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新视频出现:
【隋朝38年历史。】
光幕前,人们疑惑:
“东汉之后不是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吗?为什么直接光幕直接跳过了?”
“应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太乱了且没有啥亮点吧?”
“通过先前的视频俺们已经知道隋朝的国祚只有三十八年,难道隋朝也是二世而亡。”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紧紧盯着光幕,先前光幕介绍华夏史时,提到杨坚建立隋朝,宇文邕倒要看看隋朝的开国之君和本朝的随国公杨坚是不是同一个人。
其实,在宇文邕的心里,他更希望隋朝的皇帝杨坚和他信任的隋国公杨坚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不过,不管是不是同名同姓,他都已经命人将杨坚一家给监视起来了,据监视杨坚的人来报,杨坚一家并无异样。
隋国公府
杨坚心里骂骂咧咧:狗光幕,你怎么能早早将我的野心暴露给周武帝呢?
先前光幕介绍华夏史时,杨坚看到“杨坚建立隋朝”后,便知道隋朝的开国之君就是自己,他自己的野心他还不清楚吗?
杨坚本打算连夜跑路的,但是他想了想,如果他当时跑了,不就坐实了自己篡位的罪名吗?
所以,杨坚抱着侥幸心理待在隋国公府按兵不动,他以为光幕不会单独介绍各朝各代的历史,这样,周武帝宇文邕不能只凭“杨坚”、“隋朝”等字眼就杀他。
后来,光幕单独介绍秦朝历史时,杨坚预感大事不妙,准备悄悄跑路时,却发现随国公府已经被重兵包围了。
杨坚心里叹气:今日过后,一家老小怕是活不了喽!
北周,宣帝时期
先前光幕介绍华夏史时,宇文赟就想除掉暗中除掉杨坚了,可是,宇文赟渐渐地发现,杨坚的党羽已经遍布朝野。
隋文帝时期
杨坚和独孤伽罗认真地盯着光幕看,他们想知道繁荣昌盛的隋朝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走向灭亡的。
【公元581年,北周随国公、随王杨坚逼迫周静帝宇文阐禅位,于长安登基称帝,以“隋”为国号,即隋文帝。
同年,杨坚派人杀害北周静帝宇文阐。】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悬着的心终于死了并直接被自己的自欺欺人给气笑了:“好!好!好!好一个隋国公!好一个隋王!好一个隋文帝!好一个隋朝!”
周武帝时期的大臣们看着宇文邕接近疯魔的样子,心中祈祷:陛下啊,您可不要被罪人隋国公杨坚给气疯了。
内史王轨劝说:“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罪人杨坚已经被控制起来了,任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掀不起浪花了。”
宇文邕被王轨的话给点醒了,杀意尽溢:“另一个世界,杨坚已经当了皇帝,但是现在,杨坚将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宇文邕接着向齐王宇文宪和内史王轨道歉:“皇弟、王爱卿,先前你们二人让朕警惕杨坚,朕不以为意,给大周的后代皇帝留下了极大的隐患。是朕识人不清,寒了二位的心,在此,朕向二位赔个不是。”
齐王宇文宪:“陛下不必如此,只要将罪人杨坚除掉,我大周便少了一个威胁。”
王轨恭敬道:“为陛下分忧是臣子的本分。”
隋国公府
杨坚:我看见死神在向我招手诶!
【同年,新的朝代要有新的律法,于是,杨坚下令命高熲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
公元582年,隋文帝命人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山建立新都,命名为大兴城。
同年,嫁到突厥的北周千金公主极力劝说沙钵略可汗替她娘家北周报仇,
随后,沙钵略率十多万突厥大军,向京畿腹地进犯,使整个西北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对刚刚建立不久的隋朝政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杨坚派虞庆则迎击突厥大军,隋军大胜。
公元5年,杨坚迁都大兴城,使得大兴城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公元584年,东突厥面临西突厥和契丹的威胁,选择向隋朝臣服,并尊杨坚为“圣人可汗”。
公元587年,杨坚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自此选官不问门第。
同年,杨坚征召西梁皇帝萧琮入朝,并派兵进据江陵,废掉梁国。
公元588年,杨坚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共领五十一万八千兵全面进攻南陈。
公元589年,隋军先锋韩擒虎率军攻入南陈都城建康,俘虏陈后主,南陈灭亡。
公元590年,南陈旧境自长江南岸到泉州再南到岭南的士族和土豪到处起兵叛变。
杨坚派大将杨素率军讨伐,最终成功克复泉州,消灭了江南兵乱,并联合岭南冼夫人安抚岭南诸豪酋。
此次用兵极力打击了南方士族豪强的恶势力,稳定了南北统一,自五胡乱华以来近三百年的乱世也宣告结束。
公元597年,虞庆则奉命出任桂州道行军总管,担任征讨李世贤叛乱的军事总指挥。
同年,叛乱平息后,有人诬告虞庆则谋反,杨坚在没有可靠证据的情况下,以谋反罪将助他开创大隋的功臣虞庆则给处死了。
同年,史万岁任行军总管,征讨南宁夷,破夷人三十多族,俘虏叛军首领爨玩。】
秦始皇时期
嬴政不满:“史万岁?你担得起万岁这个名字吗?”
汉高祖时期
韩信:这隋文帝杀开国功臣的样子和刘邦如出一辙啊。
隋文帝时期
大兴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除虞庆则外,开皇大臣们的目光在隋文帝杨坚和右仆射虞庆则之间来回打量。
杨坚心虚不敢看虞庆则,虞庆则为大隋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杨坚晚年却轻信他人的诬告,以谋反罪杀了虞庆则。
未来的虞庆则知道自己被冠以谋反罪而杀害时,会后悔帮助他杨坚夺天下吗?
杨坚越想越觉得对不起虞庆则,同时,杨坚在想,是不是未来的虞庆则已经成为了威胁皇权的危险人员,所以他才想要除掉虞庆则呢?
独孤伽罗对于杨坚未来杀功臣的行为感到不满,但她不满的是杨坚剪除功臣时留下了把柄,应该在有实证的情况下杀虞庆则。
虞庆则:兔死狗烹,光幕结束后就请辞回家养老吧,这样自己也就威胁不到大隋的江山了,应该就可以保命了吧。
【公元598年,高句丽婴阳王率军进攻隋朝辽西,杨坚借机发兵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讨伐高句丽。
奈何路途险恶,隋军死伤惨重,加上婴阳王也遣使请和,杨坚便借坡下驴,罢兵而归。
公元599年,突厥首领达头可汗率兵犯边,听闻史万岁参战,于是不战而逃,但史万岁也因此被杨素嫉恨。
公元600年,突厥进犯,杨广率军出灵武,却没有任何俘获而返回。
同年,杨坚废太子杨勇,改立“影帝”杨广为新太子。
同年,杨素向杨坚诬告史万岁与废太子亲善,史万岁不知内情,入宫后仍为有战功而未得奖赏的将士申功请赏,触怒杨坚,被暴杀于朝堂。】
汉高祖时期
韩信心想:难道每一位开国之君晚年的时候都要杀一些功臣来确保江山社稷的稳定吗?
某一个历史位面上的刘秀:不不不,我就不需要杀开国功臣来稳定江山,嘿嘿!
隋文帝时期
大兴殿内,除杨素、史万岁、虞庆则外、其他文武大臣都在极力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们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回家的,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杨坚为未来的自己杀功臣找到了辩解的理由,虞庆则,史万岁,你们二人的死是受他人的陷害,未来的我年纪大了,偶尔不辨真假也正常。
史万岁不敢明目张胆地质问杨坚,但他可不怕杨素,直接朝杨素怒目而视:“杨大人,史某记得自己未曾得罪过你,你未来为何要陷害于我。”
既然光幕已经将他未来之事说出来了,杨素破罐子破摔:“史大人,光幕虽说我未来诬陷你,但光幕没说未来的你一定没有犯事,或许是光幕想为你开脱,而诬陷我呢?”
史万岁气急了,他没想到光幕都已经说杨素诬陷他史万岁了,杨素还能这么理直气壮地反驳,指着杨素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杨素继续说道:“况且,这光幕来自后世,历史真真假假,后世人又没有亲眼看到过我未来诬陷你一事,你怎么确定后世人看的史书百分百是真的呢?“
史万岁不说话了,未来有太多的变化因素了,他也不敢保证未来的自己完完全全做个清白之人。
况且历史上关于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死不也众说纷纭吗?有人说韩信因谋反而死,也有人说韩信因功高震主而死。
某个历史位面上的刘邦:什么功高震主?韩信就是因谋反而死。
所以,史万岁真的不敢保证自己未来是死于诬陷还是死于帝王的猜忌。
在场的人看着史万岁和杨素对峙,杨素火力全开的样子,纷纷对杨素感到佩服。
同时,杨坚和独孤伽罗在想光幕中“影帝”二字的含义,光幕介绍历史人物时偶尔会加戏谑词,比如光幕先前提到卫子夫皇后时,在前面加了“嫁妆丰厚”四个字。
杨坚和独孤伽罗对隋以前的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觉得卫皇后“嫁妆丰厚”应该是指大将军卫青、冠绝侯霍去病、权臣霍光、汉宣帝刘询。
所以杨坚和独孤皇后特别想知道光幕在提到杨广时,为什么要加“影帝”这样的前缀。他们希望这是个好词或者中性词也行。
现太子杨勇独自伤神:父皇和母后果然最喜欢杨广。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疑惑:“光幕中’影帝’作和解?”
长孙无忌猜测道:“应该是说隋炀帝善于表演,能将隋文帝和文献皇后骗得团团转。”
李世民想了想历史上杨广当太子前的种种表现,认同了长孙无忌的话。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心想:先前光幕说,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的方针导致整个宋代向敌国称臣,但是,让武将掌兵权的话,难保武将不篡位。难道要等我晚年找理由除掉一些有可能威胁大宋江山的武将。
武将们:不要啊,你不要过来啊,我们觉得没有兵权,吃喝玩乐的日子挺好的。
【公元602年,隋文帝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
同年,独孤皇后去世,杨坚开始宠幸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
隋文帝时期
杨秀:我被废应该也是杨广的手笔吧?
独孤伽罗审视的目光扫向杨坚:我刚死,你就迫不及待地找别的女人?
杨坚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他还委屈呢?别的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哪像他只能和自家皇后在一起。
独孤伽罗看着杨坚委屈的样子,心中无奈:罢了,自己未来都死了,哪还管得了杨坚找不找别的女人。
【公元604年,杨坚病重住在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宫侍疾。
杨广见老父亲大限将至,自己马上就要坐上世上至高之位了,于是写信给杨素,询问老爹的近况。
杨素把杨坚的状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太子。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杨坚的寝宫,杨坚看后,那叫一个气啊。
随后,杨广又调戏自己的小妈陈夫人,陈夫人死命拒绝才得以脱身。
杨坚知道此事后,欲改立继承人,让柳述、元岩起草敕书,杨素知道后,将此事偷偷告诉了杨广。
于是,杨广假传圣旨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他迅速调来东宫的裨将兵士来宿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宇文述、郭衍进入调度指挥,命令右庶子张衡进入仁寿宫侍候杨坚。
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不一会儿,杨坚就离奇地驾崩了。
关于杨坚的死,《大业略记》中记载是张衡毒死了杨坚,而《通历》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血溅屏风”。】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幸灾乐祸:“杨坚、杨广父子真真是’父慈子孝’啊!”
现在,宇文邕只要听到对杨坚不利的消息,他就开心。
隋国公府
杨坚大骂:逆子!算了,今生当不了皇帝了。
隋文帝时期
“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大兴殿内响起,杨广、杨素、郭衍、张衡四人纷纷跪在了地上。
杨坚脸色铁青,浑身颤抖不止,是被气的。在场的其他大臣们心中呐喊:我们想回家!
杨坚明白自己不会随便更换太子,毕竟储君关系到大隋的存亡,不可随意变来变去。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未来的杨广肯定暗中谋划了多年才让他杨坚决心废太子杨勇,改立他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