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启的伤势在营地军医和同病室战友们的精心照料下逐渐好转,疼痛不再那么剧烈,能够自由地的活动手臂。
虽然秦启身体上的束缚减轻了,但是他的思绪却如紧绷的弓弦一样,一刻也不敢放松啊。
因为他知道,自己需要尽快适应这个时代,首要了解的就是天下大势,这是在他的首要任务。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秦启点燃了一盏油灯,微弱的光芒在帐篷内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对于秦启来说,这样的场景实在有些陌生。
毕竟,他原本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尽管偶尔也会遭遇停电,但总体来说,电力供应还是相对稳定的。
然而,此时此刻,他身处古代,没有电灯的存在,这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蛮荒时代一般。
这种巨大的落差感,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和文明的变迁。
秦启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适应或沮丧。相反,他内心充满了更大的目标和使命感。他深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古代世界里,他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早日遇到曹操,并向他献上自己统一华夏的良策。
秦启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无法估量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曹操实现天下的大一统,从而减少战乱,避免更多无辜生命的丧失。
他相信,只有在和平与繁荣的环境下,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发展。
秦启借着微弱的烛光,开始认真地绘制起中国的地图。
他深知,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当下的政治格局,必须从地图入手。
尽管在绘制过程中遇到一些细节问题,但对于秦启这个现代人来说,这些都是小意思。
毕竟,他曾接受过正规的地理教育,毕业后一直从事城市规划行业。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接触过各种类型的城市规划图纸,绘图技巧早已炉火纯青。
此外,他还经常出差到各地参加会议,对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也有一定了解。
于是,秦启大致按照记忆中的地理轮廓,用毛笔轻轻勾勒出长江和黄河的走向,并仔细标注出各个州郡的具体位置。同时,他根据历史记载,清晰地描绘出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的分布范围。
秦启这种在油灯下画图的状态,颇有种辛弃疾当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画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详细而准确的东汉末年时期的天下时势图就被秦启画出来了。
原来东汉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分别为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
司州,亦称司隶校尉部,也就是洛阳、长安两京以及周边地区,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兖州,估计大家都熟悉,就是曹操起家的老窝儿,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写到这里,突然脑海里冒出来山西四人行的车牌歌,鲁A济南车,鲁B青岛的……哈哈)
徐州,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豫州,相当于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幽州,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大部 及朝鲜西北部。
冀州,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并州,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看过狄仁杰的都知道,在下乃并州人士。)
荆州,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凉州,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相当于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交州,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至此,天下各个州所在的区域交代完毕。
看着跃然纸上的天下,秦启内心俨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激动,那种从内心深处统一华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秦启坐在案几前,身体微微前倾,双眉紧蹙,目光专注地凝视着眼前的地图,仿佛要透过纸张看穿赤壁之战背后的天下大势。
秦启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曹操,这位曾经纵横天下的霸主,尽管在赤壁大战中遭遇惨败,军队遭受重创,但他在北方的根基却依旧稳固如初。他拥有庞大的军队和充足的物资储备,实力远胜于其他各方势力。
更重要的是,曹操牢牢掌控着中原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天下的中心,有着ot得中原者得天下ot的美誉。而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也大多是从北方开始崛起,逐渐向南扩张,最终实现全国的统一。
因此,曹操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相比之下,刘备虽然在赤壁之战中崭露头角,但他的势力相对较弱,且地处偏远。
然而,就在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刘备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三顾茅庐,邀请了才华横溢的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一举措无疑为刘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得他的势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秦启必将与诸葛亮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但他并不知道这场对决究竟会在何时何地发生,只能默默地做好准备,迎接那未知的挑战。
孙权则凭借着长江天险,控制着富饶的江东地区,实力可是不容小觑。
但是想想历史上的评价,江东孙权一行人,不过“杰瑞”而已。
没有吕蒙白衣渡江,堂堂武圣关羽不可能败走麦城。
(真搞不懂现代网友评价“鼠辈”一词竟然用“杰瑞”代替。看过猫和老鼠的都知道)
但是,秦启的到来可能就是改变这一切吧。夜已深沉,月色如水,映照在窗前,显得格外宁静。
然而,屋内的灯光却依然明亮,秦启坐在桌前,专注地看着地图,手中的笔不停地勾勾画画,仿佛在勾勒着未来的蓝图。
此时已至夜半时分,但秦启毫无睡意,他的脑海中充满了对曹操和整个天下局势的思考。
曹操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先稳固北方,然后才能图谋南下。而北方的匈奴、乌桓等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的心腹大患。
这些游牧民族机动性强,战斗力凶猛,常常侵扰边境地区,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因此,解决北方问题成为曹操统一大业的关键所在。
秦启开始认真构思起来,如果自己是曹操,应该如何布局,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如何制定战略。
他深知曹操已经53岁了,这个年纪在现代社会或许还算得上是中流砥柱的高等牛马,但在古代却是不折不扣的高龄老人。
由于古代医疗条件落后,人们普遍寿命较短,许多人甚至活不到40岁。而曹操能够活到现在,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了。
更重要的是,曹操一旦去世,司马懿这位老奸巨猾的人物将难以控制。他的野心勃勃,必然会对曹魏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因此,秦启意识到,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帮助曹操完成统一大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秦启心中不由得叹息一声:
“看来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但秦启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决心。他知道,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智慧的运用,才有可能实现曹操的统一梦想,同时也能拯救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现实也正如秦启所想,历史上的曹操去世于220年,也就是在赤壁之后的11个年头之后。
短短的十一年时间,秦启真的能够如他所愿,帮助曹操统一华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