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大唐当地主 > 李无忧的恶趣味

李无忧的恶趣味

    接下来的半天,宫殿里面,只传来王小二的讲述声音,和阵阵“嘶嘶”,倒吸凉气的声音。

    傍晚的时候,王小二兴高采烈的带着他的铁锅,和帝后给他的赏赐,出宫而去。

    他心心念念的,想着用这个铁锅,做出在二房的时候,吃的红烧肉。

    他一点也不担心二房的追杀,他只是一个小卒子,身不由己。而且还没有做伤害二房的任何事情,自己汇报的东西,是二房几万十九姓家生子奴仆,和几万流民都知道的东西。只要有心,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的东西,这就不是秘密。自己用这样的消息,只是快人一步报上去,就得了官职的赏赐不说,还有丰厚的钱财赏赐。

    重要的是,自己还救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还是皇族出身的贵人。

    皇后娘娘说自己不适合做百骑司,以后就到金吾卫做一个守城门的族帅。

    其实自己真的只是想在二房的铁匠作坊打铁,但是没敢和皇后娘娘说。。。。。。。

    颜师古失神的走出皇宫,嘴里不停的念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站在宫门口好一会儿,在锁门的太监小心翼翼的呼唤声中,颜师古才回过神来,略带歉意的说:“走神了,给你们添麻烦了,我这就出去。”

    其实太监们对这个古板的中书舍人,又敬又怕。

    作为颜圣的后人,他看自己这样的太监,没有厌恶,歧视,巴结,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只是很平常的对待,做的好会夸奖,做的不好会训斥。

    就是这对待平常人的态度,反而是让太监宫女们,感觉到了其他官员对他们没有的尊重。

    大家都知道,这个中书舍人颜师古,对待太子,皇子公主的态度,也是这般。

    至于怕他,这谁不怕他,他可是写史的,而且只有他家写的史,读书人才认。

    最重要的是,颜家人的风骨,他们对事不对人,皇帝都怕他。

    所以,太监们认为,自己怕这个古板的颜中书,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颜师,对不住了,宫里的规矩,到时间就要落锁。天色已晚,颜师路上慢点。”

    太监们小心翼翼的唤醒沉思中的颜师古,看他对自己笑一下,感觉自己的骨头都轻了几分。

    等宫门落下后,其中一个小太监,舒了一口气对领头的大太监,心有余悸的说:“统领,你说怪不怪,颜师这样的读书人,我能打一百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很怕他,都不敢直视他的眼睛,似乎他能把我整个人都看穿。在他的面前,我似乎没有一点秘密。”

    大太监也是擦擦头上的汗,也是心有余悸的说:“谁说不是呢,颜师不像别的官员,认为我们身体残缺,就把我们当异类,这种对待平常人的尊重,也只有颜家人才这样。刚刚颜师站在宫门口,某还以为是我们哪里做的不对,都吓死我了。颜师是很尊重别人,但是要求也严格,不管任何人做的不对,他就直接说了,恐怖的是,可能回去还写进史书里,到时候就真的是遗臭万年了。至于怕他,很多人都怕他,应该是他身上颜家人的风骨,读书人的堂堂正气吧。”

    。。。。。。

    颜师古没有听到小太监们说的话,此时此刻的他,心里思绪万千,也有太多的不解。他要回去,问问家里的老祖宗,自己的爷爷颜之推。

    虽然颜师古心里着急,但是走起路来,依然是不急不徐。

    。。。。。。

    这个时候的李无忧,则是从新成立的制衣作坊里走出来。

    李无忧慢慢的往禁军林家方向走,心里不由的感叹:“自己的府邸,真特么的大,没人带路,绝对是会迷路。”

    李无忧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的府邸,和有民间故宫之称的王家大院相比,最少还大五倍,比紫禁城还大三倍。

    一个院子套一个院子,十九姓家生子奴仆,围绕着他的府邸居住。

    和后世相比,几万人几幢楼就安顿好了,可是这里都是一层的房子。

    五六万人居住的地方,根本就不能说是村子,谁家好人家的村子,会有郡城一样的城墙。

    尼玛。。。

    李氏二房的粮仓,绝对是比后世一个县城的粮食局粮仓大三倍,绕粮仓走一圈,一个小时都不一定够。

    而二房还有同样规模的木料仓库,金银,布匹仓库等等。

    就这么说吧,李无忧在这个府里面生活了十五年了,都还没有逛完整个府邸。

    也许只有迎春这个好动的家伙,从小就喜欢到处瞎逛,到处的捉弄人,她可能逛完了。

    现在的李无忧,在棉被作坊指导了一下午的弹棉花。

    这么说吧,一千多年后的人,绝对是不比一千多年前唐朝的人聪明。

    他只是把自己在前世看过的弹棉花工序,大体的说了一下,二房的下人,就做出了和后世一模一样的棉被和花棉袄。

    最让李无忧佩服的是,公输班送来了一个分离棉仔的木制机器。

    墨家,则是送来了一个榨棉子油的小型机器。

    李无忧敢对天发誓,墨家的榨油机,除了不是用电的,绝对是不比后世的榨油机差。

    墨家同时送过来的,还有他画的,八十年代的那种煤油灯。

    不能说很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李无忧震惊的太多了,已经是麻木了。

    其实他真的是不想震惊的,这样显得自己才是没有见过大蛇屙粑粑的土鳖。但是,这真的太神奇了。

    当墨家的人,告诉他,他们很快会想办法用水力带动,到时候打开机关,榨油机,就会不停的运作。

    李无忧当时就心里一句“卧槽,这不和按一下电源开关,榨油机就开始工作一样的吗?”

    李无知道公输家和墨家的厉害,但是自从他说了滑轮后,现在他认为,两家人造出飞机都不奇怪了。

    至于今日做好的花棉袄,他送了一件给长孙皇后,由今天来传旨的一个看着就很有地位的女官,带回去给长孙皇后。

    这也是他的一个恶趣味,想想啊,这个世间最尊贵的女人之一,像春姑一样的,穿一件大红色的花棉袄,和一件绿色的棉裤,还有一双黑色的棉鞋。

    是的,从今天开始,他便从开国蓝田县子,变成了开国蓝田县侯。

    对于这个封赏圣旨,李无忧躺在摇摇椅上接的,连站起来都欠俸。

    咋的?欠二房的王爵,九房的两代皇帝都没有实现,一个小小的侯爵,还想李无忧感恩戴德?

    这段时间他仔细盘算了二房的家底,呢玛,换他是皇帝,同样的会寝食难安。

    怪不得历史上的五姓七望,看不起李氏皇族。

    也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唐之前的六百多年,世家门阀换的皇帝不知道凡几。

    而隋炀帝开始,推行科举,到狼人黄巢的出现,才算结束了这个局面。

    李无忧认为黄巢绝对是比狠人多一点的狼人,站在寒门的立场来说,把持了唐朝二百多年的二十八家世家门阀不灭,平民出身的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但是换成李无忧这个,五姓七望陇西李氏的族长来说,黄巢这种人,就是他必须铲除的人。

    这无关对错,完全就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让李氏上三房,不要因为下三房的九房,坐了天下后,两百多年后灭亡的时候,牵扯到陇西李氏上三房。

    兵法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同样出身世家门阀的李二,比隋炀帝手段高明,对付起陇西李氏来,也绝对是不会手软。

    李无忧知道为什么李渊会食言而肥,但是不代表他就不生气。二房的十九姓家生子奴仆,想他下令干皇帝,他也不是没有想过。

    李无忧不想当皇帝,那不是一个好职业,历朝历代的皇帝,后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改朝换代的时候,皇族几乎都是死光。

    而现在的他,很多地方,权力不比皇帝小。而且还是逍遥自在,只需要为族人们负责,而不用为天下人负责。

    李无忧心里叹气:“且斗着吧,各自的实力相差不多,就看看你这个传说中的,千古一帝李二手段高明,还是我这个来自千年以后的屌丝厉害?”

    李无忧对于长孙皇后,是很尊敬的,这是一个当的起千古一后的女人。

    但是因为她是李二的女人,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自己的一个厉害的对手。

    想想就可乐,对于自己的恶趣味,也许只有后世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可乐之处,但是并不妨碍李无忧自个偷着乐不是。。。。。。

    看着穿着棉袄,热的出汗也不脱的迎春。

    青春少女,穿着花棉袄,也是那么的漂亮。

    十八岁的超模,穿着花棉袄,能差到哪里去?

    而且二房的女人,裁缝的手艺,真的是没得挑。

    这才是最厉害的私人定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