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老祖宗们,请看视频! > 第29 章 为理想而奋斗的姜维

第29 章 为理想而奋斗的姜维

    光幕介绍的野史将东汉末年的英雄豪杰们给雷得外焦里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孙策等人感觉自己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会被一些怪异的目光盯着。

    他们本想解释,但他们觉得解释只会越描越黑那说不清楚的关系。

    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许褚不再形影不离地跟着曹操,站得地方也离曹操好几米远。赵云亦如此。

    刘备、诸葛亮、赵云、孙权、孙策、周瑜,曹操等人觉得后世人所说的野史怕是要变成他们的“绯闻”了。

    几日后,新视频出现:

    【他是一位为理想而奋斗终生的将军。自古王朝覆灭的标志是亡国之君的禅让或死亡,而他身为一个臣子,却做到了王朝的灭亡以他的陨落为标志。

    他是蜀汉后期万古长夜中最后一道曙光,是他给了一个王朝悲壮的退场。他就是继武侯之遗志的姜维、姜伯约。】

    秦始皇时期

    嬴政:“王朝的灭亡以他的陨落为标志?此人究竟做了何事?竟能在史书上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汉高祖时期

    刘邦:“蜀汉?吾记得光幕先前介绍过的一位千古贤相诸葛亮就是蜀汉的臣子,而诸葛亮就是后世人喜爱的武侯,姜维既然是继武侯之遗志,应该也是同诸葛亮一样的忠臣吧。”

    东汉末年

    刘备:“继武侯之遗志?孔明可认识姜维?”

    诸葛亮摇了摇头:“不瞒主公,亮不认识这光幕所说的姜维。”

    法正:“姜维既然受后世人的推崇,应该有过人之处。主公,待光幕说出姜维的住所,便派人速速去请此人吧。”

    刘备:“孝直说得在理。”

    曹魏阵营中

    曹操连忙询问左右:“在场诸位可认得姜维?”

    荀彧、程昱、曹仁等人纷纷摇头。

    曹操:“既然如此,等光幕言出姜维的住所,许褚便快马加鞭地去请姜维,万不能让此人投靠那大耳贼。”

    许褚:“明白。”

    天水郡冀县

    姜维本人懵了:光幕说的是我吗?还是说和我同名、同姓、同字的人?

    姜母:“儿啊,我们收拾东西去荆州投靠刘皇叔吧。”

    姜维:“好的,母亲。”

    于是,姜维迅速收拾完行囊后,带着母亲直奔荆州。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蜀军出祁山,开启第一次北伐之路,蜀军行至天水郡一带时,天水郡下的一些县纷纷不战而降。

    也是在这一年,伯乐诸葛亮与他的千里马姜维相遇了。姜维拼命阻挡蜀军的进攻时,天水太守马遵却怀疑姜维有异心,弃姜维而去,使姜维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诸葛亮一眼便看出姜维是位智勇双全的英杰,不忍杀之,便招降了姜维。

    在诸葛亮写给张裔、蒋琬二人的信中,诸葛亮给予了姜维高度的评价,说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说他既有胆色义气,又深懂兵法的意理,说他心存汉室,才气过人。

    此后,诸葛亮经常将姜维带在身边,还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于姜维。

    在诸葛亮的影响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逐渐成为了姜维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

    公元234年,操劳半生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的遗命是让姜维次于魏延断后,掩护蜀军撤退。

    但蜀将魏延不愿意听从蜀将杨仪调遣,率军从别道率先撤退。

    魏将司马懿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率军追击后撤的蜀军,意图摧毁蜀国的有生力量。

    危急关头,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做出反攻魏军之势,司马懿以为诸葛亮是诈死,怕中诸葛亮的诱敌之计,便引军撤退,不敢进逼。】

    东汉末年

    魏延请罪道:“主公,末将知罪,未来不听诸葛先生的安排,险些致蜀军于险境。”

    刘备:“吾本想杀你,但念你曾屡立战功,也算忠心,今日便不罚你,望你今后时刻谦逊做人,做事。”

    魏延如释重负:“谢主公不罪之恩,属下谨记主公的教诲。”

    诸葛亮明白现在处罚魏延毫无意义,所以没有反对刘备的决定。毕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魏延虽然有些自恃清高,但他并非无用武之地。

    刘备:“孔明,现在需要派人去天水郡找这个叫姜维的人吗?万一此人被曹贼的人先找到,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主公莫急,亮断言姜维会主动来荆州找我们,况且只有曹操和其麾下的文臣武将知道天水郡有姜维,而天水郡人却不知道。”

    刘备:“曹贼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天水郡人了吧。”

    诸葛亮:“光幕既然已说姜维忠于蜀汉,那曹操麾下的人必不待见姜维,姜维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才能保全自身及家人。”

    刘备放松下来:“孔明言之有理啊。”

    【公元239年,刘禅以蒋琬为大司马,以姜维为营司马,率领偏军多次西入羌中作战。

    公元240年,姜维率军攻打陇西,魏将郭淮进军羌中,姜维不得已退军。

    公元247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

    公元249年,姜维率军攻雍州,依麹山筑二城,却因粮草供应不济而退还。

    公元250年,姜维率军出西平,不克而回。

    这些年间,姜维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以便进一步控制陇西,却遭费祎制裁,每次带领的兵力皆不过万。

    公元253年,姜维兴兵北伐,却因军粮将耗尽,而退屯陇西界。

    公元254年,魏守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蜀,姜维率荡寇将军张嶷等凭着李简赠送的物资出兵陇西,蜀将张嶷与魏将徐质交战,临阵战死,而魏军也死伤过倍。

    姜维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姜维乘胜追击,先后攻破河关、狄道、临洮等地,将三县的百姓带到绵竹和繁县居住。

    公元255年,姜维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镇南大将军张翼等诸军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

    魏军数万人战死,王经退保狄道城。姜维进兵,围攻狄道城。魏国援军赶到后,姜维不得已退军驻扎钟题。

    公元256年,姜维整顿兵马,出兵天水,并与镇西大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

    胡济失约不至,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死伤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西也躁动不安。

    公元257年,魏国发生内乱,姜维打算趁虚向秦川,于是率领数万人出骆谷。

    姜维驻军于芒水,依山扎营。魏将司马望、邓艾等傍依渭水加固防御设施,据守长城,无论姜维如何挑衅,他们皆坚守不出。

    公元258年,魏国内乱平息,姜维不得已返回成都。

    同年,蜀国内部,宦官黄皓和尚书令陈祗开始干政,由于姜维常年出征在外,朝中大权不如陈袛。

    公元262年,姜维请求刘禅诛杀宦官黄皓,刘禅拒绝,姜维只得去沓中种麦。

    同年,姜维率军出汉、侯和,于侯和被魏将邓艾击败,退驻沓中。

    同年十月,黄皓想废掉姜维而培植右大将军阎宇,姜维也担心黄皓会害自己,不敢再回成都。

    公元263年,姜维听闻魏将钟会治兵关中,于是上表刘禅,请求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

    但黄皓却听信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刘禅信以为真,便没有将姜维所说之事告诉蜀国群臣,更没有按照姜维的意思做好防范措施。

    同年,姜维等蜀将与魏将钟会于剑阁相对峙时,魏将邓艾却由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斩杀诸葛瞻,进军成都。

    刘禅直接不战且开城投降,并遣蒋显带着敕令让姜维等人投降。

    姜维听闻刘禅投降后,便知道此时就算殊死反抗魏军已无济于事,于是他假意投降,等待时机意图复国。

    公元264年,邓艾遭钟会陷害,被曹魏下令以槛车押回洛阳。姜维察觉出了钟会谋夺天下的野心,他知道复兴蜀汉的机会来了。

    于是,姜维鼓动钟会杀掉曹魏灭蜀的诸将,但可惜的是,南安太守胡烈提前发动兵变,钟会、姜维皆死于魏军之手,不久后魏将邓艾也被杀。】

    评论区:

    {谁知道“臣等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含金量!}

    {谁又知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的含金量!}

    {姜维明明只是一个降将,却能以一个小小的身躯捍卫蜀汉的基业,肩挑四百年煌煌炎汉。}

    {姜维从未见过盛世如虹的大汉,却愿为其奋斗终生。}

    {姜维也从未见过先帝刘备,却甘愿为其忠心卫国。}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正值26岁,诸葛亮遇姜维时,姜维也正值26岁。}

    {自诸葛武侯逝世后,姜维也开始夙兴夜寐,他誓要兴复汉室以报答丞相的知遇之恩。}

    {姜维弥留之际看到的是什么,是从未见过的先帝刘备和愿誓死追随刘备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法正、庞统等人都向他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是自己的恩师诸葛亮朝他微微点头。

    他们仿佛在说:伯约,你尽力了,也太累了。}

    {大汉的丞相,始于萧何,终于诸葛亮。

    大汉的大将军,始于韩信,终于姜维。}

    秦始皇时期

    嬴政喃喃自语:“愿陛下忍数日之如,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此等赤胆忠心之人怎能让人不为之动容!”

    扶苏自问自答:“若我大秦未来出现危机,会有不顾一切也要守护大秦基业的人吗?应该没有吧,毕竟世上只有一个姜伯约。”

    汉高祖时期

    刘邦正襟危坐,举杯郑重道:“吾作为大汉开国皇帝在此谢过姜伯约,有尔等忠义之士为我大汉强行续命是我大汉之幸!”

    汉武帝时期

    刘彻赞叹:“姜维愿为大汉逆天而行,于乱世中杀出大汉的雄威,若忠肝义胆的姜维能为朕所用,该多好!”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伯约,当你以复兴大汉为己任时,你便是我大汉的英雄,朕相信,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功败垂成,大汉人民皆不会忘记曾有一位将军,穷途末路时,仍愿以身入局重塑大汉荣光。”

    东汉末年

    曹魏阵营中

    曹操破防了:“那个大耳贼有什么好的,一个个英雄豪杰都愿死心塌地为他买命。云长宁愿舍弃我给的高官厚禄也要追随一无所有的刘备,诸葛孔明在刘备死后,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姜维本是魏国人,却誓死效忠蜀国。”

    许褚:“主公,那我还去不去天水郡请姜维?”

    曹操:“不用了,姜维定早已离开天水郡前往荆州追寻刘备和诸葛亮。”

    蜀汉阵营中

    刘备已是泪流满面:“备何德何能啊,竟有如此忠义之士接下我匡扶汉室的理想,备该当如何感激姜维,才不负姜伯约于大汉的大恩大德。”

    姜维未来之举就像一股暖流淌过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的胸膛。

    诸葛亮:“未来收降姜维是亮此生最骄傲之事,过几日待伯约到来,亮定当倾囊相授毕生所学。”

    关羽:“按时间推算,姜维此时应该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待他来荆州后,关某就亲授武艺于他。”

    刘备心里谢过姜维后,猛地反应过来:“孔明,我是不是看错了,光幕说刘禅不战而开城投降。”

    诸葛亮:“主公,阿斗未来定是为了蜀国百姓才不战而降,你就不要怪他了。”

    刘备不听,怒喝:“刘!禅!你给我跪下!”

    刘禅正在角落里玩蛐蛐,被刘备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父亲,我、我我。”

    刘备手拿草鞋就向刘禅打去,边打边说:“老子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你未来却畏战而降,你还重用宦官,听信什么鬼神之说。若是鬼神之说有用,我和你这些叔叔伯伯们何至于数次浴血奋战才和曹操、孙权二人三分天下。”

    越说刘备打得越起劲,刘禅疼得哇哇大叫:“父亲,我错了,阿斗错了,阿斗保证今后不会发生光幕所说的事。”

    刘备直到手打累了才停下,刘禅趴在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隋文帝时期

    杨坚感叹:“就像世上只有一个诸葛武侯一样,姜维亦是独一无二。”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经诸葛武侯五伐中原未果,蜀国国力再次减弱,蜀国上下徧安一隅居多,姜维却迎难而上,誓要北定中原,颇有武侯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