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董贼扶汉 > 第15章 义释俘虏

第15章 义释俘虏

    徐晃率领三百多名湟中义从,追着袁术败军,杀了大半夜。

    一直杀到鲁阳城附近,这才下令收兵。

    袁术军大营。

    不,现在应该称作董成军大营。

    董成看着地上董凡等人的尸体,听人描述他们的战斗场景后,心情有些沉重。

    此战战果极佳,收获了大量的装备和粮草。

    投降的俘虏,竟然多达两千多人。

    相当于每名湟中义从,俘虏了五个敌人。

    当然,这些俘虏大多是辅兵和民夫,不是战兵。

    战兵大多随着袁术,一同退回鲁阳城了。

    董成军伤亡二十二人,张凡的一什十人,更是全军覆没。

    除此之外,还有八人重伤,三十一人轻伤。

    这让董成非常心痛。

    他的四百湟中义从,可是西凉铁骑中的精锐,死一个便少一个。

    这时候战场上死亡的将士,大多只能就地掩埋,很少能运回家乡。

    更有甚者,连埋都不埋。

    董成本来也想帮这二十二人埋了,后来却改变了想法。

    他要将这些人火化,将他们的骨灰带回去,为他们立碑!

    一座属于英雄的碑!

    大汉英雄纪念碑!

    现在火葬还不流行,董成和徐晃等人商议之后,又征求了湟中义从的意见。

    众人一致赞同这个做法,并且对大汉英雄纪念碑,透露出无比的向往。

    虽万死,而吾往矣!

    董成忍痛吩咐了下去。

    不一会,熊熊烈火之中,一具具尸体燃烧了起来。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董成喃喃道,他的心随着烈火燃烧出的尘埃,飞向了远方。

    董成军的大营里,生起了无数的篝火。

    若是从天空上望去,就如黑夜中的点点火星,分外夺目,充满希望。

    贾诩、徐晃、华雄和高顺等人,坐在一处篝火旁,众人俱是沉思不语。

    生死无常,没人知道下一个死去的,会不会是自己。

    董成也在沉思,突然想起了前世的爸爸妈妈,想起了家乡。

    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回去了?

    看着坐在篝火旁的将士,董成想起了军训时教官唱的一首军歌,便唱了出来。

    “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妈妈。”

    “声声我日夜呼唤,多少句心里话,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军营是咱温暖的家。”

    董成这一唱,顿时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四周的士兵听到了歌声,渐渐向董成这里围过来。

    虽然他们觉得,歌里有很多奇怪的词语。

    但听着董成的哼唱,竟然非常容易地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妈妈你不要牵挂,孩儿我已经长大,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风吹雨打都不怕。”

    “衷心的祝福妈妈,愿妈妈健康长寿,待到庆功时再回家,再来看望好妈妈。”

    众人早已潸然泪下,谁又没有这样一个好妈妈?

    谁的好妈妈,又舍得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

    谁都希望早点结束这乱世,能够早一点回家看望自己的好妈妈。

    “故乡有位好姑娘,我时常梦见她,军中的男儿也有情啊,也愿伴你走天涯。”

    “只因为肩负重任,只好把爱先放下,白云飘飘带去我的爱,军中绿花送给她。”

    士兵也是人,士兵也需要爱。

    哪个当兵的梦里,没有一个这样的‘她’?

    哪个当兵的人,不想陪她一起走天涯?

    但为了梦里的‘她’,为了能和她一起走天涯,现在必须要站出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声声我日夜呼唤,多少句心里话,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军营是咱温暖的家。”

    这一句,董成一连唱了好几遍。

    心中感触很深,自己现在也算是个军人了。

    贾诩不知何时,也跟着哼唱了起来。

    徐晃、华雄和高顺三人,更是通红了双眼,强忍着不让热泪流下来。

    没过多久,四周的士兵也噙着眼泪,跟着哼唱了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董成的独唱,已经成了数百人的合唱。

    歌声在大营里,传得很远。

    歌声载着众人的心,传向了四面八方。

    不远处的俘虏们,则是陷入了深深的震撼,还有感动之中。

    有些人也跟着传来的歌声,轻声哼唱了起来。

    火苗,也跟着跳动了起来。

    那些被火化了的湟中义从,似乎也在远方,跟着轻哼了起来。

    众人或在沉思,或在轻声哼唱,或在遥望着远方。

    这乱世,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什么时候才能不需打仗?

    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好日子?

    狠狠地擦了下眼泪,董成突然站了起来,对一旁发呆的高顺说道。

    “国平,今日死者已众。所俘二千余人,若有愿降者,汝可于其中拣选,而后由汝率领之。”

    “其余之人,发些粮食,使其归家。”

    高顺不可置信地看着董成。

    现今世道,能像他这样义释俘虏,还发放路费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那些人,大多只是作秀而已。

    最多一次性释放十多个人,然后四处宣扬。

    一次性释放两千多人,光是路费,就是一大笔钱。

    虽说刚收获了袁术败军大批粮草,但高顺还是略微有些心疼。

    同时,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看董成的表情不像是在作秀,高顺抱拳,朗声说道:“唯!”

    说完,高顺便大步走向看押俘虏的地方。

    此时的他有些激动,他也想尽快拥有属于自己的人马,像徐晃那样建功立业。

    除了武力不如徐晃,高顺自认统兵能力不弱于徐晃。

    如果这场仗让他来领军,也一定会像现在这样获得大捷。

    来到看押俘虏的地方,看着被卸掉装备,坐在地上,被严加看管的俘虏们。

    高顺深呼吸了一口气,大声喊道。

    “主公仁厚义重,汝等欲归家之人,可往彼处领取若干粮食而归家,然切记不可复与吾军为敌。”

    “若有欲投吾军者,日后可随吾,吾必不亏待汝等。”

    俘虏们闻言顿时激动了起来,不少人已开始泪流满面。

    刚才他们还在担心作为俘虏的下场,没想到现在就能回家了。

    竟然还有粮食,可以领取!

    按照高顺的指挥,陆续有一千多人领取了粮食。

    他们向董成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后,高兴地离开了董成军大营。

    还有不足千人,则是一直站在那儿没有动。

    等那些人都走后,他们讨论了一会,推选一个名叫周正的人出来。

    周正明显读过书,走到高顺的面前,躬身拱手说道。

    “将军,吾名周正。吾等皆无家无口之人,多为求一饱饭而从戎,亦有为袁术强征而来。”

    “愿从将军,效死命!”

    高顺上前扶了扶周正,看着没有离开的俘虏,郑重地说道。

    “善,汝于此中择八百稍强者,必须忠心可靠。”

    “暂分为八屯,汝为其一屯长,其余之人充为辅兵。”

    周正控制住内心的喜悦,立刻单膝跪地,右手握拳,拳心向内,左手握住右手腕部,低头行礼:“唯!”

    身后众人也学着周正的动作,一起行礼:“唯!”

    《大汉帝国史》:永汉二年,一月。大将军成于鲁阳大破袁术贼军,杀敌千余,俘二千余人,获辎重粮草无数。陷阵中郎将顺于俘虏中拣出八百人,组建一军,此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号为陷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