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质子风流 > 第67章 黄沙埋忠骨

第67章 黄沙埋忠骨

    “哈哈哈,好好好,老国公果然不愧是一代名将,如此周密的计策,恐怕也只有老国公才能想的出来,如此三管齐下,还怕那南北蛮子军不退出南疆!”说实话,庆宗也十分的闹心,他的本意是借南蛮之手削弱剑鼎侯的四十万石家军,可是,他没想到,竟然把石家军打光了,现在,南疆危矣。一旦南疆失守,那么,蛮人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捣安京,到那时候,就真的麻烦了。

    可是,他又不能承认是自己故意拖延不给南疆派援军,致使南疆守军被打光了,本来,他心里也打鼓,九十万人未必挡得住南北蛮子的兵锋,如果剑鼎候真在南疆之战中死了,那么,他心中还真有些愧疚。

    现在倒好,有了这套周密的安排,这次南疆之战,必定可以万无一失。

    听见皇帝夸赞,护国公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把计划出自一个小道士之手说出来。因为,他自己也怀疑,这些计策到底是不是小道士自己想出来的,还有,如果真是,他把小道士推荐给皇帝,依皇帝那穷兵黩武的性格,必定会再起战火。

    所以,他将事情瞒了下来。

    就在护国公谢宝隆走出皇宫之时,远处的天边,启明星已经缓缓升起,天将要亮了。老人走出宫皇,一个人快步走在皇城的街道之上,身影孤独而坚定,此次南疆之行,无论如何,他要守住关城,把蛮子兵打回去。

    ……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安京城外,四十万卫南大军终于到齐了。就听三通鼓响,一位身披黑甲黑袍的老者阔步走上点将台,正是护国公谢宝隆。

    老国公大马金刀,抬手一指,开始点将,凡被点到的,都必须一同出征,这也是大周的传统。甚至,他们可能来不及回去收拾东西。当然,大部分的武将,在昨日都会收拾好一切,准备随军出征。毕竟,保家卫国,保卫边疆是他们的职责,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使命。武将,就当战死沙场。

    唯独无精打采的只有一人,而且,还在不停地打哈欠。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苏弃。

    作为这次出征的监军,他也是醉了,既然起这么早,还真是,昨天晚上又被护国公折腾了一宿,实际上他一整晚都没睡好。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大喊,皇帝带着文武百官赶到了点将台,正好,护国公点将完毕。

    他一共点了二十八员大将,加上卫南军的三十员大将,凑齐了五十八员大将。

    “参见陛下!”护国公率领出征的将士,纷纷行礼!

    “平身!”庆宗看着这无边无际的卫南军,看着这威风凛凛的护国公和五十八员大将,一时间,也是豪情万丈。自登基以来,他虽然没有太大的成就,但是,至少保证了大周国泰民安,稳步发展,而今,有了一定的积蓄以后,他按照祖宗的遗训,开始大肆扩展疆土,削弱门阀和世家的势力,进一步巩固政权。

    如今来看,却是效果明显。

    不过,这次,南疆的事确实有点矫枉过正了。

    “护国公,诸位爱卿,此次,南北蛮联军犯我南疆,意图借助南疆关城,挥军北上,威胁我大周朝廷,今次,朕奉天命,特命护国公谢宝隆为元帅,庞豹为副帅,谢文龙为先锋官,北川王苏弃为监军,共赴南疆,护卫边城,抗击蛮军!望诸位爱卿在老国公的带领,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守住苍云关,击溃蛮军,早日凯旋归来!”

    “借陛下吉言,吾皇万岁万万岁!”

    “借陛下吉言,吾皇万岁万万岁!”三军在护国公的带领,齐声大喊,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得整个点将台回音阵阵。远处,无数百姓目睹了这一切,一个个也激动万分,这就是大周的将士,这就是大周的铁甲!

    “预祝护国公早日击退蛮军,凯旋班师!”宰相章敦頣以及太师少保庞虎,率领文武百官齐声高喊,护国公点了点头,翻身上马,一声高喝:“出发!”一时间,一声悠长的号角再度响起,大周卫南军开拔。

    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南疆苍云关而去。

    “为何没有看到那二十万卫南精骑呢?”吏部尚书韩成功小心问了一句。

    “因为南疆告急,接到战报的那一天,护国公早就派那二十万精骑提前出发了,按照日子计算,再有两日,那二十万精骑应该就到南疆了。”

    “妙啊,如此甚好,果然不愧是护国公,姜还是老的辣啊!如此就可以解南疆的燃眉之急了。”

    不少文官纷纷赞叹,然而,不少武将却忧心忡忡,他们很清楚,此去南疆,凶险万分,而且,南北蛮子这次足足有八十万之众,那可是八十万蛮人啊,如果单纯按战力来算,相当于大周二百四十万将士,几乎与大周举国之兵的数量相当,如此庞大的一支蛮军,要想击退,岂是易事?!而且,对方摆明了要在苍云关死磕,大有不破南关誓不还的架势,护国公这次,如果没有良策,估计也够呛!

    似乎是感受到了一众武将的心思,宰相章敦頣也不禁担心起来,一大早,皇帝就把他和太师庞虎叫进皇宫商议如何给北川徐莽拟旨一事,他这才明白,护国公留下了一套妙计,要用北川之兵,智退南疆之敌。

    圣旨倒是已经发出去了,可是,北川徐莽已经两年多没听调令了,这次,他会就范吗?

    谁也没把握。

    一旦徐莽不听调,那么,护国公的计策就要落空了,到那时,恐怕,南疆就更加麻烦了。这九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少人还能活着回来,也是个未知数啊!

    大周将士不曾惧死,但奈何,边疆一去,往往九死一生,从来都是黄沙埋忠骨,边地铸英魂!

    就在庆宗刚刚送走卫南军和护国公,忽然,又有一骑从远处急驰而来。

    “东疆急报,东疆急报,东疆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