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夏帝王纪 > 第13章 朝堂博弈剑弩张

第13章 朝堂博弈剑弩张

    “蔡顺?!”谭磊有些惊讶。

    “首先,他的动机更有作案的可能性;其次,他在厨房里更有操作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最主要的是,你们还记得杨朔曾经说过的话吗?”

    “顺手拿了前面四个酒杯。”邱子明提到了这一句。

    “对,再加上他房间里所抄之书的整洁性以及他和雨柔能聊得来的性格,同时还有端盘子上菜的规则,说明他有自己的一套习惯,我推测就是按照拿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上来。”白启明说。

    “这个我问过越王身边的人,”邱子明补充道,“确实如此。”

    “蔡顺跟他住一个屋,再加上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他肯定知道杨朔的习惯。利用习惯杀人,也是毒杀的特点之一。”白启明总结道。

    “这么说确实说得通,”谭磊点了点头,“他在厨房也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从而找准时机下毒。所以毒药的容器应该还在厨房?”

    “要么给了娇娘,要么留在厨房,我已经让黄宗之去查了;同时也去叫杨朔来布置所有的桌子,他的习惯一目了然。”

    “可是他有什么容器?之前都查过了不是说没毒吗?”

    “有些东西他可以变成容器啊,”白启明搓了搓手指,“比如刀把。”

    很快,杨朔便拿着东西来布置桌子,果然如白启明推测一样,从左到右依次拿餐具进行摆放。

    没一会儿,黄宗之也拿着一把菜刀走到了白启明面前:“这把刀在厨房发现的,刀把被镂空了,里面有一些残存液体,经过实验,确实是水葬花的毒液。”

    蔡顺也被叫到了大厅来。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白启明问。

    蔡顺见证据确凿,也不再狡辩:“池家那个孽畜是我杀的,我要让池戎那家伙也感受一下丧子之痛!”

    “你的药哪里来的?依照你的月俸应是买不了水葬花的。”谭磊虽然知道是世家所为,但是一切没有证据,而且世家怎么会留下这种可能导致他们显露出来的漏洞。

    “是有人送给我的,”蔡顺说,“直接放了一小瓶子在我窗台上,留了张纸条,说池戎的儿子过几日会来,让我可以下手,但是是谁留的我不清楚。”

    “瓶子和纸条还有吗?”谭磊又问。

    “早就处理了,不然我也不会以刀为载体隐藏毒药。因为我知道和池家那个孽畜一起来的人是我惹不起的,我基本上没时间处理毒药,所以就换了个不容易发现的地方赌了一把。”蔡顺毫不犹豫地承认了。

    “娇娘你也不知道是谁送的吗?”白启明按照世家的思路来,肯定交好的是能说得通的人,这样凶手才好保密;同时凶手能获得此物也不能引起官兵注意,所以肯定是有购买能力的人;而且这个人还得和池家没有什么利益关系,比如徐娘可以自主赚钱。所以最有可能世家联系的刀子就是娇娘。而娇娘可能也想着借刀杀人,便找到了动机较为强烈的蔡顺,而蔡顺也确实做了。

    “啊?不……不是我。”娇娘很明显慌了一下才简单地狡辩了一下,这基本上可以确定送毒药的人就是她。但是没有实质证据,所以娇娘也没办法逮捕。

    “这个混账!”知道凶手不是娇娘之后,卢家家主忍不住冒粗口,“他这不是把我们的存在暴露出来了吗?”

    “反正那纸条也没了,”郑家家主仿佛劫后余生,“白启明他们也没有再追究,查不到我们身上。”

    “我去找王若礼那家伙,我们的下一步棋得加快了,然后让那人也最好给我注意点。”卢家家主愤然离席,往王家走去。

    东宫,龙轩辕正品尝着龙晟知今天带来的颐缘楼的早膳。吃着起劲儿,却看见盘子底下有一个纸条。纸条拿出来赫然是某人对某人下令让某人杀了池宴的内容。

    “是说今天咋偏说要给我带颐缘楼的早膳。”龙轩辕欣慰地笑了笑。

    “你怎么知道那纸条他藏着?”谭昊然和白启明在颐缘楼的顶层私密雅间聊天儿。

    “他可不是死士,真不怕死早就自杀或者投案了,所以他肯定会用关键证据在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白启明尝着蛋烘糕,着实不错。

    “那他为啥当时不说?”很快,谭昊然也反应过来了,“他觉得送这个东西的人就在在场的人里面,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也不能说,毕竟也还没到关键时刻。”

    “世家的人不知道能不能反应过来这点,”白启明冷笑着,“希望他们想不到吧,他们应该想不到。”

    事实正如白启明所想,世家所图谋的事情甚大,暂时还没有人往细节想。而且凶手怕暴露烧了证据这一点也是符合逻辑的,所以没人想到也正常。

    “行了,”谭昊然心里非常爽快,“上朝去吧。既然世家要裹挟皇上,那今天这朝堂可就好玩儿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今天世家的人并没有就景宣三年冬的事情再大做文章。

    龙轩辕、谭昊然和白启明都心想:看来他们还憋着东西没往外使。

    今天的朝堂上讨论的是另一件事。

    “越王殿下尚且年幼就带着同窗逛青楼,实在是有伤风化啊!而且还因此导致一人丧命,所以臣欲弹劾越王殿下。”于适,作为一名御史,梦想就是要以死上谏,名垂青史。所以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便立马咬住不放,完全不吸取贺迁的教训。朝廷里神仙打架,你个小小的御史言官就不要当马前卒了。

    “臣附议!”

    “臣附议!”

    其他的御史大夫也挺身而出。这也就是世家在给魏王除掉一些障碍。越王不成气候却觊觎皇位,这就是他大败的原因。

    龙承夏面无表情,越王也算是他的弟弟,竟然也想着夺皇位,那受点惩罚也没什么问题。但终究是皇室宗亲,面子得留着:“对于此事,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吗?”

    卓凯跳出来说:“根据礼法,少不守礼法者,应鞭笞三十,以警示越王殿下。”

    白武则当个和事佬:“陛下,越王也是您的弟弟,稍加斥责即可。”

    王若礼这时候却站了出来:“越王殿下尚且年幼,只是爱热闹,禁足一段时间,长长教训即可。” 王若礼可不同意只是斥责。如果禁足的话,既可以让魏王直接获得整个弘文馆,也让陛下留足脸面,一箭双雕。同时王若礼也嫌弃卓凯,脑子就跟不想事儿一样的,皇子鞭笞三十,那卢家和郑家的人也在,他们也要鞭笞?这可不行,得护着自己的队友啊!

    “臣以为,”杜玄明总是从龙承夏的角度考虑问题,作为皇位的威胁,怎么可能只是禁足,“禁足提议甚好,但是越王殿下着实逾矩了,念是初犯,便不用鞭笞三十了,降为郡王以示惩罚,相信越王殿下能够知错就改,迷途知返的。”

    “好,拟旨。朕膺天明命,抚有万方。宗室亲王,原封越王龙锦荣,虽曾有明德,然近来行止有失,未合亲王之范。为正纲纪,以示惩戒,今降其爵,封为郡王,赐号中山。望其自此改过自新,勤勉恭顺,以保宗室之荣,显我大夏之威。钦此。”龙承夏说得顺畅自如,好像早就想好了该怎么扮旨似的。

    接下来的事,世家没有再说话。

    但是白启明等人可不打算给世家好日子过,于是举起笏板,中气十足:“臣有本要奏。”

    “准。”龙承夏也想看看太子他们想干什么。

    “今臣破一案,其中凶犯因贪官失其女,此贪官为池家遮风避雨,不顾大夏律法和皇权尊严,甚至最终逃之夭夭,再无所踪。臣甚是愤慨,此亦是当下积病,臣欲组建陈案旧案班底,专门处理贪官污吏所犯案件,一经查处,一律按大夏律法处理。”这样一来,会涉及到很多小的世家甚至大的世家,这些世家一经查处就会分崩离析。而按大夏律法来处理,这些小世家的东西就可以充公,不会被大世家吞并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能力。

    “众卿可有异议?”在场的人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不敢有反对意见。

    “臣觉得大善!”上官司渡此时站了出来为自己侄子这边的人站台。

    很快,又有一堆人出来赞同。

    “儿臣提议,这就叫依法治国吧,依法治国,让一切有法可依,百姓也能安居乐业。”龙轩辕此时也添了一把火。

    “准了!”龙承夏大手一挥,那叫一个豪情万丈。

    “陛下,”鄂国公廖毅此时上奏,“臣有本要奏。”

    “鄂国公,请说。”龙承夏对廖毅也算是敬爱有加。

    “轻烟阁一案中,池家仗着姜家的势头欺男霸女行诱拐之事,罄竹难书!现已将其抓获,面临判刑。臣欲依大夏律法杀主犯池戎一家,夷三族。姜家监管不力,任由池家发展,应没收田产充公,以彰国法。”鄂国公说得气势如虹。

    然而,这时候一堆大臣站出来极力反对,包括卓凯。王若礼则是讳莫如深,脸色难看。

    “不行啊,陛下,”卓凯说,“这样子处罚过重,民众会不答应的。”

    “陛下,这与施行仁政不符,”于适说道,“稍微给点惩戒即可。”

    “是啊!”

    “臣附议!”

    “还真是刚学会说话就着急卖命的狗啊。”谭昊然忍俊不禁。

    “你说什么?”卓凯等一堆大臣怒目圆睁盯着谭昊然。

    “本来就是,”谭昊然轻蔑地看着那些积极反对的官员,“你们这难道就是兔死狐悲?刚刚陛下才说要依法治国,你们现在就开始反对,是想让陛下朝令夕改?还是觉得陛下的旨意无所谓?”

    “臣等,不敢!”这些人赶忙跪地认错。

    “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们是觉得我朝法律有问题?”谭昊然乘胜追击,“没有符合你们世家的利益?”

    “不敢不敢!”那些大臣彻底慌了,一个劲儿地说不敢。

    “你们没看见王大人啥也没说吗?你们急啥啊?”谭昊然直接点明了站队,让那些人哑口无言,王若礼则是心恨的牙痒痒。

    既然你世家想要直接破坏皇家声誉,那现在我就先下手为强。龙轩辕一行人也知道世家这次不敢提景宣三年冬的事情,因为前两次的案子不涉及到世家,按规定他们没理由知道,所以一旦今天在朝堂上提起这事儿,家族里的后辈和门生就会被清算,这是他们不能丢的资源。既如此,机会就给到了太子这边。

    王若礼本来以为今天把越王整出弘文馆即可,最多太子这边会在池家这边做些文章,到时候要杀要剐随便处置即可,正好吞并池家的东西。没想到先有太子提出依法治国让陛下答应了,这样一来池家剩下的东西就得直接充公;他也没想到有一群蠢货上赶着认为自己有罪。

    “卓凯,知礼犯忌,打二十大板,贬莒县县委,即日上任;于适,堂上喧哗,打十大板……”龙承夏将闹事的几个全都整治了一遍。这样一来,礼部尚书的位置就又空了,而御史言官又遭了一堆。这样的情景,似曾相识。这次再换就不可能换世家的人了,所以世家又丢了一个席位。

    不仅如此,龙轩辕还要世家丢更多的东西。之前那张纸条在后面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最多让郑家交出一个替罪羊,所以还不如乘胜追击。

    “陛下,”这时,龙轩辕站了出来,拿出怀中的纸条,“儿臣要参郑家郑晃,妖言惑众,教唆杀人,谋害池家池宴,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