

    但是,种地农民一直还是个无法养活自己的状态,首先产量很少,其次,还得交大量的税,交完税自己都不够吃了,怎么可能拿出去卖来补贴家用。

    思州人忍不住,“你们这些消息是从哪儿得来的,难不成你们还见过楚王殿下?不要告诉我只是一些传闻,传闻不可信,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

    俩卧底相视一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报纸递了过去。

    “自然是从报纸上得知的,你今天没看报纸吗?”

    朱桢在打算发起舆论战以后,便让大明邮政加急传信回去,让报社把土豆和红薯的事情散布天下。

    朱桢自己已经提前写好了终稿,他们只需要把这篇号外印刷出来,然后发送到全国各地。

    只是这消息还没传到应天府,所以报纸也还没印出来,不过也并不妨碍他们先用报纸把这些思州人忽悠一通。

    思州被封城已久,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报纸,于是接过报纸细细查看。

    果然,报纸上刊登了这件事。

    “这报纸是何物?”

    思州人十分新奇,拿着报纸翻看了好几遍。

    俩卧底作势一惊,质疑道,“报纸你都不知道,这不是常识吗,现在人人都看报纸,你居然不知道,你是从哪儿来的?”

    思州人僵了一下,眼神忽闪,找借口。

    “这……我是从深山里出来的,我家常年住在山里,我对这世道上的东西都不太了解。”

    俩卧底继续演戏。

    “原来如此,这报纸就是楚王殿下发明的,总部设在应天府,每日都会把陛下和朝廷上说的话,做的事都写下来,告诉全国的百姓。”

    “我们大家已经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了,这一日不看报纸,浑身难受啊,看报纸能了解许多,不管是国家大事和生活小事,都包含在内,比酒楼里说书的有趣多了。”

    思州人眼睛一亮,这么一听来,这报纸确实是个好东西,每日都可以知道应天府发生了什么,陛下是怎么想的。

    “只是,这报纸是应天府弄的,怎么传到你们这里了呢?”

    “大明邮政啊!这个你也不知道吧?”

    于是俩卧底绘声绘色的跟思州人讲述了一番关于大明报社、大明邮政、大明银行等等所有的事情。

    这大名邮政居然可以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把报纸传遍全国各地!

    这邮政还可以寄信,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互相通信,而且还是朝廷的组织,不用害怕被山匪劫走!

    这银行居然能存钱,这样就不用怕小偷,而且还能钱生钱,放进去一两,一年后是一两半!

    这不是平白给大家送钱吗!

    而且读书人还可以到银行免费拿钱,等十五年内慢慢还清就行,再也不用怕读不起书了!

    思州人被这巨大的消息给砸晕了。

    这……这这这也太幸福了吧!

    你们外面的人居然吃的这么好吗!

    不对啊,这跟以前记忆里的生活不一样啊!

    俩卧底相视一笑,“这都是因为有楚王殿下,楚王心怀天下,爱民如子,这些东西都是他发明的。”

    有这样一个神仙般的楚王,这大明还怕什么活不下去!

    思州人拿着报纸失落的走开了。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了方圆几十里之内,他们无一不是失落,懊恼,悔恨。

    当初我们要是没有跟着吴面儿造反起义,现在也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吧!

    这些人不甘心,就又回到了思州,把消息再次在四周内传开了。

    于是人人都知道大明的楚王,大明的报社、邮政和银行。

    百姓们再次引起了骚乱。

    吴面儿站在街头,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窃窃私语。

    “天啊,他们居然吃的这么好,我好后悔,早知道就不跟着王了,这最近日子越来越苦了。”

    “谁说不是啊,还得提心吊胆,防备着朝廷来抓,或许朝廷早就派人过来打了!”

    “这邮政和银行,听起来便知是好东西,我要是有个五十两,一辈子不用干活,天天放银行吃利息就得了。”

    吴面儿沉默,这些消息哪怕是换了他,也是忍不住要心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