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模拟后辈全是穿越者,朱元璋麻了 > 第十二章:吕氏:削藩!必须削藩!朱允炆:娘说的对!(5/7)

第十二章:吕氏:削藩!必须削藩!朱允炆:娘说的对!(5/7)

    ...

    历朝历代的皇家之中,老朱家应该是头一号了。

    秦朝赵氏,汉朝刘氏,唐朝李氏......

    哪一个不是为了争夺皇位,一个个你死我活的。

    只有君臣关系。

    哪有亲人之间的关系?

    但是明朝的老朱家却是算得上,真正的一家人!

    尤其是朱元璋对于朱标的爱。

    当初常氏未死,大孙子朱雄英还在的时候。

    朱元璋爱屋及乌,曾说大明三代雄主尽聚一堂。

    纵然是放在百姓家。

    这等其乐融融的关系都是少见的。

    只可惜后来常氏和朱雄英死后。

    朱元璋对于东宫的关爱,也是慢慢地减少了一些。

    不过一家子坐在一块。

    依旧称得上那是和谐。

    ......

    “这乳鸽汤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错!”

    主位上。

    朱元璋砸了砸嘴巴。

    满意地点了点头,赞叹一声。

    朱允炆挺直了腰板,撒娇似的说道:“皇爷爷,这乳鸽汤可是我娘熬了三个时辰才熬出来的,专门为您准备的。”

    朱元璋呵呵一笑:“好儿媳,倒是有心。”

    吕氏脸上的笑容,顿时更盛了:“爹喜欢就好!”

    作为老朱的儿媳。

    她可是特意研究了朱元璋的食谱。

    要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

    哪怕是老男人也一样!

    朱元璋擦了擦嘴,目光落在了朱允炆的身上:“允炆,最近功课如何?”

    朱允炆愣了一下。

    不过也是早有准备。

    毫不畏惧地站了起来,嘿嘿一笑:“皇爷爷,黄先生和齐先生的教导孙儿都是牢记于心,倒背如流,还请皇爷爷随便考校!”

    “哦?”

    朱元璋看着自信的大孙子,也是乐了:“那你就说说,何为治国之道?”

    治国之道?

    吕氏的眼睛顿时一亮!

    考校孙子治国之道。

    难道说......

    老爷子有心思将允炆立为太孙??

    她有些激动!

    只听朱允炆不假思索道:“管子曾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皇爷爷不也是这般治国的吗?”

    曾子曾言.....

    朱元璋的眼中露出一丝不快。

    讨论治国之道,他是最不喜欢参考那些圣人之言的。

    不过还是隐藏起来,又问道:“如何富民?”

    朱允炆有些犹豫:“老子曾言,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老子曾言......

    朱元璋微微皱眉:“若是民富而国穷,该如何?”

    这下子,朱允炆有些结巴道。

    “收拢天下之富......加重赋税?”

    朱元璋的脸色有些不善了:“倘若加税民反,如何?”

    朱允炆彻底懵逼。

    以前问也就是考校一下文化,现在怎么考得这么仔细?

    “这.......领军队镇压?”

    朱元璋冷哼一声:“镇压之后,再行加税?”

    朱允炆木讷地点了点头。

    砰~

    朱元璋直接将端着的碗重重放在桌子上。

    乳鸽汤都荡漾得撒了出来。

    面容有些怒气!

    呵斥道:“你学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黄子诚和齐泰两个人,就教了你这些?”

    前面回答得还好,但为何每次说话都要应用圣人经典?

    而一旦圣人不曾说过。

    那就是一团糟!!!

    低农税,且不可再加。

    本就是朱元璋制定下来的国策!

    这朱允炆倒好,直接来个加税。

    这是完全不关心他制定的国策啊!

    还谈个屁的治国!

    吓得朱允炆连忙缩了起来:“皇爷爷,我错了。”

    若是以往这幅姿态。

    朱元璋只会心疼大孙子。

    但是现在,却是让他更加不满。

    这副模样,当真是中庸之君。

    倘若朱标不曾救活。

    自己死后。

    如何能够放心将这个大明交给他???

    察言观色的吕氏也是吓了一跳。

    连忙求饶:“爹,允炆如今毕竟也不过十五岁,怎知治国之道?”

    “不若您考校他的四书五经,允炆平日的功课都是非常认真的!”

    四书五经......

    朱元璋只感觉胸中憋了一口气。

    这些东西用来治理县城、郡县可以。

    但是用来治国?

    如何斗得过那群老狐狸?

    朱标连忙道:“爹,您息怒,允炆日后的日子还长呢?”

    “以后跟在我身边,定然也能学会治国之道的。”

    “标儿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倘若你未来不会出事。

    咱又何必担心。

    “罢了罢了。”

    “今日不谈这些。”

    朱元璋挥了挥手。

    一旁的下人也是立刻爬过来擦去桌上洒落的汤汁。

    朱标见状,立刻转移话题:“爹,不知这些日子,弟弟们都怎么样了?”

    弟弟们,自然就是那些藩王们。

    按照老朱家的规矩。

    只要是年满十三岁的,都需要出去就藩!

    不过当初大明朝还不曾将北元赶跑的时候,类似于朱棣他们。

    都是跟随朱元璋作战到弱冠之年,方才就藩的。

    所以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自然也是最好的。

    朱元璋这下子也算是来了兴致:“近日,老四倒是给咱一个惊喜。”

    朱标有些惊讶:“惊喜?”

    “老四与咱说,这天下之患并不在于粮食!”

    朱元璋呵呵一笑:“历代王朝,强如汉唐,最终不过初立兴盛而末期衰落,为何?”

    朱标不解。

    朱元璋解释道:“因为土地兼并......”

    朱棣要进谏,自然不可能仅仅那么几句话。

    同时也是举出诸多例子。

    这些都是被朱元璋一一道来。

    朱标听着也是连连点头。

    尤其是听到“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时候。

    表情更是凝重。

    等到听完之后,方才感慨一声:“老四竟然能够想到这么多,倒是让我惭愧。”

    朱元璋安慰一句:“那小子在边塞天天打仗,歪点子多。”

    “你要治国,如何能想?”

    朱标提醒道:“爹,老四此谏意义重大,该赏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的确该赏,不过咱不知道该赏些什么。”

    朱标顿时来了兴趣。

    奖励弟弟,已解相思之情。

    父子两便是这么讨论了起来。

    而一旁的吕氏。

    看着满脸带笑的父子两,表情却是异常凝重。

    “这个燕王......”

    吕氏的眼神有些冷冷的。

    她并不关心,大明朝以后会如何?

    她最关心的。

    是以后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能不能成为皇帝?!

    燕王区区一个燕王,谈论治国之道,谈论土地兼并是什么意思??

    对皇帝之位有想法??

    自己的丈夫权威很重,成为皇帝板上钉钉的。

    料想朱棣不敢多做什么。

    但是自己的儿子呢?

    万一这个燕王,想要谋夺自己儿子的位置怎么办?

    “等到夫君登基,我一定要劝夫君削藩!”

    吕氏颇为咬牙切齿地想着。

    无论如何、

    她也不会让这群藩王,影响到自己儿子的皇位!

    甚至她都做好打算了!

    就算夫君不打算削藩。

    等到她儿子上位之后,也要对这群藩王举起屠刀!

    任何让她成为太后的人。

    都得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