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楼道里的人相对“安静”不少,18楼已然成为四栋一单元的禁忌区域。
沈茂日常吃瘪,从那天回去后再没有出现过,不知道在憋什么屁!
接下来连续好几天,小花和林诗过得十分惬意。
她们有时会种种地,享受田园生活;有时会翻翻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偶尔还会喝杯香浓的奶茶,品尝美味的食物。
而沈知砚也会隔天来到 1801,与她们一同对练。
然而,当极寒来临之际,林诗种植在家里的生菜无一幸免,全部被冻坏。
面对这一困境,她果断采取行动,将生菜连根拔起,并进行烘干处理。不仅如此,她还将其中一部分送给了沈知砚。
家中清理干净之后,林诗又重新播下了新的菜种。这次除了蔬菜,她还额外种植了几盆土豆和红薯。
无聊的时候,林诗会在18楼仔细观察外面的情况。
随着极寒天气的到来,小区里的人不得不外出寻找取暖和温饱物资。观察几天,她明显发现小区里逐渐形成了好几个小团体。
基本上是以单元楼为单位,大家共同行动,一同出门寻找生存所需,再一同归回小区。
经历过上一世,她无比清楚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
随处可见打劫的人,见人就抢,抢不过就杀,出去一趟,运气好,能力强的队伍能带回加倍物资。
运气不好,能力还弱的队伍则只能任人抢夺物资,甚至因此丢掉生命。
而回来的人队伍,每个人基本都挂彩了。
据林诗观察,小区里有一支比较特别的队伍。
他们出去每一次都能带回很多物资,并且,基本无死伤。
从望远镜里,她在那支队伍里发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还真是命大!”林诗透过望远镜看着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喃喃自语。
“什么大?”
小花坐在沙发上喝奶茶看平板,隐约听到林诗说话的声音,下意识的看向她。
“没事。”
一直忙着整理物资,她倒是忘记整理那群人了。
想到什么,林诗转头看向小花,“想不想出去玩玩?”
极寒到来差不多一个,两人一直待在家里都没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18楼没人了呢。
也会给人18楼物资多多多的“错觉”。
“出去?”小花放下奶茶,转头林诗,眼里有星星点点的兴奋,是她想的那个玩吗?
说走就走,两人还特意去问了沈知砚,问他要不要一起。
“我守家,顺便把外面的铁门升级一下。”
升级?
林诗想不到铁门还能怎样升级,不过既然沈知砚这样说了,作为邻居的自觉,她也就没多问。
回去和小花全副武装,头上戴着厚厚的软毛帽子。
不仅如此,除了炎炎烈日的夏天,冬天出门戴墨镜也是必须的,特别是这种下雪极寒天气,眼前的环境都是白茫茫一片,看久了眼睛还会难受,对眼睛伤害很大。
口罩也是必不可少,不然一阵风吹过,脸都会冻烂。
身上的衣服是林诗之前零元购的户外保暖防风的羽绒服,林诗是黑色,小花穿的是黄色。
毕竟现在室外温度在零下四十八度,除了洗澡才脱的恒温衣和羽绒服之外,两人还穿了保暖内衣,毛衣,又在羽绒服里面贴了暖宝宝。
手更要做防护,林诗前两天闲的无聊自己缝了两个恒温手套,不是专业人员,虽然丑是丑了点,但效果不错。
手套外面又还加了另外一个保暖手套。
脚上嘛……
两人穿了极地运动鞋下楼,各自背的背包里还放了一双冰鞋。
这都是林诗零元购的成果。
小花看到林诗像变戏法一样拿出这些东西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诗姐,对付极寒,你才是真的专业!”
林诗笑了笑,“拜托,我比你先回来好几个月!”
而且还有空间防身,她不富谁富?
洪水已全部化成冰,七楼以下全部被冰块冷冻,两人下到四楼,其中有一户人家的阳台已经被暴力拆开,他们家的客厅已经变成公共马路。
极寒之后第一次下楼,看着外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两人心里万般感慨。
林诗是学过溜冰,冰鞋对她来说手到擒来。
小花嘛……才走出去一步,就摔出去好几米远……
林诗正准备过去扶她,迎面就碰上了陈家明和贾媛媛。
“哟,这不是林诗嘛,你们这是要出去找物资?”贾媛媛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
林诗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她知道贾媛媛一直对她怀有敌意,毕竟她现在的男朋友是横在贾媛媛和她之间的一根刺,在这上面,某人有种独特的优越感。
“林诗,同学一场,我劝你们还是别白费力气了,外面的世界可不比小区里安全。”陈家明也开口劝阻,虽然不在一栋,但是他还是听到了许多这几个月以来关于林诗的各种事迹。
他认为,林诗只不过是在窝里横而已,顶多还有18楼的那个男人护着,现在林诗出去就是羊入虎口,只有被欺负的份。
说完他又补充道:“我们昨天出去了一趟,差点就回不来了。”
“哦?是吗?”林诗淡淡地回应道,“看来你们的运气不太好啊。”
“哼,少得意了。”贾媛媛瞪了林诗一眼,“不过话说回来,你们怎么只有两个人?你那个男朋友呢?”
“我们不需要太多人。”林诗说着,看了看周围,发现有人在看热闹,当即幽幽道:“而且,人多了目标也大,不是更容易引来危险吗?”
说完,林诗便牵着小花绕过他们,继续朝着门口走去。
“等等。”陈家明忽然喊道,“你们真的要出去?不怕遇到那些劫匪?”
林诗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怕?那就不出去了?坐在这里等死吗?”
陈家明和贾媛媛对视了一眼,两人眼神交汇之处闪着别样的星光,最终贾媛媛扯了扯嘴角,“同学一场,这次就当我帮你,不如我们合作一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