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震惊!状元不仅是诗仙还会搞发明 > 第 144章 江城子

第 144章 江城子

    “可不是嘛,真没料到那个一直以来最不受众人瞩目的李牧,竟能在这第一场比试当中就展现出如此高超绝伦、精妙非凡的作诗才华!

    他这首诗简直可以说是艳惊四座、技压群芳,在场之人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与之抗衡的!真心期待他在下两场比赛中的出色发挥啊!”

    “哼,瞧瞧,这就是你所说的来自三级郡府临安府与一级郡府诗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哎呀呀,这差距之大,实在是超乎想象啊!”

    这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冷嘲热讽之声,矛头直指先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那位青年。

    只见那青年此刻面色通红如熟透的苹果一般,羞愧得低下头去,愣是不敢再吭一声。

    “哈哈哈,天助我也!想当初我的脑子一定是抽风了,竟然鬼迷心窍地给李牧押注了整整一百两银子。不过好在老天开眼,让我误打误撞押对宝啦!嘿嘿嘿,这次可要赚大发咯!”

    一名中年汉子兴奋的挥舞着手臂,一改之前的颓废,激动的脸色涨红。

    与前两次截然不同的是,此次的打分进程异常迅速。

    仅仅是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相互对视了一眼之后,便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表示已经达成了共识。

    紧接着,李牧的最终得分被揭晓——整整三百分!

    毫无疑问,这个分数不仅是对他那首堪称绝世之作的诗词的高度认可,更是一种对绝对珍品诗作应有的尊崇。

    毕竟,在场众人心中皆如明镜一般清楚,这首诗已然超越了普通绝品诗的范畴,可以说是绝品之中的翘楚,甚至有望成为传世经典。

    倘若这样一首惊世骇俗的佳作都无法获得满分殊荣,那么所谓的满分标准恐怕也不过是一个徒有其名的摆设罢了。

    而此时,围观的人们对于这个结果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或者质疑。

    他们只是再一次由衷地慨叹李牧才华横溢、实力超群,至于具体的分数高低,似乎早已在意料之中。

    随后,三位老者继续有条不紊地将剩余的五位参赛者的作品一一宣读完毕。

    果不其然,就如同之前人群所预料的那般,这五个人完全就是来凑数的“打酱油”角色。

    他们的诗词最好的也只是勉强成为精品诗,更差的甚至只有登堂水准。

    这与他们顶尖诗人的身份严重不符,或许是压力太大发挥失常,亦或是时间太短,没来得及认真构思。

    很快,令人瞩目的第二场比试在众人的殷切期盼下拉开帷幕。

    四周人头攒动,观众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眼睛眨也不眨地紧盯着台上的八位参赛者,脸上满是好奇与兴奋,交头接耳间低声议论纷纷。

    只见李牧率先拿起笔来,毫不犹豫地下笔书写。

    在上一场比试中,他凭借一首惊世骇俗的绝品佳作获得了满分,一时之间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人物。

    既然已展露头角,他索性不再藏头露尾,决心在这场比试中再次大放异彩。

    紧接着,萧询也不甘示弱地提起笔,迅速投入到创作之中。

    而排在第三位的林封则显得格外谨慎小心,他暗自在心中立下誓言,定要在这一轮比试中夺回第一名的宝座。

    毕竟,对于上一场的失利,他一直耿耿于怀。

    尽管李牧在上一场比赛中的表现堪称惊艳绝伦,但林封始终坚信那只是短暂的灵光乍现,并不能代表其真实水平。

    在他看来,这场比试最终的魁首之争,依然会在自己和萧询之间展开。

    而上一回他曾败在萧询手下,所以此番他必将竭尽全力,务必战胜对手。

    无独有偶,萧询心里也是这般想法。然而,目睹李牧抢先动笔之后,他反倒暗自松了一口气。

    “如此匆忙落笔,想必此次难以再创作出精妙诗篇了吧。”

    他低声喃喃,却也不敢掉以轻心,对李牧多了几分警惕和重视。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一炷香已然燃尽,众人纷纷搁下手中毛笔。而这其中,李牧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率先完成诗作,紧随其后的则是萧询,最后完成的是林封。

    根据比赛规则,完成作品的先后顺序决定了点评的次序,因此,李牧顺理成章地成为首位接受点评之人。

    此时此刻,不论是站在台上参与这场激烈比试的诸位诗人,还是端坐在一旁、肩负着评分重任的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甚至连台下那些前来凑个热闹、围观看戏的观众们,无一不是满怀期待之情,心潮澎湃,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起来。

    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声喊道:“先念的是李牧的,看看他这回的诗词究竟能写的怎么样?

    要是跟上首一样精妙绝伦,那么此次比试的魁首宝座恐怕就非他莫属啦!”

    然而,也有人心生忧虑,暗自嘀咕道:“不太好说啊,毕竟他这次是头一个完成的,会不会有些过于急切了呢?

    “按理说应当多花些时间深思熟虑一番才对呀,唉,我可是把宝全押在他身上了,千万别有什么闪失啊!”

    灰袍老者接过李牧的诗稿,激动的念了出来,一样的富有感情,很有节奏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伴随着那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口中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词句缓缓落下,就好似有一只无形的大手,轻柔却又坚定地将在场的所有人都拉入到了一片荒芜凄凉的坟场之中。

    而在他们眼前所呈现出来的,竟然是那一座座掩埋着自己曾经深爱无比、如今却已阴阳两隔的妻子的坟墓。

    这一幕幕场景如同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卷,在人们的脑海中徐徐展开。那种真挚深沉的夫妻之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此情此景实在是太过感人肺腑,以至于现场有人情不自禁地默默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特别是那些已然经历过丧妻之痛的中年观众们,此刻更是一个个眼眶通红,泪水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滑落。

    他们呆呆地凝视着前方,整个人仿佛都沉浸在了无尽的悲伤和思念之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