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董贼扶汉 > 第41章 吴苗抉择,杀光所有强盗!

第41章 吴苗抉择,杀光所有强盗!

    司隶,弘农郡,黾池县。

    黾池城附近,一处隐秘的山林之中。

    吴苗正在进行他这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

    在他的四周,是他们刚刚劫掠而来的大量财物。

    金银器皿、绫罗绸缎、古玩字画、珠宝美玉,堆积如山!

    在火把昏黄的光线下,闪烁着令人迷醉的光泽。

    他粗糙的脸庞上满是汗水,一双眼睛始终离不开这些财宝。

    那双眼中有贪婪,有兴奋,但更多的是犹豫。

    他知道这些财物意味着什么,那是无数个日夜风餐露宿、出生入死换来的 “收获”。

    每一件宝物,都仿佛刻着他的血与汗。

    如今要他拱手交给董成,就像是在他心头割肉。

    他伸出手,抓起一把珍珠,珍珠圆润的触感从指间传来,却无法抚平他内心的纠结。

    他想起了董成那略带微笑的脸庞,想起他投效董成时立下的誓言。

    看吴苗在那犹豫,一旁的吴生催促道:“二哥,该做决断了!”

    吴苗看向吴生,这是他的表弟,也是陪他出生入死的人。

    在河东劫掠卫氏坞堡的时候,其他人都跑去抢夺财物,只有吴生和他的几个亲人、发小留了下来。

    关键时,还是自家人可靠啊!

    吴苗盯着吴生,又看向其他几个生死兄弟,问道:“七弟,汝等以为当何为?”

    吴生等人没有任何犹豫,一起说道:“吾等皆听二哥之命,二哥令吾等为何事,吾等则行何事!”

    吴苗又点了点头,看向剩余了一千多个兄弟。

    河东劫掠完分开后,董成给了他一大笔钱,又让糜竺暗地里向他们输送了大批装备和钱粮。

    这才让他能用十几人,迅速拉起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

    以董成给的钱粮,他完全可以拉起上万人的队伍。

    但他记得董成的叮嘱,只接收品行良好和身体健硕的人。

    想到这里,吴苗暗暗下定了决心,突然笑道。

    “诸位兄弟,今众人之意不同,不如以投票之法决定此事。”

    “赞同占山为王、潇洒半生者,立于左侧。”

    “赞同将财物运回主公之所者,立于右侧。”

    一千多人齐声唱好,纷纷开始选择站在左边,还是站在右边。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吴苗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痛苦之色。

    这就是他选出来的品行良好之人?

    一千多人中,竟然有八百多人选择占山为王。

    只有两百来人,选择将财物运回董成军处。

    吴苗脸上的痛苦之色,稍瞬即逝,大笑道。

    “诸位兄弟,吾已有了决断。”

    “诸位今夜当大块吃肉,大碗饮酒,明日奔赴吾等锦绣前程!”

    一千多人再次齐声唱好,有人开始生火烤肉,有人开始搬出美酒。

    不多时,一群人便开始豪饮起来。

    吴苗喝了一碗酒,看向吴生等人,示意他们不要喝多。

    亥正三刻,万籁俱寂。

    吴苗麾下一千多人,基本全部喝醉了。

    只有他,以及他的十几个生死兄弟,没有喝醉。

    吴苗拿起身边的环首刀,向十几人做了个轻声的手势。

    缓缓走到一个年轻人的身边,年轻人怀抱着酒坛,口中似乎还在呢喃着吴苗的名字。

    这个年轻人,是吴苗一起长大的从弟!

    但是他,今天却站在了吴苗的左侧。

    吴苗回忆起他们小时候的时光,又想起迫于饥荒,一起出来做强盗的时光。

    咬了咬钢牙后,捂住年轻人的嘴巴,用环首刀直接割开了他的喉咙。

    年轻人在酒醉中,轻轻挣扎了几下,就再也没了动静。

    一旁的吴生等人,直接惊呆了。

    他们终于知道吴苗为什么让这些人分开站队,又让他们大醉一场了。

    吴苗没有理会他们,又走到下一个人的身旁,继续着刚才的动作。

    吴生等人呆立了许久,这才缓过神来。

    十几人互相看了看,继而露出一股坚定的表情。

    跟着吴苗,开始悄悄杀人!

    过程挺顺利,他们用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就将站在左侧的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做完这一切后,吴苗重重地叹了口气。

    站起身来,开始收拾那些财物。

    每拿起一件,他的心都在颤抖,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他告诉自己,这是他必须做出的选择。

    他已经多次告诉死掉的人,他们是兵,若违反军令,必须军法处置!

    雒阳城,讨虏将军府。

    董成坐在书房中,愁眉苦脸地看着苍狼营的密报。

    虽然他的河南太守还没得到任命,但他却已经得罪了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杨懿,是当朝司徒杨彪的远房亲戚。

    经过杨彪的一系列运作,杨懿已经锁定了河南尹的位置,并且已经得到了董卓的同意。

    却没想到半路杀了个董成出来,夺了他的河南尹位置。

    这让杨懿对董成恨之入骨,已经准备了一系列的恶毒计划来报复董成。

    第二个人是名将谱排名第四的朱儁,朱公伟。

    朱儁早年平定交趾之乱,后又镇压黄巾起义、抵御黑山贼。

    因功升至河南尹,封钱塘侯。

    自从迁都一事开始在大朝会上提及后,朱儁屡次劝阻。

    原因无他,如果迁都至长安,朱儁河南尹的地位将会直线下降。

    朱儁虽说是一员名将,但怎能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董卓猜出朱儁的心中所想,于是上表请求升任朱儁为太仆,但朱儁坚决推辞不受。

    董卓也没惯着他,直接让尚书台走程序,免去朱儁河南尹的职位。

    等迁都后,任命董成为河南太守。

    现在就轮到朱儁尴尬了,虽然手中有六千兵马,但却没有任何职位。

    继续领兵的话,于理不合。

    就这样,董成被朱儁记恨上了。

    朱儁已联系关东之人,准备攻打雒阳城。

    看完密报,董成走到窗边,看着窗外。

    书房中,除了董成,还有贾诩,另外就是守在书房门口的狗子。

    作为苍狼营的中郎将,贾诩当然知道密报里的内容。

    微眯着双眼,贾诩做出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等待董成向他请教。

    良久之后,董成终于开口道:“文和,汝可有策应之?”

    贾诩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