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董贼扶汉 > 第084章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第084章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董成闻言,不由得皱起眉头。

    没想到董卓经营这么久,手下仅有三名心腹,另外两人都是亲戚。

    自己对手下,可谓推心置腹,许多人愿意为他效死命。

    这一点,他要强上董卓许多。

    沉思良久之后,董成沉声道:“既然他们准备掀桌子,那我们便直接掀桌子吧,我们找刘协谈判!”

    “哈哈!”董卓突然大笑了起来,一脸欣慰地看着董成,“四弟,你的成长可谓神速。”

    “这就是我刚才的心中所想,我本想引导你一下,没想到你竟然瞬间就悟了。”

    董成略微尴尬,心中又升起一股感动。

    都这个时候了,董卓还在想着培养自己!

    董卓一拍桌子,直接站起身来,大步流星地走出房间,大笑道:“哈哈,四弟在此等我,我现在就去找小皇帝谈判!”

    董成一愣,很想和董卓一起去皇宫。

    但片刻之后,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即便是掀桌子,董卓也在护着自己。

    长安城,皇宫。

    长安城经过两汉之际的战乱,早已经破烂不堪。

    东汉建立后,建都雒阳,虽然长安是名义上的西京,但却没怎么投入建设。

    所以长安城的皇宫,显得非常破旧。

    董卓未经通报,便进入了刘协的寝宫。

    刘协大惊失色,以为衣带诏的事情败露,董卓是来报复的。

    这寝宫的周围。可都是董卓的人!

    如果董卓想要他的小命,那绝对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刘协不愧是生于帝王家的人物,又做了一段时间的皇帝。

    片刻之后,他便恢复了冷静。

    刘协看着董卓,努力挤出一丝微笑:“相国,朕刚要休息,有何急事吗?”

    既然已经决定掀桌子,董卓便不再遵守礼仪:“国家心知肚明,衣带诏写的不错,没想到国家还有这样的文采!”

    刘协听后,大惊失色。

    这个事情,怎么让董卓知道了?

    王允那老匹夫,误我!

    刘协压抑住心中的愤怒,装傻充愣:“相国,何为衣带诏,朕不知道啊!”

    董卓饶有兴趣地看着刘协,如果刘协不是接手汉灵帝的烂摊子,说不定能成为一位中兴之主。

    刘协身高约七尺五寸,略显清瘦,面庞白皙,透着一抹病态的苍白。

    剑眉斜飞入鬓,双眸深邃而沉静,幽黑的瞳仁中,时常闪烁着聪慧与无奈交织的光芒。

    高挺的鼻梁下,薄唇略显苍白,唇线紧抿时,似在强抑内心的波澜起伏。

    一头乌发,整齐束于玉冠之内,几缕碎发垂落额前,更衬得他气质儒雅,却又带着几分无法言说的落寞。

    举手投足间,虽有帝王风范的残留,却也难掩那被乱世倾轧的憔悴与哀愁。

    这末代皇帝,也不好当啊!

    听到刘协的话,董卓挥了挥手,沉声道:“国家,我等也不必在此打哑谜。”

    “老臣一心为汉,无奈被国家误会,只有赴死,以慰国家!”

    刘协一愣,不知道董卓玩的什么把戏,以为董卓是在试探,当即安抚道:“相国说的哪里话,朕知道相国之心,若无相国,这大汉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

    董卓再次挥手,不悦道:“国家,不必再打哑谜,这是你唯一的机会!”

    刘协面色潮红,小心翼翼地问道:“相国,你说的可是真的?”

    董卓点了点头,捋着胡须,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

    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刘协准备赌上一把,赌董卓不是在诓他!

    “相国,你有何要求,尽管提来,朕无不应允!”

    董卓眼睛微眯,看向刘协。

    刘协瞬间惊出了一身汗。

    这董贼,不会真的在诓朕吧!

    董卓懒得再跟刘协玩耍,沉声道:“我有三个要求,只要国家答应,我立刻赴死!”

    刘协正色道:“相国请讲。”

    董卓看向东方,眼中露出一丝温柔之色,沉声道“第一,娶我孙女董白,并立为皇后。”

    刘协皱眉,他的皇后之位,已经内定给贵人伏寿。

    这是他将伏氏,绑在自己战车上的唯一手段,他不可能轻易放弃。

    刘协沉思良久,没有立刻答应:“相国,请说出第二个要求。”

    “呵!”董卓冷笑一声,又说道:“第二,封我三弟董旻为董王。”

    刘协急忙摇头,情绪激动,大声道:“这不可能,自从白马之盟后,高祖便规定,非刘氏不得封王!”

    “哎,那就没有必要再谈了。”董卓叹息了一声,作势要走。

    刘协急忙上前,拦住董卓,“相国,有话好说,你还没提你的第三个要求!”

    董卓继续摆手,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最后一个,不说也罢。”

    刘协大急,心念急转,“第三个,可是拜董成为大将军之事?”

    “上次在朝堂上,朕内心是同意此事的,但却挡不住朝臣们的反对。”

    “若相国同意,朕立刻下旨,拜董成为大将军,并封雒阳侯,食邑一万户!”

    董卓摇头叹道“国家不必如此,老臣之心,天地可鉴,一心都为我大汉着想。”

    “老臣从来没想过逼迫国家。”

    说完,董卓甩了甩衣袖,大步流星地离开刘协的寝宫。

    董卓离开后,刘协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咬牙切齿道“求上得中,求中得下。董贼,你以为朕不知你的想法吗!”

    “还有董成,等朕的谋划成了,定然将你碎尸万段!”

    这时,刚被封为贵人的伏寿走了进来,看到面色难看的刘协,便知道他受了董卓的气。

    刘协虽然看中的是伏氏,但也同样看中伏寿的容貌,还有她的政治手段。

    虽然刘协才十一岁,但已经初通人事。

    每天晚上,就喜欢抱着伏寿睡觉。

    伏寿比刘协大上四岁,在这个年代,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

    伏寿容貌非常美,虽然没进群芳谱,但与四美之外的几人,也不遑多让。

    伏寿是琅琊郡东武县人,西汉大司徒伏湛的第八世孙,是当朝侍中伏完的女儿,她的母亲,是汉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

    其他关系,更是数不胜数。

    总之,伏氏一门,早在西汉时期,便已经成为世家大族,底蕴深不可测。

    伏寿从小耳濡目染,早已习惯了朝中的政治斗争,并且对此很有天赋。

    所以伏寿问明情况后,立刻帮刘协分析其中的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