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妍满意地点点头,她知道杨启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李玉妍回到家后拿起电话,先拨通了杨萍的视频电话,将建国和杨启带着正利和胜利出去探险的计划告诉了杨萍,李玉妍说道:“姐,我哥玉龙让建国和杨启他们俩带正利和胜利哥俩出去探险,锻炼一下建国、杨启、正利和胜利他们。”杨萍说道:“我没啥问题,建国愿意去我就让他去。”李玉妍说道:“那行,我先跟你打个招呼。”于是李玉妍让杨启给建国打个电话,问问建国。杨启跟建国说了以后,建国爽快的答应啦。杨启告诉李玉妍建国也同意了以后,李玉妍给李玉龙打了个视频电话。将杨启和建国同意的决定告诉了他。李玉龙听后非常高兴,他表示会尽快安排正利和胜利参加这次探险活动的具体事宜,并叮嘱李玉妍一定要让杨启他们做好准备。李玉龙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两个孩子,他们听后都表示非常兴奋。李正利跃跃欲试,想要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李胜利则充满期待,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探险,好好锻炼一下自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建国、杨启、李正利和李胜利四人开始积极准备探险活动。他们一起规划行程,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应对策略。他们一起购买装备,学习野外生存技能,制定探险计划。李玉龙则默默地关注着他们,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也为将来他们四人在一起共同工作、共同研究反制核武器技术增加了感情。
在计划实施的当天,四个年轻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和期待,踏上了他们的探险之旅。杨启是个善于调节气氛的人,他一路上都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引得李正利和李胜利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而吴建国则更多地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他教他们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
他们一起参观了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感受了历史的厚重;一起去了劳动教育基地,体验了农具和农耕设施;还一起去了农村,体验了农民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这些经历让李正利和李胜利大开眼界,他们开始明白,生活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社会实践和体验。然而,旅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他们在山林中迷了路,天色渐渐暗下来,他们感到十分恐惧。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相互鼓励,一起寻找出路。最终,他们成功找到了人家,在好心热情的农家过了一夜。
当夜幕降临,他们围坐在农家的小院里,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感慨。李正利看着手机中的农具照片,回想起这次探险旅行在田间的劳作,他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他想起自己曾经只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对于生活的认知如此狭隘,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愧疚和自责。而李胜利则望着山间的星星,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想起了在山林中迷路时的恐惧和绝望,但更多的是他们相互鼓励、共同寻找出路的坚定信念。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也明白了只有相互扶持,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所有的言语都融入了这一笑中。他们知道,这次探险旅行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知识和经验,更让他们收获了友谊和成长。他们开始期待未来的日子,期待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明天就要回去了,夜已深,睡在床上,建国、杨启、李正利和李胜利他们四个终于找到了一个静谧夜晚,没有歌舞声,没有汽车声,没有灯光。他们躺在农家的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和远处的狗吠声,心中充满了宁静和满足。这探险旅行不仅让他们领略了自然与历史的魅力,更让他们深刻体验了团结与互助的力量。这次的经历让他们更加团结,也让他们更加明白,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这段旅程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也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将来他们四人在一起共同工作、共同研究反制核武器技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快乐时,总感觉时间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八月的尾巴悄然来临,吴建国、杨启、周贞、李正利和李胜利这五个好友心中的暑假记忆仿佛还在昨天,但眼前已经要面对新学期的挑战了。他们五个人虽然都在同一个城市长大,但这次却即将踏上各自不同的求学之路。八月结束,就意味着吴建国、杨启、周贞、李正利和李胜利他们五个又要去上学啦!
8月28号上午8点,李玉妍和杨罡将杨启送到火火大酒店,杨萍将吴建国也送到火火大酒店。由于马上开学了,杨罡和李玉妍也忙,杨萍还帮着吴正处理公司的事,就没有跟李玉龙他们去合安。李玉龙带着胡丽、李正利、李胜利、吴建国和杨启在火火大酒店的楼顶坐上了早订好的无人驾驶核动力飞行器去合安华国科学技术大学送正利和胜利以及建国和杨启他们四个上学,李玉龙顺便带他们在合安玩玩。
到了合安华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吴建国和杨启回到宿舍,李玉龙一家则住酒店。在九月1号开学那天,李玉龙给李正利和李胜利报完名以后就回弋阳。吴建国和杨启已是大二的学生,华国科学技术大学跟其它高校一样,都有学长接学弟的优良传统。随着无人驾驶核动力技术的成熟,火车已经很少有人坐了,火车大部分都用来拉货。学长们很少去火车站接学生,很多都是帮新报到的大一新生搬运行李去宿舍。吴建国和杨启在大一新生报名时就是帮助计算机学院的大一新生搬运行李。在九月2号下午,天气很热,也很少有大一新生来。很多学长都回去了,杨启和建国是学生会的,就坐在自己学院报到处等待新生。
突然,有位女生走到他们学院的报到处,因为在21世纪40年代网络技术普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报计算机专业的人很多,计算机学院是华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数最多的学院,因此他们计算机学院的报到处离学校大门最近。那位女生问道:“学长,能问一下数学科学院在哪吗?”吴建国和杨启立即起来,说道:“在那!”吴建国边说边用手指着远方的数学科学院,数学科学院离他们这有200多米远。吴建国和杨启看到这个提了两大包东西,还背着一个背包,有这么远,于是吴建国和杨启准备帮忙送送这位女生。正在这时,他们计算机科学院也来了一位新生,于是吴建国说道:“老表,你帮这位新生登记,我把这位女生送到他们学院。”杨启说道:“嗯,我来登记。你去吧!”由于是中午,很多学长们还没来,就只剩下学生会留下两个学生值守。
吴建国双手拎着两个大包,感觉没那么重,很轻,吴建国在前面走,由于李正利是数学科学院的,他很清楚数学科学院在哪,很快吴建国将那位女生带到了数学科学院。那位女生说道:“谢谢你啦!”吴建国说道:“不客气,不客气!”然后那位女生转向在数学科学院登记的学生,只听见“咚”的一声,那位女生将被包放到桌子上,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大书,翻开书,拿出里面的通知书进行登记。吴建国就回到自己的学院登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