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战:从西南开始成为列强 > 第9章 全民大建设

第9章 全民大建设

    1917年的秋天,带着一丝凉意,但阳光已经开始变得温暖。

    陈楠站在丰坪乡的村口,目光穿过蜿蜒的乡间小路。这个小村庄位于西川泸县小龙山地区,是个普普通通还有些贫穷的小村子。

    山林广阔,田野阡陌,就是荒废太多,很多青壮都逃难去了。村子西边的山就是一座荒山,有些地方更是堆积着一些灰色的石块。

    陈楠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长衫,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站在山脚下,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心中的蓝图正在这片土地上缓缓展开。

    对于丰坪乡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一条活路。

    今日,这座平静多年的山脚下格外热闹,独轮推车、牛车、马车停得满满当当。村民们有的带着簸箕,有的拿着锄头镐子,人人摩拳擦掌,好似眼前的大山即将成为自己的敌手。

    “哎呀,你们是不知道?自从陈先生从城里回来后,就拉着我们,建起了磷肥厂!每天还管饭,不管大人小孩都可以来。”一位老实巴交的汉子向众人说道。

    “可不是吗?陈先生居然能从城里买来洋人的机器,开起来声音大的没边,听我小舅子说还会冒烟。”一旁的中年汉子也也附和他话。

    “是啊,老一辈的人都说读书人不是好东西,我觉得陈先生就很好。”

    “嘿嘿,咱是老农民梆子,有的是力气,只要有活干就成。”

    “老刘头,你家孙子学上的咋样?会写自己名字了不?听说学校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免费的午饭,陈先生真是大好人啊。”

    “那当然会,他要是不好好学,看我不打死他,几百年都没遇到这种好事呢,你家儿子不是也在村卫队干活?。”

    “嘿,日子现在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咯。”

    “就是!就是!陈先生给出的工钱高不说,做工期间,还管两顿饭。

    那白花花的大米饭管饱不说,白菜里还有白溜溜的肥猪肉,简直好吃到要把舌头也吃掉!我每天做工,家里省下了我的口粮,都能吃饱了。

    就问你们,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陈先生可真是菩萨心肠啊,照顾我们这些贫苦百姓。”一位看着年纪40出头的汉子,满脸感激的出声。

    “谁说不是呢?真希望陈先生的工厂能一直开下去,这样我们的好日子就来了。”众人点头称是。

    在王家的帮助下,丰坪乡的磷肥厂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厂房建设,陈楠感慨的想到伟人说的果然没有错,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工厂内,陈楠正在教导这些王家安排过来的工人们,安装设备,碎石机,碾压机都是他用系统制造出来的。

    为了掩人耳目他对外声称是从洋人手里买来的,在这年头是个洋人就能横行无忌的年代,这倒也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

    “没想到陈先生居然能够从城里购置来洋人的机器,这机器可真是金贵啊。” 这位工人是被惊讶到了。

    “还是先看看吧,这开办工厂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人带着几分怀疑的口吻。

    “陈先生进城做了一趟生意,不但买回了机器,还在村里建了个小学,只要是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能给娃儿送来上学,提供了免费的午饭,真是个大好人。”另外 一位工人满是称赞。

    “好了好了,都认真听,赶紧学会了,咱们厂就能用起来了,别一个个的都跟个吃白饭似得,谁敢偷懒,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

    顾老爷子的儿子顾成看着那几个聊闲话的工人出声呵斥,顾家也只有几亩薄田,陈楠便和老爷子说让他儿子来厂里帮忙,媳妇杨秀宁也在,管着厂里的饭食。

    一时间,整个工厂里陷入了安静,这么好的一个活计,他们谁都不愿意失去,当下更加认真的学习起来。

    毕竟在这偏僻之地,别说是小小的工厂了,就连手工作坊都从未有过一个,今日可算是开了洋荤。

    磷肥厂里的碎石机和碾压机,在陈楠的讲解下,将会由一个从城里请来的老师傅带着两个心灵手巧、心思细密的小伙子来操作。这东西操作起来都不难,关键之处就是个安全的问题。

    “轰轰轰……” 在陈楠眼里如同碎石机最先进行启动,虽然已经试过很多次,但真正把它和碾压机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工地还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量的磷矿石被打碎、再碾压成粉,在经过人工过筛,就能包装起来,虽然制作比较粗糙,但是当下却足够使用了。

    “乡亲们,从今天开始,大家就在这厂里干活了。

    至于具体工作会有这位老师傅还有顾成给大家安排,大家别小看这个东西,以后是要给乡亲们家里的庄稼使用的,它能让咱们的粮食产量至少翻几番!” 陈楠一直以来也没有长篇大论的习惯,只是简单地说了这么几句。

    在他看来,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只有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鼓动宣传才有绝对的必要。今日乃是磷肥厂开工的日子,十几个工人负责了从开山采石,到运输,再到选矿、碎矿、筛选,最后装袋的一系列工序。

    “快快快…… 大家动作快一点,注意脚下。” 领头的村民大声吆喝着,将一筐筐经过初选、碎裂的矿石抬到碎石机边,倒进去。

    随后哐哐啷啷一阵响后,碎石机吐出了被碎成石渣的磷矿,接着便有大量工人把粗矿渣摊开,用铁铲倒在碾压机里,压成磷粉,整个工作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拥有系统后,陈楠还是第一次这般高兴。万事开头难,即便现在的磷肥厂还仅仅只是个雏形,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但目前华夏的现状是万事都落后,只要自己肯拼搏肯埋头苦干,总有一天能够改变华夏这种落后的现状。

    整整一天,陈楠和顾成一家都在工地里忙碌,什么事情都得有人盯着,忙前忙后,回到家中时,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

    “楠哥儿啊,你这磷肥厂的事情,现在看来是很成功的,不过,你说的这个什么磷肥,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用?” 顾家媳妇杨秀宁早就做好了一桌简单的家常菜,也跟着坐上了桌子,这都是陈楠开导顾老头的结果。

    华夏人一直以来的行为习惯,饭桌上往往是谈论事情的地方。

    陈楠吃了一块红烧肉,喝了一小口酒,夸赞的说道:“嫂子的手艺是真的好,顾叔,您还记得前些天我给你的一些水稻种和土豆种吧?你明天去厂里拿几包磷肥粉,倒在自家的地里,把几个粮种都种上,咱们看看走势就知道了。”

    “行,这事就这么办。你就安心做好你的生意,这边磷肥一生产出来,就用箩筐装好,到时候怎么处理,你再做决定。” 顾安生兴致勃勃的开口。

    从今天起,除了教孩子们识字以外,他又有了一点本职工作之外的活儿。

    作为一个老实本分的乡下教书老头,能够教书育人,又能够赚点钱养家糊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他儿子顾成虽然也不错,但毕竟文化程度低,即便是有陈楠教导,也还是需要不少时间,让他管管人还行,但是统筹规划,言语上就不行了,所以还是得老爷子上。

    那由磷石粉粗制出来的磷肥,最先毫无疑问肯定是要在丰坪乡进行使用的。

    毕竟这里是一切的,也是检验成果的首要之地。而且,逐步推广这种现代肥料,并借此大力发展丰坪乡。

    这两件事都是至关重要的,关乎着村子未来的繁荣与兴盛,也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陈楠心里很清楚,磷肥厂可以作为自己起家的手段,但自己的根本还是系统。

    迅速将村子的实力提升,上次兑换了厂里需要的设备后,系统还剩下不少点数,陈楠忙碌了一天,回到小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唤出兔子,仔细查看系统面板来。

    无限制造系统(当前等级:丁)

    升级条件:未知

    宿主:陈楠(9999)

    管理员:陈兔(1937)

    当前可制造丁类别:食品、工业设备、武器装备等等

    当前可用制造点:2250(每月根据宿主占据的地盘,势力强弱奖励数量不等的制造点,每年进行一次总评估,加成奖励,分为100、50、20)

    系统日志:

    1917年8月1日

    宿主:陈楠

    地盘:丰坪乡及其周边,面积15平方公里。奖励1500点

    团队:学前班,37人,小学班93人,奖励2230点

    武装:丰坪乡村卫队,120人,奖励3600点

    初级磷肥厂一座,工人376人,奖励8520点

    成就:从一个平凡的教师成为小老板,宿主任重而道远。奖励1000点。

    共计:16850点

    兑换反击式破碎机一台(3000点)

    兑换自动碾压机一台(3000点)

    兑换MG42通用机枪5挺(1000点)

    兑换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200支(5000点)

    兑换勃朗宁HP手枪30支(300点)

    兑换通用型762mm子弹,100000发(1000)

    余额:2250点

    除去零零散散的其他东西也花掉了陈楠将近1300的点数。

    看着系统余额,陈楠不由得感慨钱真是不经花,这才当了多久的万元户,几天下来又成了贫困户。虽然成果很喜人,但是说两嘴又不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