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梦三国 > 第12 章 解决军粮

第12 章 解决军粮

    刘备手下队伍齐整完毕,天天训练。

    主公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粮草可供不上了啊,简雍跟刘备抱怨很长时间了

    因为孙锦的改革,每天没人的消耗量已经达到一斤半细粮了,还不算孙锦给将士补加的粗粮,简雍已经很头疼了,但是孙锦近日又找到他,还想要加量……每次收税粮食,刘备又与民休养只争不到1成粮税,这样下来每月粮食税刚到手就得拿去购买军粮,目前刚好够维持大军一月一月的供给,这样还是在粮食富足的时候,如果赶上荒年这军队立马就得缩减断粮

    这个的话,你去找四弟看看有什么办法他提出来的方向是这样,也一定会有解决办法。唉……好吧主公,我去找郡丞大人商量看看。

    来到孙锦的府邸(自从当上郡丞之后孙锦和刘备等人就分开居住,不过各人的府邸却是连成片的,而张飞将旧宅收拾立当也搬到里兄弟们很近的地方居住)刚一进门,就看见孙锦和陈宫往外边走。

    郡丞大人……

    怎么了?宪和 郡丞,主公让我来找你问问有什么办法,现在咱们大军的供给每次只能维持一个月,没法继续保障更多时间了,除去修筑和开销正常的军粮很难长时间维持,咱们目前粮食富足,如果真的发生饥荒和战争咱们军队无法继续保持现在状态了

    孙锦和陈宫相视一笑,宪和啊,我和公台正要为此事去找你呢,我已经通知赵云了,让他的赵子龙旅进行野战训练后续每个旅都要轮流进行一年每个旅至少2次春种秋耕时节除外。

    什么是野战训练?

    额……野战训练顾名思义就是进行饥饿训练,去野外各凭本事吃饭,每次训练持续半个月,而且不光能省粮食还能锻炼部队的野战军事能力,虽然是拿着长枪长刀但是野战能力依旧重要。目前军队的普通战术素养已经比其他势力的军队战斗力上升不止半倍了,这还不算上真正的思想素养,如果全加吧起来,刘备的军队也算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万人军团

    还有,宪和,准备秋播的种子,顺便去勘察一下南城荒地有多少

    现在准备秋播是不是有点为时过早了啊郡丞

    我不是现在要开始秋播,我需要你把秋播种子给我搞来,我有大用,就准备5000人口的秋播良种吧,我来看看。

    我已经让三个旅每个旅轮流去南城翻地了,估计得搞出500亩地来。

    现在的良种播种丰收的时候能收成多少粮食啊宪和?

    一亩地大概能产300斤禾米,轮播的话也有300斤左右。一年收成一季,其余时间用来种菜……

    额……咱们这边普遍较于寒冷,一般除了小麦能过冬别的也没办法过冬……

    那就改成两季收种,宪和,这样,咱们改一下方法,冬小麦9月份下种,第二年5月收成,5月份收种后立即播种高粱进行春末播种,高粱收播后再秋种小麦如何。

    这种方法百姓们也使用过,可是地里肥力不够,根本没办法完成一年两季,就算长出来粮食也是参差不齐,这样不光浪费时间也消耗咱们的军备啊……

    这样,宪和你先去准备秋播的麦种,我呢来解决肥力问题,就先用咱自己开垦的这些地来实验,如果可以就推行下去!

    那好,主公这样的话咱们一年就能省下3个月的军粮,再加上咱们自己下种播种 一年又能省下3个月的军粮,那么咱们的税收就能保持供应咱这一个师给养半年以上。

    谨行真是神机妙算,这种方法任谁也想不到可以这么干

    嗯,去办吧宪和,秋种一定挑最好的种子青州的麦种最好是,再交给我查看,要80000斤!再准备50000斤本地麦种也要最好的,不要怕花钱,这次有大用

    简雍虽有疑问但是也没再询问,孙锦这么干必然是有他的道理……

    3日后,谨行啊,你看看咱们这是收的麦种,我从青州商人那里买来的,据说那里的麦种非常饱满。

    孙锦拿起一把麦种,发现这些麦种参差不齐。有的粗壮有的细长……

    宪和,你去找些军粮官来

    三日期间孙锦在府邸根本没有出门,还一直跟下人要细线和竹胚。

    待到各营军粮官足足有百余人到来,孙锦拿出他鼓捣的东西。

    来来来,一人一个,嗯,大家看着,这是良种筛子,能过筛的留下,没过筛的暂时放一边,宪和去把咱们本地的麦种拿来500亩地的一齐过筛,没有就去百姓那里买一定要凑够了!人手不够就把陈到那个团叫来一起帮忙筛选,这一个营地放不下就都放到赵子龙旅的营地,他们营地现在只有守卫,地方很大。

    大家伙拿着筛子按照孙锦的方法过筛了5天,终于把这1300余亩地的麦种过筛完毕,不错这余下的80000斤粮食算作军粮,这两边一边是青州麦种30000斤一边是冀州小麦20000斤

    宪和,你带人把这些个粮食分别一样60斤一样40斤成装起来,以一百斤为一袋,每亩地播种一袋,这五百袋粮食就够用了

    军粮官和简雍都不知道孙锦要干什么,简雍忍不住问了一下孙锦,谨行啊,咱们费劲巴力的过筛了10万多斤粮食,这一个营地都快装不下了,为何过筛完了这些粮食还要再搅合起来……

    宪和啊,大伙有所不知,我告诉大家,这个青州麦种啊高产,颗粒饱满但是不抗冻抗寒,而且容易倒伏,咱们冀州本地小麦,虽然产量低但是抗冻抗寒抗倒伏能力强,他们两种混种一起就能成为初代互补粮食,然后再从这里面精挑细选出来下一季度的粮食这么生产下去就能得到前代种子的优良基因,这些个事务叫杂交。

    诸位粮食官们似懂非懂,但也都按照孙锦的方法认真干起来,将种子分拣出来放在种子仓库中,剩下筛选出来的麦种又充作军粮。

    孙锦这边干的热火朝天的

    曹操那边又开始头疼了,这个刘备到底在搞什么,怎么到我这里购买麦种,还这么高价的大量购买,导致我这的粮商都把好的麦种送到冀州了,我这种啥啊……不行我得修书一封给刘备,最起码不能让我们这秋播无良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