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落在亥的领导下迁徙到了殷地,为了开拓贸易,亥奉行亲仁善邻的政策,结好远近各部落。随着贸易盛行,商部落与各部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有一次,亥率领商队长途跋涉来到了一个部落,这个部落叫有易氏,也可称有扈氏,有易部落的首领名叫棉臣。宴会上,亥可能是多喝了几杯,喝的有点嗨,然后太过放纵自我,与有易氏的貌美女子当众调戏起来。〕
〔《古本竹书纪年》曾记载“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亥因为与有易氏女子发生不正当关系,东窗事发后,棉臣认为这是商部落在侮辱自己的氏族。之后不久,他派人趁夜将亥杀死,然后又把商部落带领的牲畜、货物全部据为己有,并将商人全都驱赶了出去。〕
“不是,堂堂部落首领就这样被人杀了?太草率了吧?”有人惊呼,感觉很不可思议。
“这有什么?做出这种事怎么就没想过后果?亏他还是部落首领。”有人摇头。
“话可别这么说,万一是对方早有预谋的呢?没看到对方连那些牲畜、货物都抢走了吗?这很明显啊,肯定是那个有易部落见财起意,故意派一个貌美女子前去勾引,想以此为借口将其杀害。”
“嘶!听你这么说,还真有可能啊!不愧是读过书的人,见识就是跟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不一样。”
“那是!”年轻书生见有人夸赞,扇子一扇,嘴角微微扬起。
〔商部落因为此事失去了自己的首领,部落的发展也收到了很大打击,亥的弟弟恒临危受命,成为了商部族的新首领,他把棉臣杀兄、夺财、赶人的事全都告诉了亥的儿子—上甲微,上甲微听后非常愤怒,并决心为父报仇。〕
〔商部族虽然富有,但因为此前一直专心致力于农牧业生产,武装力量并不强大,单打独斗,他们胜算基本不大。于是,当上甲微成为首领之后,在正式讨伐有易部落之前,他需要寻找帮手,为此他向河伯借人,想诛杀棉臣,并吞并有易部落。〕
〔最终,在上甲微与河伯的联手下,有易之君棉臣身死,有易部落也就此被消灭了。〕
“唉,这都是贪心惹的祸啊!”见天幕上那有易部落的覆灭,书生摇头叹息。
〔经过上甲微的讨伐之后,商部族的势力拓展到燕山南麓的易水流域,并由此成为这片地区的一方大部族,开始逐渐具备拥有与夏王朝对抗的实力。〕
〔上甲微的时代,是殷商部落脱胎换骨的时代,也是商族可能的信史时代,什么是信史?就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商族人对祖先的祭祀有一套周祭制度—即对祖先轮番的、周而复始的祭祀。微,也就是上甲微通常位于祭祀的首位,这是商人对上甲微贡献的肯定。〕
〔商部落自上甲微以后发展很快,在历经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葵大约一百多年后,也就是夏朝末年,商汤成为了商部族首领。这时候的商族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强大的部族,商汤在看到夏桀的腐败后,决心推翻夏朝。先商的大致历史就到这里了,因为太过久远,事实真相究竟如何up也不清楚,不过大家就当听听故事吧!嘿嘿,说完了先商,那接下来就聊聊“早商”这段历史吧!〕
“这什么商部落后面那几位首领的名字怎么那么怪?”有人不解的问!
“确实,名字里面都有天干地支里的那些字,难道这其中有什么深意?”
〔商汤又名履,古书上说“汤有七名”。记载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等。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太乙、大乙。〕
商汤有些愣神的看着天幕,他怎么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名字,难道有些都是他后人给他加的?
〔夏桀的暴虐、以及国家内部的混乱不堪,这让商汤看到了覆灭夏王朝的希望。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夏王朝再怎么衰败,那也不是商族能单独对抗的,于是,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实力,商汤开始逐步暗地里翦除夏王朝的羽翼,也就是那些拥护夏王朝的各部落方国们,同时在表面上,他又对夏王朝表现的十分恭顺并臣服对方,由此得到了夏桀给予的征伐大权以及方伯爵位。〕
〔商汤经过几次征伐,消灭了诸多方国,商部落的实力也在这一次次征伐中迅速壮大。当然,商汤在大肆征伐的过程中,也不忘了广布仁德,每次征伐都高举大义的旗帜,让别的方国知道,我灭了他是有缘由的,而不是我故意为之。利用道德舆论,商汤不仅因征伐壮大了部落,还收获了大部分方国的民心,与之相比,夏桀的暴虐统治更加的突出了,如此一来,夏王朝迅速离心离德,距离覆灭已然不远了。〕
汉朝,刘邦看到这一幕,脸色有些古怪,这种做法,貌似,他也干过类似的事!
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也许是因为商汤所采取的行动过于浩大且引人注目,引得众多方国也都选择了归附商族。渐渐地,一直以来都未曾引起夏桀重视、甚至还对他表现得极为恭敬顺从的商汤,如今却已悄然成长为足以威胁到自己统治地位的头号大敌。就这样,双方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变。盛怒之下的夏桀传令召见商汤,毫不留情地立刻收缴回赐予商汤的所有领地封邑,同时褫夺掉他身为一方诸侯的伯爵爵位和对外征讨杀伐的权力,最终更是将其打入大牢,囚禁在了戒备森严的钧台之中。〕
“什么?竟然这么轻易就把人家给关起来了?那后来到底是怎样才会导致夏朝灭亡的呢?”有人不禁疑惑地喃喃自语道。
“嗯……难不成是之后有其他人前来劫狱,成功地将商汤从狱中营救出去了吗?”另一个人的脑海里飞速闪过这样的念头,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商汤被囚禁之后,伊尹与仲虺得到消息后,非常焦急,于是赶忙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进献给夏桀,请求释放商汤。夏桀见商族送来这么多宝物、美女,心中很是高兴,再加上商汤在被囚禁的这段时间表现的非常顺服,夏桀认为恐吓、警告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就将商汤给释放了。〕
“啊,不是,这就给放了?你是夏王诶,什么宝物、美女没有?就这样把一个威胁最大的敌人给放了?”有人傻愣愣的看着这一幕,有些没回过神来。
“唉,难怪会被人给灭了,如此贪财好色,岂能不亡?”
汉朝,刘彻当即耻笑一声,如此荒唐,他夏朝岂能不亡?身为君王,这夏桀简直连脑子都没了,谁威胁最大都不知道,难怪他会成为亡国之君。
唐朝时期,在宏伟壮丽的宫殿之中,唐太宗李世民正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天幕。
此时,李世民身旁站着他寄予厚望的太子——李承乾。这位年轻的储君身姿挺拔,面容俊秀,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稚嫩与懵懂。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承乾啊,今日朕便借这天幕之述,给你讲讲何为为君之道。就这位夏朝末代君王夏桀,其所为实在荒诞不经!”说到此处,李世民不禁皱起眉头,神色凝重。
接着,他继续说道:“夏桀沉迷酒色,荒淫无度;对百姓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又听信谗言,残害忠良之士。最终导致天怒人怨,国破家亡。你日后定要以史为鉴,切不可步其后尘。”
李承乾听得入神,虽然有些词句尚不能完全领会其中深意,但他还是努力地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牢记在心。
李世民见状,满意地笑了笑,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国之君,应当心怀天下苍生,时刻关注民生疾苦。要善于纳谏,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勤勉政事,励精图治。只有如此,方能守住祖宗基业,造福万民。”
李承乾挺直身子,一脸认真地回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会将历代君主的事迹铭记于心,刻苦学习治国理政之术,将来成为一名贤明的君主,不负父皇期望!”
看着眼前踌躇满志的儿子,李世民心中倍感欣慰。他相信,只要李承乾能够秉持这些原则,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伟业,让大唐江山永固,繁荣昌盛。
此刻的李承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成长,不辜负父皇的殷切期望,肩负起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重任。
〔可能是夏桀对自己的实力太过自信,所以对释放商汤这事并未太放在心上,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次放虎归山对夏王朝来说绝对是致命一击。〕
大禹脸上青筋直跳,在众部落首领的面前观看自己子孙的荒唐行为,这让他感觉非常的没面子。
大禹脸色阴沉,周身散发的气息使得周围的人都没敢靠近,皆下意识的远离了几步,夏启目光也是愣愣的看着天幕,这种时候,他甚至不敢直视他爹的眼睛,毕竟,这夏桀可是他的后裔,他爹对付不了那混账夏桀,难道还不能对付他自己吗?
〔商汤重获自由后,先后征伐了夏王朝的三个绝对支持者,也就是韦、顾以及昆吾三个方国。前两个方国在商汤的勇猛征伐下,直接被消灭,昆吾见商族攻伐这般迅速,于是派人朝夏桀求援,夏桀得知大怒,直接出兵征商,商汤原本想率军先灭昆吾,然后征东夷,进而灭夏。伊尹权衡利弊,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暂时收兵,还准备了许多珍贵礼品送给夏桀,并请罪。夏桀见商汤如此识时务,怒气也消了一大半,身边大臣趁此机会恭维道:“大王威震天下,不出兵便可安天下。”夏桀听后,哈哈大笑,下令收兵。〕
秦朝,嬴政不屑冷哼,真是废物。
回想之前过往,商汤也不禁面色愉悦,当时若不是听从伊尹的劝谏,最后谁胜胜负还真不一定呢!
想到这,他心中对伊尹更加的看重了。
伊尹见天幕多次提到自己,此刻即便是他,也免不了心中涌现出的那些许热切。
〔昆吾是夏朝时期最强大的方国,即便没有夏桀的支援,其实力也不是商汤那么容易就能战胜的,在经历一段持久且惨烈的战争后,商汤最终将昆吾给彻底击败。昆吾被消灭后,夏朝最后一块拦路石也被掀翻了去,如此,通往夏都的大门豁然洞开,商汤下一步就是直捣夏桀的老巢了——夏都斟鄩〕
〔讨伐夏桀,势在必行,不过这时候还需要一个富有号召力的口号,这样就能聚集多方势力联盟,从而一举击溃夏桀的军队,不给对方任何翻身的机会。早在夏朝时期,人们崇尚天神,也就是天命,大禹在征伐三苗的时候,也是说因天命而去讨伐的,商汤的做法也是如此。〕
〔于是,商汤在众诸侯首领的见证下,开始大搞祭祀,以求得到天命的指示。祭祀结束后,商汤宣称自己已经得到了天命,讨伐夏桀乃是天的指示,你们都不能违背天命。商汤借“天命观”以彰显伐夏的正义性,从而建立新的合法政权,至此,在“天命”旗帜的掩护下,商汤联合众部落踏上了伐夏征程。〕
〔此次征伐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艰难险阻。毕竟夏王朝有着四百年的积累,想要一举覆灭谈何容易?不过,由于之前的每次征伐都大获全胜的缘故,因此商军的斗志非常高扬,很有一鼓作气直接攻陷夏都的气势。〕
〔夏桀对商汤灭掉昆吾之后大为震惊,此刻又见不到商族之前就说好的贡品,愤怒异常,于是下令军队伐商。〕
〔然而经过先前夏桀的荒唐统治,他治下的属国早已将夏朝给抛弃,即便夏桀的军队勇猛血战,但依旧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
〔惨烈的战斗一触即发,夏桀的军队先是溃败,然后直接败逃而去,联军紧追不舍,最终在鸣条这个地方爆发了最后一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鸣条之战”,此战过后,夏军全军覆没,商汤率领盟军擒获了那原本不可一世的夏王夏桀,当着众首领的面细数了夏桀的罪行之后,便将他给流放南巢,几年之后,夏桀凄苦死去。〕
“唉,自作自受,这种结果除了自己能怪得了谁呢?”有人感叹!
〔自此,灭夏大业圆满完成,商汤成功灭夏后,告祭于天,也是向天下人宣布商王朝的建立。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四方诸侯,并监视夏朝遗民,在伊尹的建议下,商汤将王都迁到了西亳,由此正式开始了商王朝对天下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