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直播短视频 > 第 53章 东北大鱿人

第 53章 东北大鱿人

    「这宁采臣惹不起,武力值挺高啊。

    ——古代有的朝代读书人,人家有六艺要考的。

    ——以前书生似乎都挺强壮,千里迢迢进京赶考,怎么也不能太柔弱,多少应该有点能力。

    ——武举从武则天那时候兴起,在此之前,君子六艺都需要考,不光是骑马射箭,还要考数学地理等知识。直到宋代,重文抑武,科举学科因为有所变化,但基本的六艺也在考察范畴。直至八股文确立之后,科举才逐渐只考文科。

    ——文人考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武状元可难了,就好比文人要求策论你得会,武力值要求徒手打过普通人,但是武状元可是要求徒手打死一只狮子或老虎。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中国历史上共有293名有历史记载的武状元。这一数字涵盖了从唐朝到清朝各个朝代产生的武状元,1300年才那么几人。」

    「这是宁采臣?这是燕赤霞吧。

    ——山东宁采臣,一心只想考公[捂脸]。

    ——玉帝:这未来状元郎有些过于直爽了

    文曲星:这是个好苗子,不过有些激进惑

    武曲星:这嘴和我武力值有的一拼。」

    看过《聊斋志异》的古代书生们皆是一脸疑惑,一个书生小声问旁边的好友:“我们看的是这样的吗?”

    “不是啊,可能是后世修改了剧情吧。”

    “哦~”书生恍然大悟点点头,“这个倒是很好玩,后世人还真会整活。”

    隋唐以前的皇帝倒是对后世提到的这个科举颇有兴趣,看评论这科举应当是各地学子读书识字都能通过科举考上官,那人才不就大大增加了吗?

    大秦自从天幕出现后有了一系列的变化,田薇给嬴政列出了大秦时期的人才名单后,许多空着的官位被补上了,但是还是缺,他现在求贤若渴。

    但是大秦如今并没有什么学宫建立以培养人才,没统一六国之前,基本都是靠挖其他国家的人才过来秦国。

    统一之后,要管的地方多了,很多地方缺官吏,只能六国旧臣,但是这些人中有一些表面上服从大秦,内里跟着六国旧贵族搞事情,扰乱大秦。

    看来还是要建立学宫,开放教育,如此才能培养人才啊,嬴政思索着。

    不过天幕只是透露了一下科举制的内容,具体还是得问一下田薇,想着,嬴政就给田薇发了消息。

    刘彻倒是对武举比较感兴趣,毕竟那田薇姑娘说了,卫青、霍去病去世后,他想对匈奴作战,但是却再也没有如这两人般有才能的将领了。

    而且他如今实行的是举孝廉,但是难保不会被钻空子,比如那些大家族,操作一下,说不定他们就趁机将自己家族子弟塞进官员行列了。

    如此,咱汉武帝可就不乐意了,他想要的是有真材实料的人才,可不是无用草包,这科举制能沿用一千多年,定是有可取之处。

    刘彻的担忧不无道理,到了东汉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孝廉名额基本被各郡里的大门第之家所垄断,举孝廉制度名存实亡。

    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这反映了当时举孝廉制度的弊端,即真正的孝廉之人未必被举荐,而一些名不副实的人却因家族背景得以被举荐。

    鼎鼎有名的曹操曹丞相被举孝廉时就突破了年龄限制,并且其个人品行与孝廉的道德标准可是相去甚远。

    田薇看到政哥的消息,直接搜了一个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详细讲解,然后放到天幕上,一众皇帝赶紧抄作业。

    【原来东北火炕不是用火直接烧】

    [ 东北人:原来在南方人眼里,我们根本不怕火烧,所以我在你眼里就是个铁板大鱿鱼吗?。

    一直以为东北火炕是这样的:上面躺人床底下烧火,还担心会不会烤熟,后面感觉可能是北方人身体比较好吧。

    还以为北方人皮比较厚,直到看到了东北网友的澄清,才知道原来炕是靠烧火的烟和热气熏热的,在建的时候会设计好烟道连接灶口和烟囱,这样烧火产生的热气就会通过烟道流通,散发到炕面上。

    而且也不是一直烧柴,只是烧一会儿就把火闷掉,北方的墙体厚实,暖起来不易散热,基本上是能暖到第二天早上的。 ]

    还没有火炕的老祖宗们眼前一亮,如果真能造出像天幕上的图片那样的火炕,那冬天不就好过多了,毕竟谁家不会生火做饭,做饭的时候顺便烧炕,这省时间又省柴火还能取暖。

    说做就做,一些有空的古人纷纷回家那工具,按照画下来的图片建造,过不了多久就做出了适合的火炕。

    「东北特色:铁板大鱿人[呲牙]。

    ——我们南方人对火炕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小时候的葫芦娃。」

    「我不敢去我同学他奶家了 我同学老是叫我去 他说他奶让我去的[石化]我瞬间石化,大前年冬天陪我同学去我同学他奶家 ,他奶家有个大坑俺俩然后就把那个床铺好 然后她奶在外面找了好几捆玉米秸烧炕进被窝后挺暖和的 我就跟奶奶说 奶奶你不用烧了 进来喝口水吧,你们猜一下奶奶说啥?奶奶说没事儿 我不渴,我在给你们烧几捆玉米秸, 半夜里差点把我们烤熟了[捂脸]把腿伸到外边吧 冷,放进被窝吧 热[捂脸]然后我就跟我同学说你把你的被子垫在下面 咱俩盖一个被子然后我们就睡了第二天我们又被热醒了 他奶又开始烧了 [大哭]。

    ——第二天我们热醒后 我们又把第二个被子压在下面了 屋里不凉了 热烘烘的 我同学说咱俩这是在蒸桑拿 ,关键还不要钱 [捂脸]。

    ——有一种叫奶奶觉得你们冷[笑哭]。」

    「南方人真的这样想吗?[震惊]

    ——是的。

    ——对呀,我真的是这么以为的,我以为技术好,所以不烫屁股。因为控制火候控制的很好嘛。」

    北方的古人看到这很是无语,这再好的技术,它也不能避免不烫屁股,小火都能把菜煮熟,何况是要睡一夜炕的人,他们可没有那铜皮铁骨可以扛火烧。

    一个北方的商人看向身旁的南方好友,有些不确定的出声询问:“你不会也以为我之前跟你说我们北方睡火炕是在炕底下烧的火吧?”

    南方好友眼神有些飘忽不定,最后眼神一定,一脸坚定的回道:“没有啊,我可没有后世子孙那么傻,连这都不知道。”

    北方商人打量了一下,见他突然一脸坚定,最后选择勉强相信了友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