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老六:你咋穿咱的衣服 > 第415章 简易暖气片

第415章 简易暖气片

    那两个洋人说,这辣椒他们都不吃的,放进嘴里会很痛。

    江夏侯拿着朱桢给画的图要这个植物,洋人还十分惊讶,似乎是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东西。

    他也怀疑是不是错了,但仔细对比了好多遍确定是这个东西,他才带回来。

    王爷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他或许就是喜欢食材在嘴里打架的那种感觉!

    朱桢听到他的询问,笑了笑,这外国人当然不爱吃辣,但咱们华夏肯定必不可少啊!

    “你们放心吧,这东西叫辣椒,虽然吃起来会感觉嘴里有点疼,非常奇怪,但吃多了一定会爱上它,它可以当成一种配菜调味品。”

    “可以切成丝或者末放入锅中与主菜翻炒,也可以晒干了磨成粉,烤肉的时候撒一点上去会非常美味,或者是加在锅里煮汤,就想火锅那样,麻辣鲜香。”

    江夏侯碍于对朱桢的厌恶,虽然听说了城里爆火的炽元酒楼,但一直没去过。

    不过朱标和朱棣都十分爱他那一口啊!

    一听到这里,这俩人都坐不住了,“以后加了这辣椒,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像火锅那样麻辣鲜香?”

    朱桢肯定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他们两人激动不已,“老六,这东西你种好了给我送一筐!”

    麻辣的味道太爽了!

    朱元璋也没吃过火锅烧烤,见他们这么期待,自己默默地咽口水。

    哦,还有一个咽口水的就是江夏侯。

    但他绝对不会承认他也馋了的!

    朱桢很高兴,拿着东西就对朱元璋告辞。

    “父皇,此事事关重大,儿臣就不在此浪费时间了,立刻回去培养这些东西的种子!”

    朱元璋点点头,“快去吧!”

    朱桢拿着东西离开了奉天殿。

    朱元璋看着江夏侯,“周德兴,这一次你居功至伟,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江夏侯一听,立刻笑了,“陛下,微臣想请一张丹书铁券!”

    老子那儿子太能作妖了,得给他多请几张备着啊!

    朱标闻言有些意外,哪有人公然求免死金牌的?

    这不就是直接告诉陛下,他可能犯了错吗?

    陛下知道了能不生气吗?

    指不定还要反过来把他上上下下都查一遍。

    然而,朱元璋并未生气,反而哈哈大笑。

    “好,就赐你一张丹书铁券,另附五百两白银!”

    江夏侯一顿,立刻谢恩,“多谢陛下!”

    赏你儿子就是黄金起步,赏老子就是白银,这降了几个档次?

    还好有丹书铁券,其他的倒也不重要了!

    江夏侯安慰自己。

    但若是朱桢在场,只怕能喷笑出声。

    你放心吧,你儿子将来犯的罪,丹书铁券护不住啊!

    这丹书铁券谁也没护住,催命符还差不多!

    朱棣也有点绷不住了。

    这丹书铁券这东西,谁爱要谁要!

    ……

    朱桢拿着东西,快速又回到了良田。

    “管事的,先给我划出三亩地来,单独围上围栏,立个牌子。”

    管事立刻叫人,分分钟就完成了要求。

    朱桢把手里的土豆红薯和辣椒都放在地上,正准备试试播种,忽然想到了问题。

    “不对,现在已经十二月了,不是播种的时候,而且天气太冷。”

    管事看着朱桢喃喃自语,便询问道,“王爷,你在想什么,可有什么奴才能帮你的?”

    朱桢看着这里的田地,脑海里快速浮现出一个想法。

    “大棚,现在必须弄大棚!”

    土豆倒是可以勉强在十二月种植,但红薯和辣椒不行,必须得三月份左右。

    他若是等到明年三月份再开始研究,等弄出来足够的种子发放到全国,只怕是又过了播种季节了,又得再等一年。

    朱桢等不了,决定搞个大棚出来。

    管事好奇,“王爷,什么大棚?”

    朱桢抬手,“你先去找一些木棍来,越多越好,然后找一些不透气又比较结实的纸来。”

    这里没有塑料薄膜,现在临时弄的话又不太现实,朱桢只能希望找些替代过来。

    然而,木棍很快就找全了,可惜这附和塑料特征的纸并没有找到。

    难道用肠衣吗?

    肠衣倒是不错,可惜量太少了,而且手续什么的太过繁杂,朱桢打算把这大棚技术传遍大明,所以法子一定要接地气。

    朱桢绞尽脑汁的思索,半晌后,眼睛一亮,“你去熬一大盆浆糊来,然后多准备些大块的纱布,一定要最薄的纱布!”

    管事手脚麻利,朱桢等了一会,东西就拿来了。

    朱桢接过纱布,这纱布却是非常大,而且很薄的一层,不是那种绷带款,应该是寻常做纱帐的。

    朱桢很满意,然后拿起刷子,在纱布上轻轻涂了一层,涂完还用细木板,把多余的浆糊都刮下来,只留下近乎透明的一层浆糊还挂在纱布上。

    他持续这个操作,管事的就在一遍看着,十分惊奇。

    “王爷,这是在做什么?”

    “做简易的塑料薄膜。”

    管事听不太明白,朱桢也知道没法解释,直接喊他跟着动手。

    “看到我怎么做的了吗,你照着我这样做,也去拿一块纱布过来弄,把其他的人也叫过来帮忙!”

    管事连连点头,“诶,明白!”

    一群人热火朝天的挤在这田地里给纱布浆糊,很快就弄好了。

    “把这些挂起来,晒干!”

    既要塑料薄膜的薄和透明,又要不透气,朱桢就只能想到这个法子最快速了。

    随后等到这纱布干了以后,他又在这上面涂了一层熟桐油,也就是油纸伞上的同款油,相当于防水涂料,又在木条上也刷了油防水防虫。

    “好了,你们过来,按照我的要求,把这些木条组建起来,搭好这个框架,把纱布盖上去,连接处用浆糊粘好,一定不可以漏缝!”

    朱桢指挥着大家操作,很快,这大棚就初具雏形,等到最后一个木条插稳之后,朱桢总算是能歇会儿了。

    还好这里是应天府,冬季气温不至于那么低,不是北方,不然哪怕是大棚也没办法种植辣椒红薯这种食材。

    朱桢进去感受了一番,还是觉得温度不够,又命人用铁打造了几根水管并在一起,通到外面,然后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烧热水循环。

    这就是简易的暖气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