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轻轻地一晃,三个月便已经过去,转眼间,到了公元182年的农历冬月。
皑皑的白雪从万米高空洒落而下,没一会儿覆釜山就变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整个覆釜山万籁俱寂,可谓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呃……嘚嘚嘚嘚嘚嘚,大,大哥,这,嘚嘚嘚,这鬼天气也太冷了吧!不如,嘚嘚嘚,不如咱们下山去吧!”
茅草屋中,李尚披着厚厚的草衣,围坐在火堆旁边,但是仍然被冻得瑟瑟发抖。
古代的冬季是非常冷的,经常有冻死人的事情发生。
毕竟那时候人口少,没有现代的大型城市群,再加上缺少汽车、工业等气体的排放,如今那热岛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暖冬?根本就是不可能存在的。
“哈,哈,哈……是啊,嘚嘚嘚,今年,嘚嘚嘚,今年比起以往更是寒冷了不少,之前还能抗一抗,今年看来,嘚嘚嘚,是,是时候下山去了!但是你我皆是被官府通缉的要犯,出了山只怕会……”
典韦用嘴向手心里哈了哈热气,搓着手在原地蹦着,听了李尚的话,略显忧虑。
“呵呵呵,莫要担心!大哥,你,嘚嘚嘚,你进山,嘚嘚嘚,两三年了,不知道,不知道外边儿的情况。如今朝廷腐败,奸臣和宦官当道,赋税徭役愈重,整个大汉朝是民不聊生,各地山贼四起,流寇盗匪横行,若是想要依法惩治每个罪犯,怕是那官府忙得都要死翘翘上天了去!而且当朝那些官老爷,多数都是买来的,上任后只为敛财,哪个会愿意拼了命地为老百姓,为朝廷卖命!目前风声已过,只要咱们不是太张扬,基本上不会有啥问题的!”
李尚想到前世关羽,徐庶等人,皆是杀人后隐于集市,却并无危险,于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来山里已经三个多月了,李尚每日坚持修炼,与典韦比试武艺,闲暇时便去打些野味,摘些果子吃。
偶尔遇到上山来的柴夫,两人将用狩猎到的野猪与其换些酒,日子倒也过得滋润。
只是凛冬已至,只能龟缩在茅草屋里硬熬了。
“二弟,没想到,嘚嘚嘚,没想到你对天下大势和朝堂状况竟还如此了解!既如此,大哥听你的,只是我们下了山,又该当如何?”
典韦认真地听李尚说完,打心底也表示了认同。
“大哥,在我,嘚嘚嘚,在我看来,天下即将大乱,似你我这等英雄好汉,当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搏一搏,牛车变宝马!不如咱们去幽州,那里正在跟外族交战,咱们去那里看看有没有机会,若能搏个封妻荫子,不比在山中混吃等死强啊!”
沉思了一会,李尚摸着怀里张角送给自己那雕刻着龙纹的青黑色玉佩,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准备前往幽州广阳郡蓟县投靠程远志。
前世李尚从史书上了解过,虽然黄巾起义是最终会被镇压的,但是许多的义军最后都被各个诸侯收编了去,摇身一变成为了正规军队。
如若不然,像自己和典韦这样,出身不行,无钱也没势力,想要有所成就,那就只能靠运气了。
三个多月的时间,李尚也一直在纠结以后的发展方向。
是像前世那些里投靠个大佬当谋臣混日子,还是去沙场征战成为绝世武将,亦或去经商当个富可敌国的大亨,再要不就纵横江湖世界来个快意人生。
在李尚看来,这些都不是很靠谱。
当然,按照三国历史的发展,典韦就在此处等着,过不了几年也会被曹操收入麾下。
可是现在自己穿越过来了,历史的车轮还会像史书上描写的那样滚动吗?
蝴蝶效应,是会存在的。
就算是自己跟典韦入了曹营,但是李尚内心是很清楚的,三国那些成名武将和谋臣,能善终的本就不多,而且都还是门阀士族的子弟,毫无根基的寒门,诸如凤雏庞统、温侯吕布,一智一武何等惊才绝艳,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特别是到了三国后期,平民拼搏成为大官的基本都被清算了,权利和金钱,始终垄断在世家的手中。
想要真正得长久生存下去,必须得建立自己的势力。
况且穿越到三国,上天重新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李尚可不想再随波逐流地过完这一生。
一个男人,生在乱世中,不去搏一个功名利禄,死也是一种遗憾吧!
尤其是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了,又还有什么顾虑。
于是李尚准备拉着典韦去北方闯一闯,说不定就能成了呢?
真实在不行了,凭着典韦的勇猛和自己对历史的先知,到时候再去投靠一方诸侯,也能混得风生水起吧。
至于创业失败会不会就没小命了,那完全是多虑。
在三国时代,只要有能力,各个诸侯还都是很珍惜人才的,诸如什么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江东才俊,很多都是换了几次阵营的。
“既然二弟你都想好了,大哥就陪你去!”
典韦只是一介武夫,在相处的这段时间,了解到李尚的能力后,也是对李尚产生了钦佩,在国家大事上典韦也不懂,但是却感觉李尚说的都非常地有道理。
对于李尚的提议,典韦也是没有任何的意见。
两人商定后,简单地收拾了下,踏着厚厚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奔向了精彩的人生。
平淡期已过,且看后续三国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