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天,徐远一天也没回公司。
倒是许珂、施绫这些老朋友对他特别了解,反而叮嘱公司的人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不要打扰他。
徐远以前是个社恐,虽然这一年已经完全改观了。
但是偶尔想要离群索居也是很正常的,也算是劳逸结合。
现在徐远的状态说实话已经非常棒了,作为顶流明星无可挑剔。
没有任何一点的不良嗜好,闲暇最多就是呆着或者玩玩游戏而已。
这样的顶流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
何况徐远还是这家公司毫无疑问的核心资产,还是要好好呵护的。
一周后,徐远低调的参加了滨海市的十佳杰出青年颁奖典礼。
因为这一届的活动的主题是“因为滨海”,所以每一位都是对于滨海做了巨大贡献的青年才俊。
参选的杰出青年涉及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业、文化体育业、商务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平均年龄36岁左右,最小的就是徐远,只有22岁。
活动还有体现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积极意义,评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00多名各行业的青年报名参与。
这一期活动规格明显比往届要高,因为一般都是负责宣传口的副市长或宣传部长参加颁奖。
可是这一届来负责颁奖的居然是市府的一把手市长。
市长在颁奖到徐远这个站到最后的年轻人时,握手时特意多说了一句感谢对滨海的付出。
本来以徐远的咖位,参加活动都会带着拍摄团队,将内容做成视频。
可是这一次徐远只是和许珂、施绫三人来参加活动,连助理都没有带。
许珂是要和这些深圳各行业的人做一些联系。
其次也是要低调的见一下市长,做一次私下里的公司情况汇报。
四重奏传媒的市值对于滨海市来说,那仅仅只是中不丢的公司而已。
在世界五百强大半有总部在滨海,甚至万亿级别的企业也有将近十个,四重奏传媒委实不够看。
但是架不住四重奏传媒赶上了时代的机遇。
滨海的世界名片就是高科技和新质生产力。
可是随着城市的地位提升,还有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地位的需要。
滨海的领导班子适时的提出了“文化强市”的战略,打造属于滨海的文化名片和属性。
这本是一个跨越时间长达十年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当中包括了影视娱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文学出版产业、艺术表演产业等行业的一些十年目标。
可是因为徐远的横空出世,四重奏传媒一家公司就已经带动了影视娱乐、旅游文化、艺术表演等好几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仅仅一年下来,滨海市的十年规划就已经眼看要在两三年内就提前完成了。
虽说华国的战略规划一般都是提前完成,但是也没有这么夸张的大跃进般的跨度。
而且武林城影视基地的建设,已经让滨海的影视娱乐产业开始有了赶超魔都和京城市的希望。
这在以前就算最乐观的规划也没有这样的信心。
这次给徐远颁发十大杰出青年只是开胃菜而已,更多的政府扶持政策正在酝酿中。
要知道四重奏传媒本身就有政府资金的股份,但是这也只是一般的支持而已。
滨海市已将四重奏传媒列为了重点的扶持企业,许珂就是要借着参加活动的由头和市长做一些沟通。
这样滨海市给的扶持也就更加的具有针对性。
这种政府的荣誉活动一般都比较简单,基本就是领导人讲话,然后排队发证书。
徐远结束活动回到房车,还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看到许珂和施绫满面春风的回到车里。
看来滨海市的政策非常的给力,不然许珂也不至于这么开心。
不过徐远也没什么兴趣知道,他招呼了一声,车子就开启到达了下一个地点。
因为徐远还要在滨海市旅游局开一个城市代言人的续约活动,这里就和低调的十佳杰出青年颁奖不一样,现场已经聚集了上百家的媒体。
而徐远的经纪人团队以及方峻威等人就在活动现场等待。
不过政府的活动和一般的文娱活动还是有区别。
现场既没有走红毯环节,也没有一些节目来串场。
仅仅是在滨海市旅游局的大厅里摆了一个张长桌子,上面摆了人物的铭牌。
桌子后面就是一张巨大的广告喷绘,上面写着“滨海市城市代言人徐远续约仪式”。
政府方面负责文旅的副市长、旅游局长,四重奏传媒的许珂、方峻威等人环绕着徐远而坐。
活动也没有什么讲话环节。
一上来滨海市旅游局长简单念了一下旅游的增速和产值的巨大提升,然后就是一通对徐远的赞誉。
他说完之后,就是徐远拿出一张早已写好的稿子开始念。
内容基本就是合作愉快,能够为滨海市家乡做贡献非常的开心……
最后就是徐远和副市长交换续约的证书,两人交换证书之后右手握在了一起。
台下的媒体记者和自媒体们纷纷拍照的拍照,录视频的录视频,捧场的掌声响成一片。
有资深的记者感概的说道:“这个徐远真只行走的记录创造者!”
旁边一位年轻的自媒体人不明所以的问道:“前辈!不是普通的城市代言人的续约仪式吗?”
那位资深记者鄙视的瞥了一眼,说道:“自媒体吧!这都不知道,这个仪式创造了两个历史第一!”
“超一线城市签约时间的年限时间第一,往年要签最多一年,没有签三年的,这意味着风险提升!”
“还有就是签约金额的第一,别看一年两千万对于徐远不多,但是作为城市代言就是一个天价!”
“这也是说明了徐远在滨海市政府心里的地位是真高啊!”
那位年轻人听的两眼放光,一边打字记录,一边点击发送键。
他对着资深记者连连道谢,说感谢指点,一边在微讯上留言说道:“小宋,赶紧把我发的视频文字剪辑一下发出去,一定要抢到这一波流量!”
“速度速度!抢到流量头条起码上百万收入,到时给你们发奖金!”
他说着话已经挤到前面位置,疯狂的给徐远拍着个角度的照片。
他脑门上还有个运动相机连着电源不停的在拍摄着视频。
资深记者听着年轻人的微讯通话,脸上已经嫉妒的有些扭曲了。
这些年传统媒体虽然还有一个权威的属性,但是没落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只说收入就与这些灵活的自媒体差了不止一筹,他做这个新闻如果得到好评,最多几百的奖金。
可是这些自媒体一个头条就是上百万的收益。
两者的时效性也差了不少,人家是即采即发。
他们还要经过主编的审核,等新闻发布时,热度都可能过了。
徐远这样被媒体追逐的热点尤其如此,但凡效率低一些,汤都没得喝。
不提台下的媒体人的心理活动。
徐远和副市长举着续约的证书,微笑着长达一分多钟给媒体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