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帝?我说你是反贼,你就是反贼 > 第71章 还你一个太平盛世

第71章 还你一个太平盛世

    翌日清晨,赵泽再次登上城楼,目光注视着远方。

    朝阳初升,血战后的封地显得格外安宁。

    周猛站在他身旁,沉声说道:“少主,昨夜一战,我军虽小胜,但北魏军力雄厚,恐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赵泽微微点头,目光坚定:“他们若来,我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周猛拱手应道:“少主所言极是,属下定当誓死守卫封地!”

    不久后,赵泽命令各部将领加强巡防,将精锐士兵布置在重要的关隘和哨塔,务必做到滴水不漏。

    同时,他安排密探潜入北魏军营,摸清敌人的动向。

    几日后,密探带回情报:北魏大军正在集结,准备对封地发动全面进攻。

    赵泽面色冷峻,心中已然明白,决战即将来临。

    他当即召开会议,命令周猛和林毅分别布置南北两翼的防线,并在各个伏击点埋伏精兵,随时准备迎击。

    赵泽对将领们说道:“敌军若胆敢深入,便让他们有来无回。此战,不胜则亡!”

    ……

    当夜,赵泽命士兵们在边境设下重重埋伏,弓弩手严阵以待,准备迎击敌人。

    北魏的号角声逐渐逼近,赵泽身披甲胄,负手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

    “所有人听令,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轻举妄动。”他冷声下令,目光锁定着远方隐约可见的敌军阵营。

    北魏士兵渐渐逼近边防线,战马的嘶鸣声在夜空中回荡。

    赵泽挥手示意,命弓弩手们保持镇定,静待敌军进一步靠近。

    忽然,敌军一声怒吼,成千上万的骑兵冲锋而来,地面震动,尘土飞扬。

    赵泽冷冷注视着敌军的进攻,直到他们逼近到箭矢的有效射程,才缓缓挥下手臂。

    “放箭!”

    密集的箭雨瞬间铺天盖地,敌军措手不及,顿时死伤无数。

    然而北魏军队不甘示弱,继续冲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就在此时,赵泽突然挥手,命伏兵从两翼杀出,将敌军截成数块。

    北魏的士兵见势不妙,开始慌乱。

    赵泽瞅准时机,挥刀高喊。

    “全军冲锋!”

    赵泽的士兵们士气高昂,如猛虎出笼般冲向敌阵,将敌军逼退。

    经过激战,北魏的军队逐渐失去阵型,士气低落,最终不得不撤退。在这一片静谧中,风声突然呼啸起来,带着边境独有的肃杀气息。

    赵泽站在城墙之上,俯瞰着满目疮痍的战场,眼神凌厉而冷峻。边境的烽火已熄,但朝廷风暴却悄然临近。战后数日,京城传来消息。

    天子刘照在得知赵泽违抗削兵之令,擅自调兵出战的消息后震怒不已。朝中多位重臣借此机会对赵泽口诛笔伐,言辞犀利地指责他“拥兵自重”,甚至“意图不轨”。

    赵泽虽立下赫赫战功,却在这些文臣的口中变成了一个逆反之徒。然而,刘照并未急于表态,只是静静聆听着各方言论,似乎在评估赵泽的真正威胁。

    那一刻,赵泽就像一柄锋利的刀,刺在朝廷的眼前,但是否该拔出,还得看谁能将它稳妥握住。就在这时,四公主刘灵走进了大殿。

    她身着轻纱,步履端庄,一双眸子却锐利得如一汪深潭。

    她深知,赵泽的擅自主张已经触动了朝中敏感的弦,倘若她不及时劝谏,刘照极有可能一怒之下就此定罪,而赵泽,则会成为朝廷内外风暴的牺牲品。“父皇,赵泽此举虽违抗圣意,却并非谋反。”她缓缓道,语气平静却蕴含着不可动摇的力量。

    “北魏大军虎视眈眈,封地若一朝失守,百姓将无家可归。泽兄的举动,是保疆护民,不是为己权威。”

    刘照微微皱眉,手中紧握着金杯,沉吟不语。他凝视着刘灵,目光中透着几分不满和一丝试探:“灵儿,你知晓吗?赵泽的违抗,已然在军中造成了影响,其他藩王恐会以此为借口,无视朝廷权威。”

    刘灵深知父皇的犹豫。她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语气坚定。“父皇,泽兄一心为国,绝非有异心。倘若此时重罚,未免让人寒心。边境若因此动荡,恐为北魏之计。”

    她的话语句句诛心,刘照抿了抿唇,双眼微微眯起。他心中自然清楚赵泽的苦心,但权力斗争从来无情。赵泽若在边境崛起太快,迟早会成为大奉朝廷的一颗隐患。

    沉默片刻后,刘照终于淡淡道:“朕暂且压下此事,但赵泽的行事张狂,无视圣旨,他必须明白,朕才是大奉的主宰。”刘灵微微躬身,松了一口气,但她也知道,这件事远未结束。

    与此同时,朝廷内部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刘寻叛乱失败后,朝堂之上早已暗潮涌动,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刘灵因成功推动义学,逐渐赢得了寒门士子的支持,她的势力逐渐壮大。

    那些原本追随刘寻的官员,如今对赵泽的迅速崛起心存忌惮,有些人开始重新寻找依靠,而保守派世家依旧在暗中活动,试图保持自身的利益。这一切都让京城的空气变得格外沉重。

    ……

    数日后,天子刘照终于下了一道诏令——召赵泽回京述职,并要求他带领部分兵力入京。这道命令虽无明言责罚,但其中的含义却令人不安。

    赵泽站在封地书房内,手持诏书,眼神冰冷,嘴角微微抽动。

    他知道,这一召回既是刘照的试探,更是一次考验。一旦进京,便意味着将所有的兵力暴露在朝廷的视线之下,甚至陷入那些权臣设下的圈套。

    然而若拒绝入京,势必会激怒天子,令自己彻底背上“拥兵自重”的骂名。

    他轻叹一声,将诏书重重放下,朝身旁的周猛与林毅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将书房守好。“天子此招,实在高明。”

    赵泽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与冷意。

    周猛眉头紧皱,忍不住道:“少主,朝廷之人心怀叵测,恐怕这次入京,凶险万分。若真带兵入京,岂不正中朝中权臣之计?”

    赵泽冷冷一笑,摇头道:“既已被召,拒不入京便是抗旨。赵家声誉几代积攒,不能毁于一旦。入京虽险,若策谋得当,未必无法全身而退。”

    说罢,他目光锐利,仿佛已在脑中布下一张精密的网。

    片刻后,赵泽的目光坚定下来,低声对周猛和林毅吩咐道:“我带兵入京,但不必带主力,只带少数精锐随行。周猛,封地兵力全部交予你镇守,严防北魏趁虚而入。”

    周猛心中一震,抱拳应道:“属下定当誓死守卫封地,绝不让北魏侵袭寸土!”

    赵泽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注视着封地辽阔的疆土。

    内心深处,他已然下定决心,无论前路多艰险,都绝不会让赵家的根基轻易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