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直播短视频 > 第 70章 偷电瓶被枪毙

第 70章 偷电瓶被枪毙

    【偷电瓶被枪毙了?】

    [第二天的小偷同行:什么,偷电瓶被枪毙了?

    “你为什么偷人家电瓶啊?”

    “偷电瓶是为了卖钱”

    “那你卖钱要干什么呢?”

    “找小姐”

    “你还嫖娼啊?在哪里?怎么知道地方?”

    “花园后边有个胡同,上次张鹏带我去的。”

    “张鹏是谁?怎么认识的?”

    “上次一起赌博认识的。”

    “你还赌博?”

    “啊,就是有时候压力大时候。”

    “为什么压力大啊?”

    “因为诈骗骗不到钱。”

    “骗了多少?”

    “就骗了一千多,没骗多少,还没有抢劫挣得多。”

    “抢了多少?”

    “额……五六万吧。”

    “赃款怎么处理的?”

    “都拿去进货了。”

    “进的什么货啊?”

    “du品”

    “卖家是谁啊?”

    “他现在已经不干了。”

    “确定吗?”

    “确定,上次交易的时候没谈拢,让我给杀了。”]

    「从刑期一年加到死刑,生怕自己死不了。

    ——逮捕他的警员:刑事处罚,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小组长,副队长,队长,副主任,主任,副局长,局长,谢谢你[狗头]。」

    「好家伙,黄赌毒,偷窃诈骗,杀人,一样不落啊。

    ——一句比一句刑。

    ——青春没有售价,死刑就在当下。」

    “这人是上赶着找死啊?”

    老祖宗们也惊呆了,还以为这电瓶是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所以要死刑,没想到越问犯的事越严重。

    “后世连嫖娼都犯法了?”一个公子哥搂着怀里的青楼名妓惊奇问道。

    “嗨,到底是千年后的事了,这我们管不着。”一个正躺在美人膝上的公子哥毫不在意回道,“享受当下就好。”

    “哈哈哈,也是”两人最后相视一笑。

    旁边的女子也小心赔笑,抬头扫了一眼天幕,眼里闪过一丝哀伤。

    【穿越时间的对话】

    [好奇妙的感觉啊,来自战国时期的漂流瓶。

    一块战国时期的石头出土上面雕刻着“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呀。”

    或许是在战国时期的某个黄昏,中山国的两位忠诚的臣子,在为他们的君王捕鱼的时候,坐在外面的小河边,两人一起畅想着未来,一拍即合,他们决定给未来人留下一些信息,一些穿越时间的问候。

    于是就有了这块刻石,然后在两千三百年后的1935年,在河北平山界的一片田里,这块穿越时间的石头被偶然发现,上面的文字经过岁月的洗礼依旧清晰可见。

    “我们是给王打鱼的公乘得和旧将曼,我们哥俩现在给王看守陵墓,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呀。”

    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但是这一刻的我们仿佛真的和他们对话了。]

    「收到一封两千多年前的问候信,想写回信却无处可寄。」

    「君子我不敢当,小人我十拿九稳[捂脸]。

    ——真小人好过伪君子。」

    「穿越千年的问候,感觉尸体都暖暖的了。」

    「古代版时间胶囊。

    ——好感动,这是祖宗们留下的话。

    ——中国式浪漫。

    ——我也写一个埋起来,说不定千年后也被人挖了出来。」

    战国时期

    刚刻完字的公乘得和旧将曼惊喜的看着天幕,二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刻的时候只是想留下点什么痕迹,没想到在两千年后被看到了。

    抚摸着刚刻下的字,二人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穿越了千年,在与后人说话。

    一些也曾在石头上刻字的古人们也不由想起自己刻的字,不知道千年、百年后是否还存在,还能被后人看到否?

    此视频一出,又引起了一群古人们刻石的狂潮,于是千年后挖出了许多刻石。

    考古专家:这块有字,那块也有字,那边那个还有。

    专家总结:古人们爱在石头上刻字,还总喜欢跟后世子孙打招呼。

    【一门忠烈,父子英雄魂】

    [难怪有故人之姿,原来是故人之子。

    民国时期,读书人袁新烈毕业于最高学府后做了校长,而后战争期间在铁路局做着为抗日战争运送军火和物资的工作。

    当日军空袭武汉,我方缺少武器时,他一人冒着炮火,四处奔走,花光了所有积蓄,制作了五百多把大刀送往前线。

    后来,这些大刀成为了战士们制胜的利器,他们用这些刀独创刀法,专门向鬼子们的脖子上砍,斩杀无数令日军闻风丧胆。

    于百姓,他是散尽家财,保护百姓平安的英雄;于家庭,他也是悉心教导知识,教育他们要守护自己的国家。

    那年他有一个八岁的儿子,名叫袁隆平。]

    「父亲保护了人民,孩子让人民不再挨饿[流泪]。」

    「一家4代全都是为国的人才,第一位是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他为我国战士送了几百把大刀让他们保护我们的国家,第二位是袁隆平,袁隆平为了天下人,为了我国所有人能够吃饱饭研究杂交水稻,最后成了杂交水稻之父,第三位是袁隆平的孙女,她考进了袁隆平之前上过的大学,她继承了他祖父的意志与使命,继续为我国杂交水稻做出贡献,一家四代全都是为国为民的人才与先烈他们都为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父亲为保家卫国散尽家财,儿子让百姓摆脱了饥饿,一家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朱元璋看着天幕说道。

    如今距离大明得到那高产粮种已经过去几个月,水稻已经差不多成熟了,那稻田里可是水稻颗颗饱满,稻子都压弯了腰,朱元璋见过后睡觉都能笑醒过来。

    望着天幕上的两父子,诸多皇帝皆是挺直脊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虽然对于他们来说,那也是他们的后人,可是这等丰功伟绩,这等满门忠义,值得敬佩。

    “杂交水稻?就是我们现在种的这个吗?”一个正在水田里栽种朝廷下发的杂交水稻种子的农人道。

    “应该就是,听说产量很高呢,”旁边水田里的老农回道,“这可是能让后世人脱离饥荒的好东西。”

    “农神,这是农神啊”说着,无数农人激动地跪地虔诚叩拜,之前朝廷说这种子能亩产几千斤,他们还不是很相信,如今才算彻底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