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直播短视频 > 第 40章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第 40章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从小大人就说,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句话此刻再次得到了验证。

    中国有大爱怜悯,但绝不是对你们。他们的苦难不是我们造成的,但我们的苦难有他们的影子。

    缅甸发生内战,许多平民背着娃,带着家当逃往中国边境,希望能进入中国,躲避战火。咱妈却选择了关闭国门,防止难民涌入。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出于人道主义,救助这些难民呢?

    因为这些缅甸民众中可能混有毒贩或者诈骗犯,让他们进入国内肯定是增加国内的犯罪率。

    更何况在当年没打仗时,他们全员赏金猎人,缅北电信诈骗,造成我国同胞家破人亡,被骗过去的人好不容易逃出来。但最后,被餐馆老板、出租车司机出卖,最后又被抓回去。

    缅甸的毒品问题也很严重,云南省先后有六十位公安缉毒警察在禁毒斗争中英勇牺牲,300多人英勇负伤。中缅边境的大门,可是无数缉毒英雄用生命构筑起来的。

    农夫与蛇的故事也曾出现。一九四二年,缅甸被小日子侵占,我国先后派出四十万远征军支援缅甸,十万英雄客死他乡。

    缅甸是怎么做的呢?推平4万中国远征军的墓园,把厕所和猪圈建在远征军的骸骨上,反过来保护日军招魂墓。

    2015年,有347具中国远征军的遗骸在缅甸被找到,这些遗骸被遗弃在荒草、垃圾场下面,甚至是猪圈,无人问津。

    如果放任缅甸民众进入,便是对千千万万守护边境英雄的辜负,也是对云南三生教育的漠视,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心软,就留下无穷的后患。

    还有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两次去过云南边境,特意询问过他们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国籍。

    可那群人却嫌弃当时的中国很穷,反手选择加入了缅甸国籍,可如今又跑来碰瓷了,想得到中国的庇护?可先辈们用生命筑起的高墙,我们又怎能让外人进入呢?

    众所周知北京有长城,但很少有人知道云南有长达四千公里的边境线。那里日夜灯火通明,缉毒英雄枕戈待旦,凭一己之力将毒品拒之门外。

    一个警号被重启四次,最终被永久封存,那是何种概念?一家三代满门忠烈,当我们能看到清晰的缉毒英雄照片时,那就证明他们已经三代无血亲了。

    如今,一墙之隔,一边战火纷飞,一边国泰民安。

    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现在来云南边境寻求帮助了,不好意思,从小咱妈就教,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

    “这些人真是忘恩负义,我们帮助他们,他们却如此侮辱那些死去的士兵。真是白眼狼!”

    “所以就不该再帮他们,把他们放进来,说不定还要捣乱搞破坏呢。”

    “他们还想把那害人的毒品卖到我们国家,怎么能让他们进来,后世那么安稳,可不能让他们破坏了。”

    西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付蛮夷就是要赶尽杀绝,亡其国灭其种,”正在与群臣讨论征讨匈奴事宜的刘彻果决的说道。

    世人皆说他穷兵黩武,可他将匈奴打的远遁漠北,抹平了汉室七十多年来受到的屈辱,为他的子民铲除了匈奴威胁,打出了汉人的脊梁。

    汉武帝看着天幕,有些不解问卫青:“仲卿,你说这后世国家应当强于那缅甸,为何不直接灭了它。”

    卫青站出来回道:“陛下,这后世毕竟离我等已有千年之久,想必应是有何种限制,毕竟观以往天幕,后世人武德充沛。”

    刘彻一想觉得也是如此,他得意的挑眉,自己想打匈奴就打匈奴,无人敢说不。

    大唐

    李世民同样在和群臣观看天幕,他尴尬的看了魏征一眼,想起了一些旧事。

    唐朝初年,唐朝初建根基不稳,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趁机进犯,李世民无奈与之杀白马立盟约。

    但是突厥经常南下骚扰唐朝边境,此时已经发展起来的唐朝不再忍耐,李世民决定派遣唐朝精锐骑兵远征突厥。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遣大将李靖远征漠北,一战就将东突厥王国的颉(xié)利可汗擒获并且押送到长安。

    颉利可汗愿意率领10万多胡人归降唐朝,于是唐太宗就和大臣们讨论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10万多胡人可不是10万头羊,一旦他们投降之后在唐朝内部发动叛乱的话,即使唐朝城镇的防卫再严密也会被轻易攻破。

    因此,大臣们主要分成两派,其中一派主张接纳这批胡人,因为他们认定,这10万胡人已然投降的,不如将他们分别安置在遥远的江南、河南等地,这样就可以渐渐“同化”这批胡人,从而彻底解决反叛的问题。

    但是另一派大臣却坚决不同意胡人的归附请求,其中著名的领头人就是魏征了。

    为了让唐太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魏征在朝堂之上引经据典,证明胡人和汉人的差距实在太过巨大,并且不守诚信,只会在唐朝强大的时候归附唐朝,一旦唐朝实力变弱,这些不守诚信的胡人一定会在唐朝背后捅一刀。

    不过在当时,大多数大臣是同意“同化”的,因此魏征的建议并没有被唐太宗采用。

    就在唐太宗即将下达受降诏书的时候,魏征还痛心疾首地高呼六字:“(胡人)日后必成祸患!”,但是唐太宗就是不听。

    果然,刚刚安置完这些胡人没几年之后,唐朝就发生了“结社率之乱”,所谓的结社率正是颉利可汗的弟弟,他在唐太宗巡游的时候使用精锐骑兵突袭唐太宗的行宫,企图刺杀李世民,结果兵败被杀。

    而从田薇那里看了安史之乱的始末,李世民知道安禄山起兵叛唐,他手下的先锋正是当年被唐朝所安置的突厥骑兵后代,魏征的6字预言果然得到了应验,这批胡人都是一些恩将仇报之辈,在唐朝走向衰落的时候就会率先起兵反抗唐朝。

    想到这,李世民头疼不已,一时不知如何处理这些人,毕竟这些人也有一些已融入大唐,且做出了贡献,贸然全部赶出去,容易引起骚乱,但是不处理又会留下隐患。

    而各朝自然再次注意到了后世之人对于毒品的排斥痛恨,也更加加强了对于类似天幕上的毒品的东西的管制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