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云州城的军队全部收押后,姜愿率领如山海般的队伍,朝着龙渊主城出发。
而龙渊主城对此一无所知,还在进行权力的斗争中。
即便丢了五座城池,龙渊王朝内部也没有想着先平定叛乱,而是各方心怀鬼胎,企图趁王朝危难之际,粉墨登场,夺取大权。
前面提到过,现在王朝内部的三大势力联盟中,士族已经占据上风,联合外戚打压宦官。在这种情况下,龙渊现任皇帝为了确保皇权不落入士族之手,拒绝了顶级士族的联姻,娶了一位低贱出身的女子为皇后。
他告诉这女子:“朕看中的便是你没有任何靠山,所以你只能同朕乘一艘船,明白了吗?”
但是皇帝没想到,这出身卑贱反而给皇后带来了灵活的身段,她表面上看起来只能依靠皇帝,实际上暗中与顶级门阀、外戚和宦官都有密切的往来,可谓是真正做到了三合一。
而太子殿下身上自然也系上了各方势力的丝线,当皇帝陛下察觉到这一现状时,就起了废除太子,另立二皇子的念头。
这二皇子的母亲是原皇后,后来被皇帝废了下去,现任皇后怕原皇后母子影响自己和儿子的前途,下毒毒死了原皇后,还想对二皇子下手。
可惜被皇帝察觉,将二皇子交给自己的母亲,龙渊太后抚养,自己暗中琢磨换太子一事。
只是这皇后也瞧出枕边人的心思,歹毒的她一不做二不休,偷偷给皇帝下了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意欲让皇帝早日驾崩,太子早日登基。
龙渊皇帝的龙体一天不如一天,到了如今已经时日无多,他将自己最信任的太监招至身边,授予密令。
“简朔,朕,便将二皇子托付与你了。”
这位忠心了一辈子的太监也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他接受密令后,便决心将二皇子推上皇位。
而二皇子要上位,最大的阻碍便是皇后和太子,于是他暗中设下埋伏,准备二人进宫便杀死他们。
可之前也说了,皇后身上的派系可不只是士族和外戚,宦官们也在她身上押了宝的。
所以毫不意外地,简朔的计划被手下出卖,他失败了,很快被诛杀,首级献于皇后跟前。
就这样,皇后实现了空前大胜利,太子顺利登基,成为龙渊新皇。
他们胜利后,很快对二皇子一派进行大清洗,太后不明遇害,二皇子也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夺去实权。
本来,重新凝聚成一体的龙渊,终于可以好起来了。但是没想到,这士族、外戚和宦官组成的联盟居然又开始窝里斗了。
士族希望彻底剿灭宦官,他们说:“天下乱到这种程度,全都是宦官们上蔽天听,下诓朝野。将士们一听宦官们还存在,就连河都不愿意渡,纷纷要回朝清除奸佞。”
这时候让人难以理解的说法,因为反对太子的太监已经都死了,现在剩下的太监都是皇后和太监的盟友,这时候还要“为天下除患”是要做什么呢?
其实士族们的想法也很简单,除去宦官后,大权基本就在手中,外戚们也翻不出风浪,大局已定。
皇后也不傻,知道这时候还需要宦官来维持权力平衡,于是回复道:
“宦官掌权乃是本朝的传统,先帝刚死,再废宦官,你让我一个寡妇和士人们打交道吗?”
士族们见想法被皇后驳回,没有气馁,而是想出了一招,请外兵。
什么是请外兵呢,这大佬们不方便做的事,就让小弟施加压力。所谓的请外兵,就是让各小弟发兵到龙渊主城,给皇后,或者说是现任太后施加压力。
于是几路兵马打着为天下除患的名号,朝龙渊主城出发。
在各方的压力下,太后还是妥协了,于是她告诉各宦官:“士族要杀你们,我保不住,快走吧。”
她还是没有赶尽杀绝,让这些太监们逃命去。
可太后有仁慈,士族们却不愿放过宦官,他们以外戚的名义,下令各地清理宦官势力,这就是把人往绝路上逼了。
在这一次行动后,宦官们终于认定,外戚是不愿意给他们留活路了,当然其实这是士族的想法。
于是,大宦官们矫诏召外戚家主入宫,这家主毫无防备,被太监们团团围住。
大太监代表宦官群体,发出触及灵魂的提问:“王朝成了如今的样子,也不是只有我们的罪过。当初先帝想要废除你妹妹时,也是我等哭着求饶,拿出万贯家财让先帝解气,才让她成为皇后,让你们家保修地位。现在你想要灭了我们,不觉得太过分了吗?你们总说太监们不干好事,可朝臣里又有谁是清廉正直的?”
可惜,外戚家主来不及回答这个问题,就被愤怒的太监们杀死了。
在外戚家主死后,一切的矛盾都进入了掀桌子阶段。
士族和外戚联合在一起,直接攻打皇宫,扬言要清除所有的宦官。
在军队的攻打下,皇宫的守卫很快被击溃,太监们只能负隅顽抗。
大太监见求生无望,将剑架在脖子上,对年龄尚轻的新任龙渊皇帝说:
“臣等殄灭,天下乱矣,唯陛下自爱。”
随后剑抹脖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就在皇宫乱作一团时,不速之客,已经来到了龙渊主城外。
姜愿驻足,望着面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恢宏大城,忍不住感叹道:
“真乱啊,我还以为天子脚下会好上一些,没想到里面居然乱成了这样。”
无心看着他身上的黄袍,说:“你真打算在这儿当皇帝了?”
“是啊,”姜愿回复,“任务要让我们一统天下,总会要把天下交到一人手中。交给别人你放心吗?还不如交给我们,至少我们脑中还有几千年浓缩的知识。”
无心一想也是,他们统领天下,当个明君说不定还能让平民过得更好。
“其他城市也准备好了吗?”
“嗯,只等我们进了龙渊主城,各地皆会揭竿而起。这一战,就是事毕功成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