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她决定离开这生活了许久的南州,前往那传闻中更为繁华且神秘的东州,而她的目的地,便是东州的林安府。
一路上,阿宁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她途经了许多小镇和村落,每到一处,都会稍作停留,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一日,阿宁正行至一片荒野之地,远远地,便瞧见前方道路上聚集着一大群人,乌泱泱的一片,嘈杂声、哭泣声隐隐传来。阿宁心中一紧,加快脚步上前查看。
待走近了,才发现竟是一群难民。阿宁仔细打量了一番,粗略估算下来,这群难民竟有六十多人。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惶恐与无助。男女老少皆有,或坐或躺地挤在路边,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大人们也是满脸愁容,唉声叹气。
阿宁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她赶忙上前询问一位老者:“老人家,这是怎么了?为何大家都在此处沦为难民啊?”
老者抬起浑浊的双眼,看了看阿宁,叹了口气说道:“姑娘啊,我们原本住在离这儿不远的一个县城,可前些日子,那地方遭了灾呀,先是洪水泛滥,把好多房屋和田地都给冲毁了,还没等缓过劲儿来,又闹起了疫病,死了好多人呐。我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只能拖家带口地往外逃,可这一路逃来,又没什么吃的,好多人都已经饿得不行了呀。”
阿宁听了,心中满是怜悯。她看着这些可怜的难民,深知他们此刻最需要的便是食物和衣物。好在她有一个神秘的空间,里面存有不少细麻布和大量的粮食,如今倒是可以派上用场。
阿宁本身就是一位绣娘出身,她的针线活功夫极为精湛,平日里也常靠着这手艺补贴些江湖游历的花销。此刻面对这群难民的困境,她那绣娘的本事正好能派上大用场。
阿宁心中有了主意,她先是决定给每个难民发一个瓷碗,这样他们后续有了食物也能方便进食。阿宁留下一句“等我。”施展轻功离开了。
接着,阿宁找了个稍微偏僻些的地方,
从空间里取出那些细麻布。凭借着她作为绣娘的娴熟技巧,她迅速地开始裁剪、缝制起来。她先是仔细地量好尺寸,根据大概需要的大小,将细麻布裁剪成合适的块状,然后拿起针线,手指如灵动的蝴蝶般穿梭其中,一针一线地缝制着。她的动作极为娴熟且快速,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精致的布袋便在她手中渐渐成形了。
阿宁专注地忙碌着,心里想着要给每个难民都能分到足够的食物,所以每个布袋她都特意装了大约两斤米左右。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阿宁收起手中未完成的布袋。她先把一百三十四个馒头从空间里全拿了出来。又拿出了瓷碗,左手拿着馒头,右手提起67个瓷碗,施展轻功,如一只轻盈的飞燕般,穿梭在难民群中。
她先将一个瓷碗递到每个难民的手中,说道:“大家拿着这个碗,等会儿还有吃的呢。”难民们起初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会突然有人来给他们送东西,待反应过来后,眼中顿时充满了感激之情,纷纷对着阿宁道谢。
随后,阿宁又开始给难民们分发馒头,她微笑着对每个难民说:“先吃个馒头垫垫肚子吧,每人两个。”难民们接过馒头,眼中满是感动,有的甚至当场就流下了眼泪。他们紧紧握着阿宁的手,说道:“姑娘,你真是好人呐,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的恩情。”
阿宁看着这些饱受苦难的人们,心中满是怜惜,她说道:“大家快别这么说,能帮到大家我也很开心。”
分发完馒头和瓷碗后,阿宁便又找了个地方继续缝制布袋装米的工作。这一干就是两个多时辰,期间她一刻也不敢停歇,只想能尽快把这些布袋都缝制好,好让难民们能早点拿到足够的米。
待所有的布袋都缝制好并且每个都装好了大约两斤米后,阿宁再次施展轻功,来到难民群中。
她将一个个装有两斤米的布袋轻轻地递到难民们的手中,口中还轻声安慰着:“大家莫要着急,拿着这些米,应该能撑上一阵子了。”
难民们接过布袋,眼中的感激之情更甚,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看着难民们手中捧着装有两斤米的布袋,脸上露出的那一丝希望之色,阿宁心中的那份酸楚也稍稍减轻了些。她知道,这些粮食和馒头对于这些难民来说,或许只是暂时缓解了饥饿,但能给他们带去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也是值得的。
然而,这一番慷慨相助下来,阿宁空间里原本充裕的粮食储备也消耗得厉害。她默默查看了一下空间,发现只剩下仅够自己维持一个月生活的口粮了。阿宁暗自思忖不能大意啊,平时还是得把空间填满,这才帮了67个人就没粮了。但阿宁心中却并无丝毫后悔,她觉得在这些难民们如此艰难的时刻,自己能帮上忙,那便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分发完粮食后,阿宁并没有立刻离开。她又在难民群中停留了一会儿,询问他们接下来的打算,还帮着一些身体虚弱的老人和孩子查看了身体状况,给他们传授了一些简单的防疫和养生知识,希望能帮助他们在这艰难的旅途中尽量保持健康。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后,阿宁才再次踏上了前往东州林安府的路途。她知道,前方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心中那股守护正义与帮助他人的信念,却愈发坚定了。
而那些难民们,望着阿宁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不舍与感激。他们手中紧紧握着那装有两斤米的布袋,仿佛那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份活下去的希望,一份来自江湖侠士的温暖与关怀。
阿宁继续踏上前往东州林安府的路途,她的身影在荒野中渐行渐远,可她的思绪却依旧萦绕在那群难民身上。她深知自己给予的帮助只是杯水车薪,但能在他们如此艰难的时刻带去一丝希望,也算不枉这一番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