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董贼扶汉 > 第55章 招降曹操,曹操心灰意冷,只愿为雒阳令!

第55章 招降曹操,曹操心灰意冷,只愿为雒阳令!

    怀城,河内太守府。

    当董成再次看见曹操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那位意气风发、屡败屡战、屡败不馁的曹操?

    曾经叱咤风云的曹操,此刻竟已经心灰意冷。

    短短一天时间,两鬓竟然生出了些许白发。

    曹操用他那略微空洞的眼神,看向董成,淡淡地说道。

    “吾愿赌服输,此后便为将军效命。”

    “吾二十岁时,便为雒阳北部尉,那时的梦想乃是做一名雒阳令,造福一方,安度余生。”

    “还请将军应允,感激不尽!”

    董成心中暗暗叹息,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深知曹操之能,岂会甘心屈居于一小小县令之位?

    董成开始向曹操陈说天下大势,描绘着未来的宏伟蓝图。

    “曹将军,如今乱世,正是英雄辈出之时。”

    “汝雄才大略,岂能就此沉寂?”

    “与我一同征战沙场,共创大业,岂不快哉!”

    曹操微微摇头,不为所动。

    然而,董成并不气馁。

    他指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和曹洪四将,诚恳道。

    “曹将军,汝虽无意再起,可汝的四位猛将,皆是有勇有谋之人。”

    “若汝等能与我一同为天下苍生而战,亦是大功一件。”

    曹操沉默不语,心中似有触动。

    董成继续劝道。

    “在这乱世之中,百姓受苦,生灵涂炭。”

    “我等有责任平定乱世,还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

    “曹将军,汝和汝的四位猛将,若能跟随我,必能发挥他们的才能,为天下谋福祉!”

    经过董成的一番劝说,曹操虽依旧心灰意冷。

    但却同意让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和曹洪四将,投降董成。

    曹操看着四将,眼中满是复杂之情。

    “汝等跟随董成将军去吧,望汝等能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

    四将虽然不舍曹操,但也明白曹操的心意。

    他们转身向董成单膝跪地,齐声说道。

    “吾等愿跟随将军,征战沙场,不离不弃!”

    董成大喜,连忙扶起四将。

    董成又看向曹操,真心说道。

    “孟德,我立即上奏国家,免去你逃犯身份,再拜汝为雒阳令。”

    曹操没有丝毫动容,拱了拱手,淡淡说道。

    “谢将军。”

    董成摇头叹息了一下,也不再强求。

    他知道曹操已经产生了心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战胜自己。

    如果他这次无法战胜自己,恐怕只能如他所说,做名县令,了却余生。

    如果他这次能战胜自己,估计比史上的曹操,更加雄才大略!

    曹操和夏侯惇等人离去之后,韩浩便被押了进来。

    董成求贤若渴,立刻上前帮韩浩松绑。

    “元嗣,王匡非明主,汝可否前来助我?”

    “汝大可放心,我定让汝施展心中抱负!”

    韩浩沉默不语,他虽然不想英勇就义。

    但也不会被董成的三言两语给打动。

    董成皱眉,苦苦思索如何劝降韩浩。

    良久之后,董成突然之间灵光乍现。

    或许可以从屯田之事入手?

    “元嗣,当今乱世,百姓食不果腹,饿死之人极多。”

    “我欲置屯田校尉,战时领兵,闲时屯田。”

    “不知元嗣可有兴趣?”

    韩浩闻言,不可思议地看向董成。

    他喜欢领兵,但又想兼顾农事,也曾幻想过能有此种职位。

    没想到竟然被董成给想出来了。

    屯田校尉,这四个字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一般。

    韩浩陷入沉思。

    良久之后,单膝跪倒,抱拳说道。

    “将军,如若不弃,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董成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竟然招降成功了。

    当即心中大喜。

    上前扶起韩浩后,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就在这时,狗子急冲冲地走了进来。

    “主公,苍狼营急报!”

    董成接过急报,快速了起来。

    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文丑,率领一万骑兵,即将抵达怀县境内!

    华雄抵挡不住颜良文丑,已率不到一百残军,返回怀城。

    袁绍本人亲自率领四万兵马,也在前来怀县的路上。

    王匡收拢败军,以及河内郡各县兵马,重整旗鼓,共计一万余人,正在与袁绍进行汇合。

    董成迅速看完急报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袁绍想干嘛?

    只是一个河内郡而已,有必要派那么多军队吗?

    董成当即给狗子下令,请诸将前来议事。

    不一会,诸将便陆续赶来。

    贾诩、徐晃、乐进、华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韩浩。

    一共九员大将!

    董成顿时豪气顿生,但让他略微失望的便是曹操。

    他让狗子亲自去请曹操,但曹操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来参加议事。

    董成抖擞精神,不再去想曹操的事情。

    看向诸将后,笑着问道。

    “诸位已经知道,袁绍和王匡,共计六万大军,即刻便至。”

    “不知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夏侯惇四人全都沉默不语。

    他们刚加入董成军,现在麾下只有十几人残军。

    虽然有心立功,但无法提供任何建议。

    董成下意识看向徐晃。

    这位史上的五子良将,虽然现在才二十岁,但经过几场大战的洗礼,已经越发成熟起来,隐隐有了名将风采。

    徐晃算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大将,董成除了对他信任无比之外,打心眼里欣赏他。

    徐晃会意,当即走出队列,抱拳说道。

    “吾军尚有两千八百湟中义从营,以及三千五百匈奴兵营,现已休整完毕。”

    “袁绍军远来疲弊,吾认为吾军当发挥优势,主动出击!”

    “可在袁绍军行军路线上,多处设伏,慢慢降低其士气,消耗其兵力。”

    “主公可率领亲卫队,与新招募来的二千新兵守城,坐镇后方。”

    “善!”

    董成听了徐晃的对策后,忍不住喝彩。

    之前他曾经向麾下诸将讲过游击战的打法,看来徐晃已熟知其中的原理。

    徐晃的对策,与董成的第一想法基本吻合。

    但董成回忆了袁绍的为人,以及分析他为什么会带这么多兵前来。

    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袁绍虽然兵多,但绝对不会攻打怀城!

    试想一下,如果袁绍损兵折将,最终攻下怀城后,能得到什么?

    还不是将怀城拱手让给王匡?

    否则怎么能让那些依附于他的军阀安心?

    所以袁绍率领这么多兵前来,大概率是做给其他人看的。

    袁绍绝对想以一种兵不血刃的方式,夺得怀城。

    至于会用哪种方式,董成暂时想不出来。

    出于培养徐晃的目的,董成问道。

    “公明,汝觉得我军如此,胜算几何?”

    徐晃豪气顿生,朗声道。

    “本来吾军胜算只有五成,但有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四位校尉加入。”

    “此战的胜算,便增加到了九成!”

    “若主公同意,可先调吾麾下部分湟中义从,交由四位校尉统领!”

    “吾等一同攻破敌军!”

    一直微眯着双眼,一副老狗模样的贾诩。

    不由得微微睁开双眼,略带诧异地看向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