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今天是发月例的日子,儿明日要去长安城,管理东市里新开的成衣铺子,儿也升做了二管事,以后月例也是拿二管事的月例,涨了一贯,以后儿的每个月的月例便是两贯了。”
周英知道自己的婆婆想听什么,便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
她相信,这个消息村里的人能谈论很久,婆婆也会得瑟好久。
“那我让狗蛋去领你的月例吧。”
婆婆的话,顿时就让周英心里堵得慌。
狗蛋是周英的大儿子,今年和族长一般大,和俊秀无比的族长不一样的是,周英的儿子长得人高马大的。
她深恨自己干嘛那么早就生了孩子,害的自己现在爬族长的床后,都有一个婆子端上来一碗苦药。
周英知道这个是不让自己怀孩子的药,每次端起婆子递过来的苦药,自己的心比药还苦。
不过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的出现,又让周英高兴的不行。
周英看着和自己七分相似,才十四岁就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
重要的是,女儿党小玲长的很符合族长郎君的审,肤白貌美大长腿,也完全继承了自己的基因。
才十四岁胸前的骄傲,就比一般女子还骄傲。现在完全就可以爬族长的床了,只不过族长说过,不到十八以上的女子,少往他身边送。
周英心里美滋滋的,郎君只是说少,没有说不许。
自己到时候去求一下惜春姐妹,保证能行。
自己可是知道,惜春娘子把郎君宝贝的紧,最喜欢郎君狠狠的收拾妇人,恨不能郎君把妇人弄死,好多往郎君身边送妇人。
惜春娘子还喜欢看到母亲和女儿,或者是其他的差辈的妇人,让族长郎君折腾的死去活来。
自己可是亲眼目睹,惜春娘子看到两代大总管,被郎君折腾晕过去的时候,惜春娘子激动的整个人都颤抖,而且还是面色通红。
顾柔娘和她娘亲一起侍候族长的时候,惜春娘子也是和郎君一起折腾她们,而且还是比郎君还兴奋。
“娘不用了,族长已经弄出来了新的银币和纸钞,以后就不用带沉甸甸的铜钱了。因为我们家放着很多米了,儿这次就没有要粮食。”
周英想着心事,但是还是含笑回答自己婆婆的话,并且掏出来自己的月例。
小小的一个钱袋,她的这个举动,让众人惊愕,要知道一贯钱可是有十几斤,结果就是掏出来一个荷包袋。
“大家看,这是族长发行的银,铜币,和五角,两角,一角的低钞。”
众人看着周英手里的三个和这个时代不一样的精美银,铜币,和好些精美的纸币。
“族长这次发行有金,银,铜币和纸钞,银币有当一贯,当五百的,当三百的,铜币有当一百和当五十的。也就是说,银币三种面值,一种是一枚就是一贯钱,一种就是当五百,也就是这种,正面是族长的头像,反面是两枝稻穗,包裹镰刀锤头和剑图案。正面有几个字,我不认识,大管事说:顶是一圈字,分别是墨家的理念“尚同。尚贤,非攻。”下面的一行字是“库平五百”另外一个就是族长发明的数字,背面是造币的日期,也是用族长发明的数字,和我们经常用的数字写印的。重要的是这一圈齿,如果没有这个齿,可以拒绝收,不是假的就是被人刮了上面的金银。这个银币还有一个方法可以鉴别真假,拿着银币吃一口气,会有“叮”的响声,没有响声的就是假的。”
“这个银币是当三百的,正面的头像,是惜春娘子和迎春姐妹的头像。上面的六个字还是“尚同。尚贤。非攻”,大管事说了,这是千多年前墨家的理念,现在族长也把这三条,写进了族规,以后便是二房的行事,做人准则。大管事怕大家不理解,便用族长的另外一句话解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之”,说这六个字和族长的这句话意思差不多。这枚当三百的银币,背后的图案是荷花。同样的有制造的编号,日期。也同样的吹一下便有响声。”
周英大方的把两枚银币,递给村民们观看,等大家都看完,也吹着听到了声音后,便又重新回到了她的手里,于是她继续给大家介绍铜币和纸币。
。。。。。。
在同一个地方的同一时间,休沐回到了家里的韩秀娘,正被拿着小板凳要往村口而去的娘亲的奶娘,亲热的牵着葱白一样的小手,左一口“心肝宝贝”,右一口我的肉肉的稀罕。
韩秀娘的母亲,出身一个富户家庭,这个阿姨是她父亲,也就是韩秀娘的外祖父的小妾。
苍海槡田的改朝换代的时候,韩秀娘的外祖父家,被乱兵攻破,只有她母亲在这个阿姨的陪同下,逃到了山里,被猎人韩五救下,最后还结为了夫妻。
隋末的七十二路烟尘滚滚,哪里有世外桃源?史书上只记录那些在这个时代的大人物的丰功伟绩,而路边皑皑白骨,又有谁记得?人相食便在这样的乱世出现。
韩五不得不在雪崩的乱世中,带着妻女和这个阿姨,再一次的逃难。
憨厚老实的韩五,用一把猎弓,在这个乱世里,保护了自己的妻女,也救了许多苦命的流民,其中就有差点被流民煮了吃的许小草爷俩,党家村里的几十号奄奄一息的村民。
这里面的就有党老大兄弟俩个和周英一家,以及书香门第的常书墨一家。直到碰到了二房的上代族长李青,大家才在陇西李氏二房,在蓝田县的这个庄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法,当年三岁的韩秀娘,对二房的上代族长的一声“伯伯”,让他成了二房下代族长的侍女兼玩伴。
而孩子都三岁了的韩秀娘的娘亲,更是打破李氏二房千多年来的,家主奶娘必出刘氏的规矩,成了二房这代族长的奶娘,简直就是跌破了陇西李氏上三房百多万人的眼镜。
他们一家,在二房的七个庄子方圆百里之内,都是数得着的头面人家。
和老太太喜欢到村口听别人的奉承不同,韩五夫妇很是低调。
此时此刻,韩秀娘的阿耶和娘亲,正仔细观察女儿带回来的新钱。
。。。。。。
(本书正在验证期,希望帅气的读者朋友多多支持,-加书架,点赞评论,催更什么的,都来一波呗,顺手的事情,反正是不要钱,谢谢大家啦。觉得写得不好的朋友们,也留下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再怎么也要喷一下作者再划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