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确很聪明。
发现董成没有偷袭他,便知道董成有招降他们的意思。
看着曹操,董成却一时间陷入了犹豫。
他非常清楚,这次招降曹操绝对无法成功。
如果放走曹操,以后绝对给他带来巨大的威胁。
曹操前期犹如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这才有了历史上那赫赫有名的魏武帝。
轻抚疾风的鬃毛,董成笑道:“我乃讨虏中郎将,董成董季颖,我欲放过汝,然我麾下诸将不愿。”
曹操无语,心道能不能放过我,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情?
拱了拱手,曹操故作大惊道。
“可是于鲁阳大破袁术,复于怀城大破袁绍、王匡之董中郎?”
“中郎大义,义释袁术、王匡军之俘囚,名已扬于天下。”
“操于中郎领兵才能,益敬服之至,五体投地。”
对于曹操的马屁,董成直接略过。
但曹操的话中,还透露出另一个意思。
如果他想立义释俘虏的仁义人设,今天最好放过他。
董成皱眉沉思。
贾诩知道该由他说话了,于是挥了一下手中的大戟,喝道。
“曹孟德,往昔相国甚重汝,然汝竟背相国,且引兵伐之。”
“中郎乃相国四弟,汝以为中郎会放过汝否?”
曹操看向贾诩,目带希望,躬身拱手说道。
“文和,念及往昔同朝为官之情谊,祈望助吾一回,使将军赦吾等之过,放吾等一条生路。”
“万望援手,感激不尽!”
贾诩嘿嘿一笑,捋了捋胡子,点头道。
“亦可,汝使麾下之人悉数投效于中郎,吾便劝中郎赦汝,放汝等一条生路。”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听到贾诩的话,董成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最主要的是贾诩的接话,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有些话,他能说;有些话,他却不能说。
他不能说的时候,身边就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出这些话。
曹操面露为难之色,他麾下现在有六名武将。
分别为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和李典。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四人,都是他的本家。
是他在这乱世立身的根本,不可能让他们投降董成。
只有乐进和李典二人,刚投奔于他。
虽然二人颇有勇力,投奔时还带着千余部曲。
但如果让他放弃的话,他只能放弃这二人。
看到犹豫的曹操,乐进和李典二人,瞬间猜出了他的意思。
一起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将军,吾二人愿死战,保护将军撤退!”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瞬间就有了决断。
上前扶起乐进和李典,曹操戏神附体,痛哭流涕道。
“二位大义,然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二位先屈居于董中郎,吾当速谋良策,以救汝等脱身。”
乐进和李典二人的眼中,透出浓浓的失望,只得说道:“喏!”
得到二人的同意,曹操便对董成说道。
“董中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四人,皆吾本家,彼四人皆无意降顺。”
“唯乐进、李典二人,勇悍绝伦,所向披靡,且颇擅领兵之能,可令其降于中郎。”
“若中郎必欲威逼之,则吾等唯有死战而已!”
贾诩闻言,嗤笑了一下,没再说话,把玩着手中的长戟。
徐晃则是挥了挥七杀枪,佯怒道。
“汝言麾下有六员将领,为何独此二人可降,莫不是欺吾等手中武器不利乎?
“杀!”
“杀!”
“杀!”
徐晃刚说完这话,身后湟中义从立刻齐声喊了起来。
曹操等人大惊,下意识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孺子可教也,董成看向徐晃,满意地点了点头。
等湟中义从不再喊杀后,才对曹操说道。
“孟德,我知汝之本家必不肯降,不若我等订一君子之约,可否?”
曹操一愣,问道:“何种君子之约?”
董成笑了笑,充满自信地说道。
“若我下次复擒获汝等,汝等便效忠于我,可否?”
曹操撇了撇嘴,心里不以为然。
这次他主要是败于徐荣之手,董成不过是最后捡漏。
如果此次放他离开,他怎么可能再被董成俘虏?
曹操昂首,肯定道:“可!”
董成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恐有人日后反悔,当先立一字据!”
“董贼,欺吾太甚!”
曹操在心中怒吼。
如果真立字据的话,他被俘虏过的消息,将会迅速传遍天下。
但形势压人,最终不得不与董成立了字据。
约定如果再被董成俘虏,就带领本家投效于他。
立完字据,曹操等人便告辞离去,但董成却叫住了他们。
曹操顿时被气笑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四人也拿起了武器,准备拼命。
却见董成面带真诚,对曹操拱手说道。
“孟德,汝等之辎重尽为徐荣所获,前往酸枣之路迢迢,汝等断无可能一路忍饥挨饿而行。”
“我赠汝等二百石粮食,可供途中食用。”
曹操直接愣住了。
良久之后,向董成重重点了点头,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退往酸枣。
董成身后,正在擦拭长戟的贾诩,停止了手上的动作,目光炯炯地看向董成。
好一招攻心之计!
他的心中,惊起滔天巨浪。
之前他一直不明白,董成为什么要带那么多粮食。
原来是要送给曹操,拉拢他的。
此举不但拉拢了曹操,为以后招降曹操和他的本家留下了可能。
又直击刚投降的乐进和李典内心。
让他们知道,即使不投降,董成都会善待,更别说他们这些投降之人。
这种走一步看三步的本事,贾诩自愧不如。
果然不出贾诩所料,等曹操等人走后。
董成便下马,走到乐进和李典的面前。
带着一副求贤若渴的表情,董成双手抱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举到额头的高度,身体微微弯曲,做了一个天揖。
“若二位不弃,可暂至我麾下充任校尉之职。”
“二位倘若能真心效忠于我,我必以国士之礼相待。”
乐进和李典大惊,从来没有人向他们做过天揖,更何况是董成这样手握兵权的中郎将。
二人投桃报李,立即双膝跪地,双手伏地,头着地,停留了一段时间,才抬头说道。
“谢中郎大人,吾愿效犬马之劳!”
董成上前扶起二人,重重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以示亲近。
五子良将之乐进乐文谦,已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