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王府大堂内,茅义负手而立,望着远处渐渐暗淡的天空,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爷,”王护卫快步走来,低声说道,“宫里来人了……”
话音未落,一名身着青色蟒袍的太监便迈着碎步走进了大堂。他面容白皙,连身旁的风都似乎带着些阴柔,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孙公公。
太监有很多,但是能将蟒袍披在身上的整个朝廷仅此一位!
皇帝能派他过来,也足以表达其对这件事的重视。
“老奴参见王爷。”孙公公躬身行礼,脸上堆满了仪式般的笑容,“皇上听闻王爷今日整肃王府,清除蛀虫,特意让老奴前来慰问。”
“公公免礼。”茅义不动声色,示意王护卫搬来座椅,“公公请坐。”
孙公公也不客气,施施然地坐下,接过侍女奉上的香茗,轻抿了一口,才慢条斯理地说道:“王爷今日之举,可谓是大快人心啊!想那刘管家,仗着自己在王府多年,竟敢中饱私囊,贪污受贿,实在是罪不容恕!王爷英明果决,定能还王府一片清明!”
茅义知道,这番话不过是试探之言。他淡淡一笑,说道:“公公过誉了,本王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而已。王府上下,皆是父皇所赐,本王自当尽心尽力,守护好这份基业。”
“王爷孝心可嘉,皇上定会欣慰不已。”孙公公说着,目光却在茅义脸上扫来扫去,似乎想要看透他心中所想。
茅义自然察觉到孙公公的用意,但他丝毫不露破绽,反而热情地与孙公公寒暄起来,从朝堂政事聊到民间趣闻,侃侃而谈,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然而,在孙公公看似随意的目光下,茅义心中却越发警惕。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夜幕降临,王府灯火通明。孙公公在侍女的带领下,参观着王府的各个角落,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他时而驻足观赏,时而询问几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玄机。
“这王府的布局,倒是颇有章法……”孙公公望着眼前的假山流水,轻声说道,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可不是嘛,”一旁的侍女掩嘴笑道,“这可是当年先帝御赐的能工巧匠设计的,王爷平日里最爱在这园子里散步呢。”
孙公公顺着侍女的目光望去,假山旁,一棵苍劲的古松傲然挺立,树下,一方石桌两把石凳静静地立着,仿佛在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王爷雅兴,”孙公公收回目光,意味深长地说道,“只可惜,老奴今日前来,时间仓促,无法与王爷秉烛夜谈,欣赏这美景了。”
“公公事务繁忙,本王理解,”茅义不动声色地说道,“待来日有空,本王定当设宴款待,与公公彻夜长谈。”
孙公公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冷笑一声。他今日前来,可不是为了赏景谈天的,而是奉了皇命,来探查这个草包王爷的虚实。
这几日,茅义在朝堂上的表现,实在太过反常,不仅口齿伶俐,对答如流,甚至还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建议,这让皇帝对他起了疑心。要知道,这个茅义,之前可是出了名的纨绔王爷,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怎么突然之间就变得如此聪明能干了呢?
皇帝怀疑,茅义身边或许有了高人指点,亦或者有了什么机遇,不管是哪种情况,他都想要将其掌握。
而孙公公的任务,就是找到证据,揭穿茅义的真面目。
然而,让孙公公失望的是,他在王府里转了一圈,却一无所获。茅义似乎早有准备,王府上下,口风严密,滴水不漏。
“难道是自己多疑了?”孙公公心中暗自思忖,但直觉告诉他,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就在孙公公准备离开王府的时候,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在孙公公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孙公公听完,脸色微变,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对茅义说道:“王爷,老奴还有一事相禀,明日宫中设宴,皇上特意嘱咐老奴,请王爷务必赴宴。”
茅义心中一凛,他知道,这鸿门宴,怕是不好推辞了……
翌日,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一派热闹景象。茅义身着华服,端坐席间,看似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他知道,这看似喜庆的宴会,实则波澜涌动。
酒过三巡,一直对茅义虎视眈眈的孙公公,终于找到了机会。他端起酒杯,走到茅义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王爷,老奴敬您一杯。您最近在朝堂上可是大放异彩啊,皇上都对老奴夸赞您博学多才,老奴真是羡慕不已啊。”
茅义当然听出了孙公公话里的阴阳怪气,但他不动声色,举杯回敬道:“公公谬赞了,本王不过是尽力辅佐皇上,为国效力罢了。倒是公公,一直陪伴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分忧解难,才是真正的劳苦功高。”
“王爷谦虚了,”孙公公干笑两声,话锋一转,“只是,王爷最近的变化,实在太大,难免会让人有些……不适应。”
“哦?不知公公指的是?”茅义故作不解地问道。
孙公公眯起眼睛,盯着茅义,一字一句地说道:“王爷,您可知,这世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借尸还魂’?”
此言一出,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茅义身上。
茅义却毫不慌乱,哈哈一笑,说道:“公公真是爱说笑,这世上哪有什么‘借尸还魂’?本王只是痛改前非,洗心革面罢了。”
孙公公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大臣打断,宴会的气氛才稍稍缓和下来。
宴会结束后,茅义匆匆离开皇宫,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场宴会只是个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他必须尽快找到应对之策,才能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宫廷中生存下去。
为了放松心情,茅义决定微服出宫,到京城最热闹的集市上走走。
人流如织的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突然,一抹淡雅的身影吸引了茅义的目光。那是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气质清冷脱俗,宛若空谷幽兰。
四目相对,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这位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女子轻声问道,声音如空谷清泉般悦耳动听。
茅义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跟着女子走到了一处僻静的茶楼。
“小女子林婉儿,见过公子。”女子微微福身,自我介绍道。
“茅义。”
简单的两个字,却仿佛带着千斤重量,让林婉儿心中一颤。
“久闻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林婉儿掩饰着内心的波动,淡淡地说道。
“姑娘谬赞了。”茅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两人寒暄了几句,气氛逐渐融洽起来。茅义这才知道,林婉儿竟然是邻国公主,此次微服出行,是为了躲避政治联姻。
得知林婉儿的身份,茅义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以自己现在的处境,根本配不上这位高贵的公主。然而,命运的红线,却在冥冥之中,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婉儿姑娘,你怎么了?”茅义注意到林婉儿的神色有些不对劲。
林婉儿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了茅义一眼,欲言又止。最终,她只是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茶楼门口一闪而过。
“孙公公?”茅义猛地站起身,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孙公公眼角闪过一丝阴狠,他并没有立刻上前,而是悄悄退回了人群中。茅义与邻国公主私下会面,这可是个天大的把柄!他阴沉地笑着,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利用此事来扳倒茅义。
茅义回到王府后,心中始终惴惴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他努力回想孙公公出现时的神情,试图从中揣摩出对方的意图。
“王爷,”管家匆匆忙忙地走进来,打断了茅义的思绪,“宫里来人了,说是皇上赏赐的珍贵药材,特意送来给您。”
茅义心中冷笑,皇上什么时候对他这般好了?这分明是鸿门宴前的糖衣炮弹!
“把东西收下吧。”茅义淡淡地吩咐道,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更加警惕。他明白,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袭来,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另一边,孙公公回到皇宫后,立刻找到了皇帝,添油加醋地将茅义与林婉儿会面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启禀皇上,老奴亲眼所见,王爷与邻国公主在茶楼私会,举止亲密,关系非同一般啊!”孙公公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道,“王爷他这是……这是置皇上于何地啊!”
皇帝听完,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本就对茅义最近的改变心存疑虑,如今又听到这样的消息,心中更加不安。
“邻国公主?他怎么会和邻国公主扯上关系?”皇帝喃喃自语道,语气中充满了怀疑和愤怒。
“皇上,您想想,王爷以前是什么样子,您可是最清楚不过的啊!他如今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还和邻国公主关系暧昧,这其中……这其中难道就没有什么猫腻吗?”孙公公故意说得模棱两可,却字字诛心,句句都在暗示茅义有谋反之心。
“你的意思是……”皇帝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老奴不敢妄言,只是……只是担心皇上被奸人蒙蔽啊!”孙公公说着,又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来人!备驾!朕要亲自去王府!”皇帝霍然起身,语气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夜幕降临,王府内却灯火通明。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紧接着,“皇上驾到——”太监尖锐的声音在王府门前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