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 第10章 太康失国

第10章 太康失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中国?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秦始皇皱着眉头,沉思道。

    他有种预感,如果这天幕上的女子真是来自后世的话,那么这所谓的中国或许就是后世人所在的国家。只是这样的话,那他的大秦呢?又持续了多久?比之周朝八百年如何?

    秦始皇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他一生追求长生不老,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延续万世,但现在却发现,即使是强大如秦国,也无法逃脱时间的侵蚀。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作为一个伟大的皇帝,他深知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任何王朝都有兴衰之时。但他相信,只要他的子孙后代能够继承他的意志,继续努力,秦国就一定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秦始皇抬头看着天幕,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秦国成为一个无比强盛的王朝,即便是周朝的八百年他大秦也一定要将其超越。

    “朕一定要让秦国的荣耀永远传承下去!”秦始皇低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决心和自信。

    〔启坐上王位之后,建立了世袭王权,并迁都阳城。为了镇压奴隶主们的反抗,打击旧势力,从而巩固新政权,他将原来的部落联盟机构转变为专政机关。于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诞生了。〕

    “奴隶制国家?”听到这个词,秦朝之后的古人们不禁皱起眉头。虽然他们对这个概念并不十分熟悉,但仅仅从名称来看,就让人感到不安。

    他们心中涌起一连串疑问:什么样的国家会被称为奴隶制国家?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充斥着大量的奴隶?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们,使得他们对夏朝的印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虽然他们现在的生活也并非那么美好,但至少不是以奴隶的身份生活,他们也是亲眼见过那些奴隶所经历的悲惨生活啊!

    〔说起来,为什么到启那个时候,会发生这么大的变革呢?〕

    海棠带着笑意的问道,那语气很有一种上历史课时,老师让同学回答问题的既视感。

    不知为何,那些原本从书舍跑出来的学子们,听到这句话,身体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当时社会的变革,显然不是偶然的,它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当时,随着氏族部落间掠夺战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俘虏变成了奴隶。在氏族内部,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耕地逐渐被分配到各个家庭使用,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经济单位。〕

    〔在这种情形下,富有的家庭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直接去掠夺本氏族成员的财富,如此一来,社会财富就会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部落首领跟富有家庭的家长开始成为奴隶主;而多数人因为丧失了生产资料,逐渐沦为平民跟游民,有的还被迫为奴隶主劳动,并成为奴隶。〕

    〔于是,社会逐渐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阶层:奴隶和奴隶主。奴隶成为奴隶主的私人财产,他们可以被随意打骂、杀害,甚至被当作商品进行交换。就这样,私有制得以确立。与此同时,贵族们的财富和奴隶自然而然地传承给了他们的子孙后代。〕

    当看到这一幕时,所有古人都感到心头一震。最终,他们只能深深地叹息一声。毕竟,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百姓,在那些权贵面前,也许和天幕上的奴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禹凝视着天幕,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这些事情似乎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但有没有办法能够避免呢?

    而皇帝们对于这一点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毫无顾忌地运用整个国家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即使是面对广大的百姓群体,他们也能够凭借手中的权力强行驱使这些人民去做一些事情。

    然而,如果皇帝们真的毫无顾忌地滥用权力和财富,那么他们恐怕也会为国家的覆灭付出沉重的代价。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只要皇帝们保持一定的理智,不肆意妄为,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发生。所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成为了每一个皇帝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好吧,话题扯远了。现在回到原题,历史上,启虽然成功建立了奴隶制政权,但他的政权对于整个天下而言,显然还不足够稳固,毕竟夏启的实力再强,那也只是一家之力而已,想要完全掌控天下,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所以,在夏朝初期,经常会出现诸侯叛乱的事情,这让夏启十分头疼。前期启当政的时候,还有些励精图治,他不断地打压那些叛乱的诸侯,并对一些势力较大的诸侯进行招安和安抚,使得夏朝的局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但到了晚年,他就开始有些贪图享乐起来,经常沉迷于打猎和游玩之中,甚至对政务也逐渐懈怠下来。这种荒淫无度的生活方式让国家的统治陷入了极度不稳定的状态。〕

    〔而就在此时,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王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小儿子武观,他竟然试图发动叛乱,企图夺取政权。尽管最终武观被流放,但这场内乱已经给国家的统治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大禹的脸色阴沉得吓人,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在未来竟然会变得如此昏庸无能。他的目光如刀般锐利地扫向不远处的儿子,眼中闪烁着愤怒和失望。然而,当他看到儿子脸上同样露出惊愕的神情时,心中的怒火不自觉地稍稍平息了一些。

    “哼!”大禹冷哼一声,心中暗自思忖:还好,现在还有时间。既然天幕提前将这些事情揭示出来,那么在未来发生之前,他仍然有机会教导他的儿子如何正确地治理国家。他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能够挽回国家的命运。

    想到这里,大禹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默默祈祷:但愿还不算太晚……

    〔不久,夏启病死后,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太康。相比于他父亲,太康显然要更加的昏聩无能。太康是一个“盘于游田,不恤民事”的君王,他爱好打猎,荒废朝政,将国家大事丢至一边,全然不顾及国家民生问题。而且,他为了让打猎更加的尽兴,于是“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意思是,为了打猎,他越走越远,以至于很久都没有返回国都,而他的这一荒唐的行为最终给了有穷国首领后羿机会。〕

    〔后羿趁太康外出游猎之时,拥兵攻打夏都,将其成功占据后,他又派重兵把守洛水,不让太康返回。〕

    大禹跟启看到这一幕,皆是脸色剧变,难道他们新建立的夏王朝就因此而被倾覆了?

    “啪!”已经成为了夏王朝君主后的启看到这一幕,脸色阴沉,用着极为愤怒的眼神扫向远处那正瑟瑟发抖的儿子,太康。压抑着满腔的怒火问道:“你既然这么喜欢打猎,那我就成全你,来人,带下去,没有我的允许,他也就不用回来了。”

    随后,在一阵哭喊求饶声中,太康被硬拖带拽的拉了出去。

    〔当昏聩的太康打猎回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了,没办法,他只能去求援那些原本依附夏王朝的诸侯们,然而因为太康先前的不作为,那些诸侯们早就对太康失去了信任,于是,皆不予理睬。最后,太康只能往东方逃亡,此次事件,史称,“太康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