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夏帝王纪 > 第 95 章 朝堂议事口罩出

第 95 章 朝堂议事口罩出

    时间来到龙轩辕登基后的第一次小朝堂,龙轩辕终于不用穿着四爪金龙的亲王服坐在龙椅下面台阶的椅子上了,而是穿着五爪金龙正大光明地坐在龙椅上睥睨朝臣。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大臣山呼道。

    “免礼。”龙轩辕的威压自然而然就上来了,或许这是龙家刻在骨子里的天赋吧。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付诚也总算真正过了把瘾,他进了宫后就一直憧憬着能在朝堂上喊着一嗓子。之前太子只是监国,他还没有放开。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喊了,所以声音中充满了气力和自信。

    “陛下,臣有事启奏!”谭昊然拿着笏板站了出来。

    “准。”龙轩辕猜想谭昊然是要汇报去年的税收问题了。

    “陛下,”谭昊然一五一十禀报着,“去年大夏东西南北中五大州共计收上税银八千七百八十九万七千九百八十七贯,谷八百万九千九百八十七石,比前年的税收增加了千分之三百一十八。受旱灾和雪灾影响的地方虽然因为后续的损失和免税政策并没有收缴赋税,但是并未影响总的税收数量,这主要是因为夜市的开放和推广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中州和南州所有州府道县、东州和西州的大部分州府道县以及北州部分的州府道县百姓生活改善,更多的农业生产和商业往来也是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云阳地区半年的试点也颇具成效,云阳本地的品牌已经建立起来,田地和税收也在不断的优化,使得云阳下半年的税收增长了惊人的五倍,总税收比去年增长了三倍有余。”

    龙轩辕喜笑颜开,毫不吝啬地赞叹道:“好!收获颇丰啊,谭爱卿,试点还有半年的时间,再接再厉,将其中的经验整理成册,半年后如果试点结果依旧积极乐观,就开始从长安推行出去,直到遍布整个大夏!”

    “是!”谭昊然回答道。

    “对于税收增长较缓慢或者有所减退的地区,”龙轩辕转而对罗云说道,“罗爱卿,朕还希望户部能够找到原因,需要实地考察的,就让巡查御史配合,然后因地制宜,制定策略,改善当地的民生,增加当地的税收。”

    “臣领命!”罗云说道。

    魏玄成此时站了出来奏报:“陛下,臣有事禀报!”

    “魏师,请说。”毕竟是自己的老师,龙轩辕还是非常尊敬的。

    “臣观去年朝堂议事,多次发生御史闻风奏事变成了胡乱攀咬的情况,这是因为大多御史都有自己代表的利益集团,已经不能够客官行御史之职。臣身为御史大夫,统领众御史,不愿再看到如此乱象,耽误国事。因此臣希望陛下下令,肃清御史内部,让刑部同大理寺彻查;同时,御史监察百官,必然与官员有所联系,所以臣希望陛下下令,任何与官员走得近的御史,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废除官身,贬为庶民。”魏玄成说道。

    龙轩辕点了点头,说:“魏师所言极是,御史虽品级不高,但却是连接百官和百姓的重要渠道,不可马虎,就让刑部和大理寺找人去彻查每个御史是否干净,不干净的依法处置。但是,魏师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您的第二点恐怕也无法遏制这样的情况啊。”

    “臣愚钝,只能想到这样的方法。”魏玄成毫不气恼地说。

    “众爱卿有什么想法吗?”龙轩辕问道。

    “回陛下,”白武此时站了出来说,“臣以为可以轮流当值,御史就应该在地方和中央多经历经历,这样才知道怎么当个好御史,而且关系网还没熟络就被调走了,也不会存在利益集团的事情。”

    “还可以设置御史的任职期限,最多十年就必须撤职。”马庄说道。

    “上官仆射,你怎么想?”龙轩辕看向上官司渡。

    上官司渡心里有两种办法,一种就是白武和马庄说的结合起来的办法,还有一种就是放任不管,因为现在的势力基本上都是对陛下有利的势力,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剩下的一些小苍蝇给拍死,于是便说:“臣以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背后的利益,就比如陛下科举改制,也只是为了让百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诉说他们的利益罢了,所以让刑部和大理寺除掉一些蛀虫杀鸡儆猴即可。”

    龙轩辕点了点头说:“人是会变的,身后的利益集团也是会变的,所以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假公济私的情况。不过,刚刚诸位爱卿都说得很有道理,朕觉得,可以一并施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概率。杀鸡儆猴总是能管一段时间的,所以朕觉得每五年就需要对御史进行纠察,然后依法处置,至于是什么部门进行纠察,由朕说了算;除此之外,除御史大夫外,御史就只能干到十年,每年一考核,如果干得好,有机会升任御史大夫或者调到其他部门,倘若干得不好,那就只能收拾东西走人,这样也能确保他们的积极性。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陛下,”魏玄成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御史需要学习所有的科目?不然调到其他部门也无的放矢啊。”

    龙轩辕说:“学是要学的,只不过可以入了御史阁再说,毕竟相比于其他部门,御史平常还算是挺闲的。如果他不想调去其他部门,十年后又没有御史高品级官员的缺失,那就一样收拾东西走人吧。做御史,还是得有点门槛。”

    “那调任部门的考核?”马庄问道。

    “同科举,只是没必要这么正式,每年夏季进行吧。”龙轩辕说。

    魏玄成继续问道:“那他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很可能和意向部门的官员走得近啊。”

    龙轩辕说:“走得近无妨,只要他有真才实学能为我大夏排忧解难,进个部门也可以;但如果他无能,纠察的人也能把他揪出来,到时候依法处置的不仅是他,还有那个部门把他弄进去的人。”

    魏玄成明白了,其实还是制衡,而且每次的纠察队伍都不一样,所以除非财力雄厚还慷慨大方,不然很难不被查出来;除此之外可能的背后的利益集团陛下也不在意,只要能做好事就行:“陛下英明!”

    其他人见魏玄成没有疑问了,也紧随其后说道:“陛下英明。”

    “还有要禀报的吗?”龙轩辕看着下面逐渐安静的朝臣,“没有的话,朕就说说朕的一些想法。”

    龙轩辕让付诚和洛晚晴配合他抄了之前的五年计划和其他想法共三十份,现在付诚正在和其他太监将其发放给下面的大臣,每三人看一本。

    “诸位可以先花半个时辰好好看看,再用一个时辰深入讨论讨论,两个时辰后说说诸位的看法吧。”龙轩辕说道。

    东宫内殿里,一片静谧,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细碎的光影。洛晚晴正和几个宫女全神贯注地制作着什么。

    之前疫情的时候,她便想着为龙轩辕做点事,但是她唯一能想到的便是制作一种可以达到隔离作用的物品。因为当时大家只是戴着面罩裹着长袍避免接触病人,但是该方法很难预防感染,甚至可以说作用不大,有一半的人都还是会被感染。于是,心怀关切与责任的她,便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

    她疫情间翻阅了许多书籍,在泛黄的纸页间寻找着可能的线索和灵感。那些古老的医书、工艺典籍,都被她翻了个遍,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仔细研读,不肯放过一丝希望。疫情后,她也没有停下脚步,走访了许多小摊。在喧闹的市井之间,与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打听着各种特殊的材料和制作工艺。

    终于,在太子登基前,洛晚晴设计好了图纸,选择好了材料。

    洛晚晴想做的其实是一种口罩。她的设计图中显示,这种口罩采用双层棉纱,中间放置一块吸水药棉。外层的棉纱精心挑选,纤维细密,可以阻挡较大颗粒的灰尘和飞沫,减少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为了找到这种理想的棉纱,她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布料市场,用她敏锐的目光和细腻的手感,从众多的棉纱中甄别出最合适的那一种。

    内层的吸水药棉更是经过反复试验,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过滤性,能够吸附呼出的水汽,保持口罩内部的干爽,同时也能进一步过滤微小颗粒。为了研制出这种药棉,洛晚晴多次请教名医,翻阅大量的医书,尝试了无数种配方和制作方法。

    但是她试了好多次,还是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她一直在改进。今天,她依旧是在制作这种口罩。她昨天晚上又调整了一下材料的使用比例和缝纫手法,今天便再次尝试了起来。

    她和一众宫女坐在桌前,神情专注而紧张,双手轻柔地将材料摆放整齐。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她先将外层的棉纱按照精确的尺寸裁剪好,接着把经过特殊处理的吸水药棉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中间位置,然后开始用细密的针法进行缝合。

    在制作过程中,她的眼神始终紧盯着手中的口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当发现有一处缝合不够紧密时,她毫不犹豫地拆线重新缝制,力求达到完美的效果。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希望的播种,每一次的改进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洛晚晴坚信,只要她坚持不懈,一定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口罩,为人们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宫女们也被洛晚晴的执着打动了,跟着她一起精益求精。

    终于到了晌午的时候,经过漫长而紧张的制作和实验,其中一个宫女做的口罩达到了实验的要求,也就是说她们成功了。

    洛晚晴那原本紧蹙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她高兴不已,兴奋的光芒在眼中闪烁,迫不及待地拿起宫女制作的口罩,仔细地检查起来。

    她的目光一寸一寸地审视着口罩的每一个部分。手指轻轻触摸着外层的棉纱,感受着其细密的质地,嘴里还不停地喃喃自语:“这质地果然不错,能有效阻挡飞沫。”接着,她又将注意力转向中间的吸水药棉,反复按压查看其吸水性。

    检查的同时,洛晚晴还不停地询问着宫女一些细节,丝毫没有架子。

    她语气轻柔,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和期待:“你在缝制的时候,这针脚的间距是如何把握的?”宫女有些紧张地回答着,洛晚晴则认真倾听,不时微微点头。

    她又接着问道:“那你放置吸水药棉的时候,有没有注意保持它的平整度?”宫女仔细地描述着自己的操作过程,洛晚晴边听边思考,还不忘给予宫女鼓励的眼神和微笑。

    洛晚晴总结了规律,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制作。她和其他宫女们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最终历经两个时辰终于结束了制作,而且成功了。洛晚晴心情舒畅、兴高采烈。

    在洛晚晴这边研究口罩的时候,龙轩辕这边也展开了后一轮的讨论。

    群臣依旧在激烈讨论着龙轩辕的奏折。

    “这修路会不会引起百姓不满啊?甚至可能拆掉一些农民的房子。”一个官员问道。

    “那就给他们点银钱或者在哪里重新给他们套宅子就好了。”另一个官员说道。

    “而且规划线路的时候可以先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旁边的另一个官员思考着。

    “那谁来修?”洛舟问道。

    “自然是我工部啊,”袁宏道说,“而且不是还有服徭役的人吗?再不济还有那些犯人可以用啊。”

    “这老师可不好找啊。”有的官员面露难色。

    “广开科举后,那些没中的学子不就可以去教书吗?也算是一个去处。”有的官员解答着别人的疑惑。

    ……

    群臣讨论完后,都赞不绝口,上官司渡率先站出来说:“陛下,您的五年计划提议以及教育等问题的见解,令臣等自愧不如,相信大夏一定能在陛下的带领下迈向辉煌!”

    “臣等附议!”白启明等人也站出来说道。

    龙轩辕微微一笑,很是亲切:“众爱卿都认为没有问题?”

    “此等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何来问题之说?”杜玄明这话说得就像是在拍马屁,但是实际上他是发自肺腑地说道。

    “是啊,”基本上从不开口的李立青也不忍赞叹道,“陛下的聪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朕也只是提了个大概,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所以还是要麻烦诸位爱卿帮忙细化了。”龙轩辕说道。

    “臣等自当竭尽全力!”众人异口同声坚定不移地回复道。

    “就这样,退朝吧!”龙轩辕挥了挥龙袍的袖子,便起身离开了。

    “恭送陛下!”群臣早已叹服了。

    回到东宫后,洛晚晴兴高采烈地冲了出来,满脸笑容对龙轩辕说:“陛下,臣妾给您看个好东西!”

    “哦?”龙轩辕饶有兴趣地跟着洛晚晴走到了内殿,“爱妃这是掌握了什么新姿势?”

    “陛下什么时候这么没正形了?”洛晚晴有些愠怒,当然也是装的,“这可是臣妾花了三个多月才做出来的宝物呢!”

    龙轩辕到了内殿,看见桌子上摆着个白色的东西,便看向洛晚晴:“这是?”

    “口罩,”洛晚晴自豪地说道,“比起面罩,它可以更好地防止大疫浸染。臣妾已经给太医院的人也看过了,他们也说确实能挡住飞沫什么的。本来想治疗天花的时候能用上,但是臣妾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头绪。”

    龙轩辕心里非常开心:“没事儿,不晚。大疫不止天花,说不准什么时候来,肯定还有用武之地,这可真是个利国利民的宝物啊!爱妃真棒!”龙轩辕又是亲了洛晚晴额头一口。

    接着他看向付诚说:“把这口罩送到工部去,让他们量产,顺便看看该怎么保存,有没有有效期之类的。”

    付诚用托盘托住这口罩:“奴才遵旨。”说完便去工部了。

    “陛下,”洛晚晴说,“第一个做成功的是内殿的宫女小红。”

    龙轩辕刮了刮洛晚晴的鼻子:“后宫的赏赐以后就由你来定夺了,毕竟再过两天,你就可以当皇后了。”

    洛晚晴莞尔一笑:“多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