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大帅满心憋屈,在东疆时被红旗军撵得狼狈不堪。本指望到北疆与辽军联手,能顺利拿下大乾,顺便找红旗军报一箭之仇,可现实却是依旧被红旗军追着打,他越想越气,怒火在胸中熊熊燃烧,难以抑制。
在北疆与辽军联合后,他们一度向大乾攻占了五百里之地,然而红旗军一到,局势瞬间扭转。
“秦梦希,秦梦希,可恶的红旗军!”山本怒吼着,将他平日里最喜爱的一套青花瓷茶具狠狠摔碎,又把房间里收藏的书画、瓷器统统撕扯、砸烂,发泄着心中的愤懑。
其实,最为憋闷的当属南宫志贤的儿子。
往昔,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畅想着等老爹打下大乾江山,自己便能登上皇位。
可如今,老爹已死,兄弟二人反目成仇。
最要命的是,与倭寇的联军也分崩离析,他们不仅被红旗军追击,还被倭寇军视作肥肉,妄图从他们身上撕下一块来。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赵贞听闻后不禁哈哈大笑:“妙啊!让他们四股势力在北疆自相残杀,最好全都拼个两败俱伤,到那时,我大乾出兵,北疆便可一举收复,谁能阻挡?哈哈!”
只可惜,秦梦希不会如他所愿。正因赵贞不愿派大乾士兵进入北疆,才给了梦希充足的时间应对辽军和倭寇,红旗军也得以迅速壮大。
若说以前大乾举国之力尚可剿灭红旗军,那么随着红旗军在北疆的节节胜利,如今大乾即便倾尽全国之力,也不再是梦希的对手。
一旦梦希彻底掌控北疆,大乾的气数恐怕也就行将耗尽。
大乾朝中的一些老将军、老公爵们心里明白得很,只可惜他们的陛下太过执拗,一心想着收复南疆、东疆以及红旗军占领之地,却不愿涉足北疆作战,只盼着做那鹬蚌相争后的渔翁。
如此一来,大乾朝廷在民间百姓心中的威信逐渐降至冰点,百姓们的心渐渐偏向了红旗军,他们觉得唯有红旗军才能拯救自己。
秦梦希离开雍州城后一路北上,失去炸弹火药支援的辽军和倭寇军,怎能与红旗军抗衡?红旗军一路北上,仿若猛虎归林,追逐猎物一般,将辽军和倭寇军撵得四处逃窜。
无奈之下,辽军两兄弟与倭寇山本只得再次联合,此时他们的兵力已不足百万。想当初南宫志贤在世时,联军兵力多达两百万。
这回他们学乖了,鉴于军火频繁丢失的情况,他们认定内部出了叛徒,可始终抓不到人。
于是,新生产出来的炮弹,专门安排一万士兵寸步不离地看守,夜间也不例外,甚至将部分军火分散到每个士兵身上,次日清晨再统一上缴。
这办法还真奏效了,秦梦希若想收缴军火,就必须靠近,而要靠近就得先灭掉那一万看守,可她自知没这本事。至于分散在士兵身上的军火,她更是无暇顾及。
辽军与匈奴军有联军,秦梦希这边也有强援,南疆赵阔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赶到,如此一来,双方兵力差距大幅缩小。
赵阔的军队作战勇猛,秦梦希只是好奇,之前赵阔在东疆是如何对抗倭寇的。
“王爷,您这南疆士兵可不像传闻中那般孱弱啊!”秦梦希笑着说道。
这是因为在一次战斗中,南疆士兵迂回包抄,直捣山本大营,山本那老家伙险些被活捉。
此役歼灭倭寇三万士兵,吓得山本大帅仓皇逃往北定府,一口气撤退了两百里。
“如今我军士气高昂,不如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回草原放羊,让他们再也不敢南下,您意下如何?”赵阔向秦梦希询问意见。
秦梦希微微点头:“北疆百姓饱受战火折磨,草原广袤,人烟稀少,一些部落又依附于辽军。
就让辽军与倭寇相互争斗吧,打了两年仗,我们的后勤补给也难以为继,是该休整一番,也让天下百姓缓口气了。”
北疆战场上,两位军队首领达成共识后,红旗军与南疆赵阔的军队对辽军和倭寇军的追击愈发猛烈。
辽军和倭寇军的士兵纷纷逃亡,每天都有数千乃至上万人投奔红旗军和南疆军这边。
对于这些人,经过严格排查,确定是北疆原居民后,才允许他们回家,或者跟随队伍继续追击敌人。
又经过一个月的追击,红旗军与南疆军会师于草原上最后一座城池萨克多城,望着匈奴和辽军退入草原深处,他们才收兵回城。
可就在此时,南疆士兵突然举起弩箭对准红旗军,红旗军反应神速,瞬间将弓弩回敬过去,步枪营士兵更是黑洞洞的枪口直指对方,子弹已然上膛,只要对方稍有异动,便会毫不犹豫地开火。
秦梦希眼神冰冷,看向赵阔,又扫了一眼他身后的士兵,冷冷地问道:“平阳王,这是打算过河拆桥,还是想摘桃子?”
“赵阔脸上堆满笑容,连忙说道:“梦希姑娘说笑了,我南疆早就对倭寇和辽军深恶痛绝,如今将他们赶走,我们自然是要返回南疆。”
说罢,他眉头紧皱满脸怒容,转头呵斥身后的一众将军:“你们这是做什么?红旗军乃我等盟友,共同对抗外敌才是正途,怎能刀剑相向?莫要再犯糊涂,还不速速收起武器!”
众将军被训得低下头,这才纷纷收起弩箭弓箭。
“如此最好!”秦梦希这才抬手示意众将士收起武器,率先返回萨克多城。
两军先后入驻萨克多城,准备在此休整几日。
“平阳王,你接下来有何打算?”秦梦希看着平阳王问道。
“那梦希姑娘你又有何打算?难道真要与大乾开战?”赵阔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