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河南尹,成皋县。
董成率军追杀袁绍军,一直杀到黎明。
看到即将升起的朝阳,才果断下令停止追击。
立即南渡黄河,前往虎牢关。
在董成等人到达虎牢关之时,贾诩也从怀县风尘仆仆地赶来。
董成诧异地看向贾诩身后,那里有疲惫不堪的一堆人,明显是一路急行军过来的。
后面还有陆陆续续的人,正在赶来虎牢关的路上。
到达虎牢关之后,贾诩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在怀县时,本想将王匡和他的军队全部诛杀。
但想到董成的话后,还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招募了其中愿意投降的五百人。
怀城缺马,总共不到三百匹。
贾诩带着这帮人,赶往虎牢关的速度,便慢了许多。
天亮之后,袁绍终于稳住了军队。
清点损失后,发现伤亡的人并不多,这才发现中计了,于是急忙整军前往怀城。
到了怀城,袁绍救了王匡,问明情况。
随后听从田丰的建议,与王匡军合军一处,立马往黄河渡口杀来。
袁绍军到达黄河渡口之时,贾诩已率军渡过了黄河。
董成留下七十名湟中义从给他。
贾诩立即下令,让湟中义从全部在岸边列队。
又让投降的人分成两队。
一队人手持武器,站在在岸边,与湟中义从一同列队。
一队人骑马,用树枝绑在马尾上,来回奔驰。
袁绍发现黄河对岸沙尘四起,并没有采纳田丰立即渡河追击的建议。
而是选择再次相信郭图,率军退回怀城。
等到袁绍军全部撤走,贾诩这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气,发现身后已被冷汗浸湿。
他生平从不喜欢弄险,稳如老狗。
但奉董卓之命暂时协助董成后,却屡次弄险。
但他现在却有点喜欢这种感觉。
真正的谋者,当以身入局!
听完贾诩的描述之后,董成微微有些诧异。
这还是史上那个,被称作毒士的贾诩吗?
年后,吕布被任命为虎牢关守将。
进入虎牢关后,董成立刻受到了吕布的热情款待,为他接风洗尘。
吕布已经听说鲁阳之战,但还不知道怀县之战。
想起董卓在雒阳,四处宣传董成的战功,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曾想过,如果此战由他率领并州军去打,绝对可以占领南阳全郡。
而不像董成这样,打了胜仗却不占领任何地方。
董成并不知道吕布的心中所想,吃饱喝足之后。
亲手写了一封战报,令人快马送去雒阳报捷。
在鲁阳时,他曾向董卓要一千套盔甲,已经送至虎牢关。
所以他又亲手写了一封私信给董卓。
无他,继续问董卓要五百套盔甲,给贾诩招降来的人装备。
写完信,董成终于可以好好地睡一觉了。
这年过的,还真是累啊!
往后的时间,战争终于按下了暂停键。
次日,董成便收到了董卓的私信。
随之而来的,还有任命他为讨虏中郎将的任命书和印玺。
将私信缓缓展开,董成仔细了起来。
“吾弟率四百之众,于鲁阳、怀城大破贼寇,举朝皆骇。”
“经吾一番营谋,国家终允拜汝为讨虏中郎将。汝可自命麾下校尉及以下诸职,毋庸请奏。”
“需掣肘吕布所率之并州军,如有必要,可令其先与关东贼众交战,以耗其力。”
“数日前之大朝会,竟有臣子匿利刃于身而入宫阙,图刺于吾。”
“幸吾反应甚速,不然恐难再修书与四弟。四弟勿以此为念,吾唯微伤耳。为杜日后类此之患,吾唯得剑履上殿。”
后面便是一些拉家常的话,就此略去。
看完董卓的私信后,董成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董卓对他可谓极好。
不仅将麾下最精锐的湟中义从调拨给他,还给了他一大笔钱。
其他事情,都是有求必应。
除此之外,董卓还费心尽力地提拔他。
信上虽然只有一番营谋,这简单的四个字,但董成知道,这事绝对不简单。
董卓想让皇帝承认他的职位,名正言顺。
绝对遭受了层层阻碍,牺牲了很多的利益,才换来的。
将制约并州军的事牢牢记在心里。
董成便令狗子,将贾诩、徐晃、高顺和华雄四人请来大帐议事。
讨虏校尉之职虽然有兵权,但却让他有点憋屈。
主要是他手下的人没有职位,那样时间长了,人心便会涣散。
忠诚是一方面,但有几个人,不想升官发财的?
不一会,四人便进入大帐。
徐晃和高顺和二人,面露喜色。
显然已经知道董成被拜为讨虏中郎将的事情,也猜到了董成叫他们来的意思。
董成并未过多寒暄,直接进入主题,笑道。
“诸公当已知我受拜为讨虏中郎将之事,且可自命校尉及校尉以下诸职。”
看着面上喜色渐浓的徐晃和高顺二人,董成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向徐晃后说道。
“公明,我欲拜汝为折冲校尉,统吾麾下之湟中义从,汝愿否?”
徐晃立即拜倒,行了个拜礼后,激动地说道:“谢主公,吾必效死命!”
董成急忙上前扶起了他,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说道。
“汝不负我,我必不负汝!”
拍了拍徐晃的肩膀之后,董成又对高顺说道。
“国平,我欲拜汝为陷阵校尉,统袁术降军,汝愿否?”
“谢主公!”高顺感激涕零,与徐晃一样行了个拜礼,说出了效死命的誓言。
董成同样上前将其扶起,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董成又拜华雄为骁骑校尉,统领王匡降军。
但华雄却没行拜礼,也没有称呼主公。
只是单膝跪地,行了个抱拳礼。
现在董成军中之人都已知晓,如果真心投靠董成,最好称呼董成为主公。
可能在华雄的心中,他效命的人仍为董卓。
董成没有太在意华雄的反应。
在他看来,为他或者董卓效命,都是一样的。
“汝等三人之任命,吾当即刻上奏国家,期速予汝等以正式任命。”
董成对三人说道,又看向贾诩。
发现他微闭着双眼,老神在在地站在那儿,笑着说道。
“文和于此战劳苦而功高,我当一同上奏国家,为汝请赏。”
贾诩八字胡微动,眼眸中闪过一丝遗憾,做了个时揖后说道:“谢董中郎。”
此次缴获敌军辎重甚多。
董成又从这些辎重中拿出四百万钱,赏给了四人,自是又让四人一番感动。
几人又闲聊了一会之后,便陆续告辞而去。
董成伸了伸懒腰,看向站在大帐门口,腰杆挺得笔直的狗子,笑道。
“狗子,此番于怀城之战,汝献良策,无需过谦,且言汝欲为何官。”
狗子一愣,没想到董成竟然要让他当官。
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道:“主公,吾文不成武不就,唯愿侍于将军身畔,为一亲兵。”
看着狗子那真诚且认真的眼神,董成内心微微有些触动。
他真的不明白,狗子这样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古人的心思,就这么单纯?
良久之后,董成看向狗子,郑重地说道。
“我拜汝为亲兵队长,于军中觅可靠之人,收入汝麾下,必当与汝一般忠诚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