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五爷这边刚一回到府上,便马不停蹄地唤来了管家,面色凝重而又急切地吩咐完支援西山书院修建的相关事宜后又强调道:“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将宁王府那边的事务处理妥当,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管家方和听完自家老爷的命令后,脸上顿时绽放出欣喜之色,连连点头应承下来。这位方老管家向来对方五爷忠心耿耿,此刻更是干劲十足,仿佛浑身充满了用不完的精力。
原来,这老管家的孙子已然到了入学读书的年龄。此前一直作为少爷的书童陪伴左右,本计划着明年跟随少爷一同前往云城书院求学。作为爷爷自然就舍不得小孙子,不想承受那爷孙分割两地之苦。
然而,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宁王府有意在西山兴建一座书院。得知这个消息后,方五爷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出人出力。如此一来,待到明年,自家少爷和老管家的孙子便无需长途跋涉离开绥城,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算起来,这五年来,方五爷与宁王府之间始终保持着频繁且密切的合作往来。方五爷为人精明能干,善于钻营取巧。而今,好不容易攀上了宁王府世子妃这条关系线,他内心的喜悦之情简直难以言表,整个人激动得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在他看来,他们方家在绥城的这一分支即将迎来飞黄腾达的时刻,家族的兴旺发达已是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在那遥远的军营之中,萧霁正专注于处理军务之时,一封密信送至他的手中。
当他展开信纸,看到上面所书写的内容时,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这封信竟是来自云城的暗桩,而其中传递的消息,竟然与安玥璃息息相关。
信中所述,广平劫杀案的现场,竟出乎意料地出现了除安玥璃之外的第二名幸存者!
安玥璃在广平遭遇那场劫难之后,她对于过往的记忆便变得十分模糊不清。
安国公府的陪嫁丫鬟存活下来没来绥城为何出现在云城,云城传来的这一消息,让广平劫杀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根据他母亲宁王妃的描述,当时广平现场可谓惨不忍睹,血流成河。在那样凶险的环境下,一个普普通通的丫鬟想要成功存活下来,微乎其微。
萧霁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名丫鬟究竟是如何逃脱那场浩劫的?她不应该只是个普通的陪嫁丫鬟,她又是否知晓一些关于安玥璃失忆的秘密呢?”无数个疑问涌上心头,使得萧霁再也无法安心处理眼前的事务。
他决定立刻着手仔细调查此事,希望能够揭开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不过阿璃对安国公府的一切都不在意,但若这丫鬟对安玥璃不利,他萧霁绝不能姑息,对于一切威胁到安玥璃的人他都必诛之。
话说这安三公子此前之所以行色匆匆,原来是收到了来自云城的紧急消息。要知道,这安国公府向来与云城的云家交往密切,当初广平劫杀安国公府所获取的重要情报,正是通过云城这边的特殊渠道传递而来。
然而这才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如今的云家竟然反过来威胁安三公子,表示倘若他无法帮助云城成功搭上绥城宁王府这条关系线,那么他们将会毫不犹豫地把安国公府派遣至绥城的探子送交宁王府处置。
安琦也不得不感叹:如今的绥城宁王府真是个香饽饽,人人都要上来咬一口!
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安三公子内心焦急万分、火气直冒。毕竟此时此刻的他身处于绥城之中,想要轻易离开绝非易事,而继续留在此地似乎也行不通。
更为糟糕的是,那青奴如今竟落入了云家之手,成为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药包”。云家能在北境盘踞多年,自然不好糊弄。毫无疑问,云家必然会利用青奴来要挟他,而且想必已经从青奴口中撬出了安国公府针对宁王府以及安玥璃所策划的所有阴谋诡计。
就在这时,身处王府客房内的安三公子正心烦意乱地翻阅着来自京都的一封封信件,试图从中寻找到一丝解决当前困局的线索或者灵感。突然间,门外传来一阵异常急促的脚步声,犹如疾风骤雨般由远及近。紧接着,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房门被人猛地用力推开,一名神情极度慌张的奴仆如脱缰野马一般匆匆闯入屋内。
此人乃是安崎身边的小厮青仆,只见他一路小跑而来,气喘吁吁地道:“三公子,青奴……青奴真的还活着吗?”
安三公子原本正坐在椅子上品茶,见到青仆这般冒失无礼、慌里慌张的模样,心头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忍不住高声怒吼起来:“成何体统!给本公子跪下!”
只听得“咚”的一声闷响,青仆毫不犹豫地跪在了门口,然而他的脊背却挺得笔直,眼神坚定地望着安三公子,再次追问道:“三公子,青奴真的还活着,对不对?”
提起这青奴,背后可是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原来,她本是安国公府煞费苦心、精心策划后准备安插在宁王府中的一枚眼线。想当初,安家上下所有人都认为青奴会像其他那些陪嫁过去的丫鬟一样,在广平遭遇不测而丢掉性命。可万万没想到啊,时至今日,她竟然如同奇迹一般出现在了云城。
安琦面对青仆那副急切万分的样子,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然后用一种波澜不惊的语气说道:“早在之前来到绥城的时候,我便已经安排人手前往云城探查情况,就在最近几日,似乎发现了青奴的行踪。没错,青奴的确还活着。不过,青仆你可要清楚,如果青奴胆敢背叛主子,那么不仅是她自己小命难保,就连你也休想活命。”
青仆自然之知道,当时姐姐为了他能待在三公子身边,自请给三姑娘当陪嫁丫鬟到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