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月真人得知,元始天尊将于十天后,在悟德殿讲道的消息后,兴奋得像个孩子般蹦了起来。
要知道,这可是她接任山长之位后,首次碰上老祖宗讲道这般盛事!
这对于整个昆仑仙山而言,无疑是天大的事。
她旋即召集各山门的负责人和管事,马不停蹄地商讨这场突如其来却意义非凡的盛会相关事宜。
不仅如此,她还精心安排弟子前往各国各派派送请柬,力求让这场讲道盛会广为人知。
另一边,玉蔷薇得知此消息后,觉得这是个天大的好机会,决定先从散播谣言着手。
她暗中联络了几位平素就喜好搬弄是非的外门弟子。
添枝加叶地把无渊因莲心被触碰就重伤他人之事道出。
还着重强调无渊看向莲心时那“非同寻常”的眼神。
紧接着,她伪造了一些所谓的“证据”。
运用灵衍教的幻境,模拟出无渊和莲心在月下亲密交谈的幻影画面。
蓄意让部分弟子撞见。
而后在幻影中加入暧昧之语,令看到之人深信不疑。
玉蔷薇还打算在昆仑仙山的重要讲道道会上,安排人佯装不经意地提及此事,以引发更多人的关注。
她甚至收买了一位负责记录仙山大小事务的弟子。
让他在记录册中写下对无渊不利的虚假描述,以备日后所需时当作“证据”。
她谋划着寻机在山长面前暗示此事,借助山长对仙山风气的重视,促使山长去调查无渊。
倘若山长不信,她便拿出伪造的证据。
让无渊在仙山众人面前声名狼藉,使莲心也遭受众人的唾弃。
玉蔷薇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嘴角勾起一道扭曲的笑弧。
开始精心筹谋她那恶毒的计划。
她起初觅到那些最擅长搬弄是非的外门弟子。
她将这些人聚拢一处,宛如一个蛊惑人心的妖女。
变换了容貌,压低嗓音却,又满怀激情地讲述无渊吃醋重伤他人之事。
“你们可晓得,那无渊和尚看似慈悲为怀,实则是个伪善之徒!
只因一男子不慎碰到他那宝贝徒弟莲心的手,他便痛下狠手,那眼神中的妒意啊,恰似燃烧的毒焰。”
这些弟子被她的话语撩拨得兴奋异常,迫不及待地将这“秘闻”四处散播,仙山之中开始隐隐有暗流涌动。
而后,玉蔷薇施展起灵衍教她的灵力幻术,耗费大量精力精心伪造证据。
她在一个月圆之夜,悄然来到一处静谧山谷,施展法术。
只见光芒闪耀,无渊和莲心在月下亲密交谈的幻影浮现而出,那画面逼真至极。
无渊的眼神温柔得仿佛能溢出水来,莲心则娇羞浅笑。
玉蔷薇还不忘给幻影配上令人肉麻的言语,每一个字都似毒刺。
她故意在幻影周遭设下陷阱,一旦有弟子靠近,就会触发机关放出幻影。
当那些懵懂无知的弟子目睹这画面时,惊呼声此起彼伏。
他们犹如被点燃的火药,迅速将这“惊人场景”传遍仙山。
悟德殿外,祥云簇簇,瑞气条条。
来自各方的仙者、修士如潮水般涌来,或驾驭法宝,或脚踏飞剑,或乘坐仙兽,各色光芒在天空交织成一幅绚丽画卷。
元始天尊高坐于莲台之上,周身光晕流转,仿若与天地融为一体。
他的声音犹如洪钟大吕,在悟德殿中回荡,又似春风化雨,润泽着每一位聆听者的心田。
而从阳也口中得知无渊西天佛子身份后,他被元始天尊一同邀约过来讲道。
莲心此刻也像模像样的端坐在下首。
“吾之弟子,今日相聚于此,乃天赐之缘。
道之真谛,玄之又玄,然若有心求之,亦有迹可循。
天地初开,混沌未分,阴阳交感,化生万物。
此乃道之始也。
世间万物,皆循道而生,顺势而长。
故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扰,不为情欲所困,方能心清志明,洞察道之所在。
心者,道之枢机也。
心若纯净,则道自现;心若蒙尘,则道隐而不见。
去嗔怒,灭贪念,息妄心,方可使心灵归于宁静,与道相通。
修行之路,漫漫而修远。
需有坚韧不拔之志,持之以恒之心。
勿因一时之挫折而馁,勿因片刻之欢愉而骄。
道无处不在,在山川草木之间,在星辰日月之中。
用心体悟,用慧洞察,方能悟得真道。
吾今所言,不过道之一隅,望尔等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修行之途上渐行渐悟……”
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安静得仅能听见天尊的讲道声。
有的仙者微微闭目,沉浸其中,脸上展露恍然顿悟的神情;
有的修士则奋笔疾书,想要记下每一字、每一句;
还有的双手合十,虔诚至极,身体随着天尊话语的韵律轻轻晃动。
四周的空气仿佛都被这神圣的氛围浸染,闪耀着神秘的微光。
每一个音节都化作有形之物,或是灵鸟盘旋,或是繁花绽放,与天尊的话语相互映衬。
殿外,那些无法进入殿内的小仙小妖们,也都恭恭敬敬地跪地聆听,眼神中满是渴望与敬畏。
远处的山峦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微微震颤,似在呼应这伟大的讲道。
整个昆仑仙山都被这盛事所笼罩,成为了天地间最为神圣的所在。
“今日,贫道有幸邀得西天佛子共同论道,诸位请稍作休息。”
而后就见无渊穿着百福袈裟,盘坐空中,薄唇轻语。
“阿弥陀佛,多谢天尊,贫僧今日要讲的是善之道。
我佛门中人,以慈悲为怀。
善,乃佛门之核心要义,亦是解脱之基石。
何为善?善非表面之善行,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慈悲与怜悯。
见众生苦,心生不忍,此为善之起始。
善者,不图回报,不计得失,只为减轻他人之苦痛,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
善,在包容之中。
不嗔不怒,不怨不恨,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错。
世间众人,皆有迷途之时,犯错之际。
以善念包容,方能引导其回归正道。
善,亦在无私奉献。
不为自身之名利,不为世俗之荣耀,全心全意帮助他人。
如烛火照亮黑暗,如清泉润泽干涸。
且看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循环。
种善因,得善果;行恶事,遭恶果。
善能积累功德,消除业障,助我们脱离轮回之苦。
善之力量,无穷无尽。
一个微笑,一句安慰,一次援手,皆能传递善的力量,引发连锁之善举。
吾等修行之人,当以善为念,以善为行。
让善念常驻心间,让善行成为习惯。
如此,方能在修行之路上不断精进,最终达到解脱之彼岸。”
而玉蔷薇事先就买通了几个弟子低头窃窃私语。
当众人正沉浸于道会的氛围时,这些弟子开始有意无意地提及无渊和莲心的事。
声音虽说不大,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众人的目光开始游离,窃窃私语如蜂鸣般响起。
紧接着,一道突兀的质疑声骤然响起。
“你自己都不恪守佛门戒律,有何资格给我们讲道?”
“没错,正是!身为佛门中人,竟与自己的弟子行那苟且之事,分明就是一个道貌岸然、为情堕落的无耻之徒。”
“我们不听他讲道,下去!!”
“下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