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末世降临:我在废土养小花 > 第94章 挖冬笋

第94章 挖冬笋

    到达竹林边缘的时候,三人换下冰鞋,穿上基地防滑耐磨短靴。

    随后林诗和小花对视一笑,然后看向沈知砚,“等一下,我去拿一下工具。”

    沈知砚有些疑惑地看着她们,“???”

    “我带了……”

    说完,他便从背包里拿出一把砍刀。

    然而,林诗却摇了摇头,笑着说:“这个太麻烦了,我有更省时省力的工具,就在你那边藏着,你们先等我一下,我去取过来。”

    小花笑嘻嘻地补充道:“哎呀,沈知砚你不用操心那么多啦,我们提前做了准备的。”

    听到两人的话,沈知砚心中虽然有些疑虑,但也不再多言。

    毕竟,他知道林诗和小花都是聪明伶俐的人,想必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原本还想着帮忙,但刚张嘴想要说话时,小花便拉着他往前走去。

    “沈知砚,你生活在豪门,应该不知道怎么分别哪里有冬笋出没吧?来,我教你。”

    于是,沈知砚被小花拉走,两人渐行渐远,留下林诗站在原地。

    林诗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确认周围没有人后,才小心翼翼地将空间的锄头拿出来。

    其实,早在之前,她就已经把冬笋写进了计划之中,而这把锄头,也是当初她在农贸市场顺手买下的。

    她拿出锄头后先试了一下。

    地上冻结着厚厚的冰块,林诗蓄力狠狠的往下挖去。

    下一秒,锄头挖在冰面立马发出清脆的响声,随后冰面碎裂,碎冰飞溅,冰下的泥土也显现出来。

    林诗蹲下身捡起一块冰块,那冰块足足有五厘米厚,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的煞是好看。

    不过好看归好看,有了它,林诗她们今天得废不少力气。

    实验过锄头的锋利性,林诗便拿着锄头过去找小花和沈知砚。

    看到林诗,我看到她肩膀上扛着的锄头,沈知砚挑了挑眉,很是诧异。

    “锄头?”

    林诗脸不红心不跳,“前两天找二贩子买的,带回去太显眼就提前藏在这里了。”

    她前两天确实出门了,这个沈知砚知道。

    “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林诗分发工具。

    人手一把锄头,三人开始埋头从冰面找冬笋的痕迹。

    别看竹笋小小的,它可是可以顶破搬砖的存在。

    很快,林诗便凭着敏锐的视力发现了目标。

    林诗一锄头下去,从它旁边开始挖,将冰面挖破之后再一锄一锄的往下,很快它看到了冬笋的庐山真面目。

    冬笋为枣核形,即两头小,中间大。它的外观光滑,表面覆盖着一层层的笋壳,略带茸毛,颜色主要为黄白色。

    看着地上安安静静躺着的冬笋,林诗眼前一亮。

    “哇,诗姐,你真厉害!”看到林诗得成功,小花一下子也生出无穷的战斗力。

    沈知砚也扭头看了一眼,脑子里不断回想着小花刚刚教他对诀窍。

    林诗没有着急捡起地上的冬笋,而是继续往旁边挖。

    因为冬笋通常在立冬前后由楠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一般出现不会只出现一颗,而是成群。

    很快,从那颗冬笋上下方向说着侧牙她一连挖出9颗笋。

    冬笋形状不是很大,普遍就成年男子巴掌大小。

    全部捡起来装进饲料袋里,林诗有往上继续找寻冬笋的痕迹。

    感觉一道探究的视线锁定在自己身上,林诗顺着感应看过去,便看到沈知砚正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的袋子看。

    林诗眨了眨眼睛,不假思索的举起手中口袋,“给你。”

    “呃……我不是……”沈知砚略显尴尬。

    “……”林诗沉默一瞬,“你跟我一起吧,我教你怎么认。”

    ……

    随后林诗指着冰面下泥土里的一个小鼓包告诉沈知砚那里可能有冬笋,又示范的一锄头挖下去,嘿,还真有。

    沈知砚则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半个小时后就沈知砚终于开张,挖出了他人生中第一颗冬笋。

    林诗心里暗笑,很高兴沈知砚这么快就学会了找冬笋的技巧。

    她走过去,拍了拍沈知砚的肩膀,笑着说:“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要领。”

    沈知砚转头看向林诗,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还要多谢小花和你的指导。”

    他又学会了一项生存技巧,虽然以后可能用不上了。

    林诗正准备说什么,下一秒,另一边传来小花得意又开心的声音:“我也挖到了,怎么样,我超级厉害吧?”

    林诗给她竖起大拇指,“厉害,请再接再厉。”

    沈知砚笑了笑,“不愧是你。”

    “嘿嘿……”小花得了夸奖,开心的不行。

    ……

    三人一边聊天,一边继续寻找冬笋。

    中午的时候三人就坐在锄头上吃自热火锅和从家里带来的肉干。

    三人都带了保温壶,不同于沈知砚保温壶里的热水,小花的壶里是热奶茶,林诗的壶里是热红茶。

    吃饱喝足,三人继续卖力挖笋。

    快天黑的时候,三人一共挖了将近6大袋子。

    “好了,差不多够了。”林诗看着堆的一地的冬笋,满意地说道,“等天黑我们就回去吧,再挖下去也挖不完,明天再来也不迟。”

    沈知砚点头,“这里有冬笋的事在海市不是秘密,特别是附近的居民应该特别熟悉它的生长速度。”

    “这里迟早会被发现,大家反应过来也会一窝蜂地出来挖冬笋,明天我们早点出门,咱们能挖多少是多少。”

    毕竟,冬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等功效。

    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

    它还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排泄,预防便秘和结肠。

    天灾以来,大家吃的越来越差,便秘各种疾病层出不穷,冬笋问世,是平民老百姓能接触的最好的良药。

    而他们家里的吃的并不能吃一辈子,冬笋新鲜的好吃,吃不完还能烘干了吃,还耐放。

    林诗和小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甚至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