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厅内,灯光聚焦在舞台中央,四周的观众席上,观众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一排排独立的创作房上。
冰冰,作为这场《文思泉涌创作大赛》的主持人,她的目光在评委嘉宾和选手之间流转。
“现在选手们都已经进入创作房,开始创作了。”冰冰微笑着说,她的目光扫过评委席上的几位嘉宾。
“几位嘉宾老师,你们都有哪些比较关注,或者觉得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发挥的选手吗?”她的问题像是抛出的鱼饵,等待着评委们的回应。
现场的气氛一瞬间凝固,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评委们的发言。
眼下,选手们正处于一个构思破题的阶段。
除了李岩的速度比较快,脑海中已经有了故事雏形,其他人都还没开始动笔。
这种时候没法讨论选手们的作品如何如何,只能从身份上找点话题。
当然,这也是一个介绍选手,让观众们了解选手的一个途径。
最先开口的依然是张艺谋,这位享誉国际的导演,他的话语总是那么有分量。
“那我就说说吧。”张艺谋拿起麦克风。
“我对于3号选手刘泽宇还是比较看好的。”
随着张艺谋的话音落下,导播也是瞬间将镜头转向了3号房间。
通过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坐在书桌前的刘泽宇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身形比较瘦弱。
“刘泽宇”冰冰翻看着手卡,找到了刘泽宇的个人资料。
刘泽宇
男
32岁
燕京电影学院戏剧文学系编剧专业的学生。
同时,也是海选阶段中,华北赛区的冠军。
“张导,原来这是你们燕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啊。”
冰冰恍然大悟,怪不得关注,原来是人家张艺谋母校的学生。
张艺谋笑道:“没错,这位小老弟是我的学弟,和我一个学校毕业的。虽然我毕业很久了,但是也会作为讲师偶尔回学校给学生们传授经验。”
“有一次我演讲的时候,跟刘泽宇关于一些剧本上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通过那次我发现刘泽宇很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后来,我又在一本杂志上面发现了刘泽宇写的一些文章。”
“我个人觉得他的创作水平很高,我比较期待他的表现。”
张艺谋并没有因为认识刘泽宇反而不说他。
他只是将自己对于刘泽宇了解的情况说了出来。
“哦?原来张导和刘泽宇选手还有这么一段缘分呢,并且张导对刘泽宇评价还很高呢!!”冰冰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惊喜,“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好好期待刘泽宇选手的表现了。”
简单收尾了一句,现场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观众们开始窃窃私语,讨论着这位被张艺谋看好的年轻选手。
随后剩下的三个嘉宾也是分别说出了自己比较看好的选手。
但是或多或少,这些选手都跟嘉宾接触过。
这倒是也正常。
只有了解过才能知道选手的真实水平。
说完四名种子选手之后。
节目组也没有厚此薄彼,忘记其他选手。
于是。
由冰冰牵引着话题。
从1号房间的选手开始介绍。
很快就介绍到了55号房间。
也就是李岩所在的房间。
……
在大屏幕的映照下,李岩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
他坐在那张熟悉的桌子前,眉头紧锁,似乎在与自己的思想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电脑屏幕上,四个大字【三个傻瓜】显得格外醒目,像是在挑战着李岩的创造力。
尽管只是一个题目,但之前的54名选手都处于交白卷的阶段。
显然,李岩的速度已经让他在这场无声的竞赛中领先了众人。
冰冰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期待:“【三个傻瓜】?这个题目还是很有意思哦,余华老师,您觉得李岩会写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余华接过麦克风,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这一轮比赛的主题是教育,而李岩所写的【三个傻瓜】,我感觉可能是三个成绩垫底的学生在努力的情况下,考上了高等学府这样的故事。”
不得不说,余华的分析很符合当下主流教育主题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情节。
刘和平也加入了讨论:“余华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可能这个故事会围绕着这三个人,讲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艰难险阻,以及老师对他们的帮助之类的剧情。当然了,只靠一个题目还是不能了解他真正想写什么。”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简单评述了一下之后,冰冰又带领观众去到了下一个创作房间。
虽然舞台上的大屏幕切到了下一个直播间。
但是这64个选手都有自己的独立直播间。
因为李岩已经有了思路。
所有许多人选择留在了李岩的直播间。
就在这时。
李岩喝了一口水之后。
开始敲击键盘。
一行行文字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
在法罕出生的第二天。
他的父亲便在家族的祈祷会上庄严宣布。
他的儿子将会成为一名技术工程师。
在他们所在的社会里,这是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也是通往成功和体面生活的金钥匙。
父亲的决定如同一枚沉重的印章,烙印在了法罕的命运之上。
而他真正的梦想和爱好,却从未有人关心过。
……
岁月流转,法罕按照既定的轨迹,一步步地走过了童年和少年的时光。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全国顶尖的皇家工程学院。
开学的那天,法罕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踏入了皇家工程学院的大门。
他被一位名叫毫米的校工带到了宿舍。
毫米是个身材瘦小,以帮助学生们做些杂活为生的校工,是学院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前往宿舍的路上,法罕被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吸引住了目光。
它们在校园的草坪上追逐嬉戏,无忧无虑的样子让法罕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他停下脚步,对着小狗们按下了快门。
这三只小狗分别叫做千字节、万字节和兆字节。
它们的名字充满了工科学校的幽默感,让法罕不禁会心一笑。
终于,他们来到了宿舍。
法罕推开门,只见他的室友拉加正跪在一张小桌前,双手合十,虔诚地拜佛。
拉加的脸上写满了专注和平静,他的动作缓慢而有力,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信仰的尊重和依赖。
法罕多给了毫米一块钱。
临走的时候,毫米友情提示两个人。
“今晚穿上你们最好的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