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疥疮,痘疫侵袭的一年终于过去。
春日到时,弘历筹备许久的东巡终于出发了。
弘历到了齐鲁之地,与琅嬅相携登临泰山,祭拜孔庙,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感慨帝后夫妻情深。
晚上,弘历见过齐鲁官员,推了宴会,特意来琅嬅的院子。
“皇上怎么来了?”
“朕来了,你不高兴?”弘历这些年和琅嬅相处越发随意,自己脱了鞋子,就坐在罗汉床上。
“自然是高兴的,今日皇上累着了吧。”
“还好。”弘历看着桌子上的论语,突然问道:“琅嬅觉得这论语如何。”
琅嬅平常并不爱看这书,这是底下人呈上来的,说是衍圣公放在孔庙里供奉过的,来日可以给七阿哥开蒙用。“臣妾觉得,这里面的道理,浅显易懂,很是有趣。”
“朕倒觉得都是枷锁,这儒家就是帮助皇家控制人的思想,叫人记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骨子里就叫你服从。”
“这不好吗?”琅嬅以为君王都会喜欢这种书,毕竟它从你无知的时候就在告诉你服从和忠诚。
弘历笑笑:“作为皇上这自然是好的,只是这衍圣公一脉已经有几千年了,他是世世代代的二臣,却在教别人做不二臣。”
琅嬅忽然想起来一句话。“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等级分明。”
弘历看琅嬅促狭的样子,笑得更开心了,这应该算是迟来的叛逆期吧。
他这次东巡,只带了太后、皇后、嘉妃、愉妃,娴妃、令嫔还有婉嫔仪嫔两个。
婉嫔和仪嫔都是不争不抢,性格柔和的女子,弘历第一个想起的不是他们,可事事也从没落下过他们,只是自打她们有了孩子,对弘历也不如以往上心。
这次想着婉嫔画得一手好画,出来见见风景,也能多出些佳品。
至于仪嫔,她本就是齐鲁女子,离家十几年,这次有机会,也叫她吹吹家乡的风,走走家乡的路。
~
“听说了吗?蒙古博尔济吉特部求娶公主。”平日里他们说起闲话来,哪次不是眉飞色舞,只这次苏绿筠的声音有说不出的难过。
“可是满蒙联姻不是常态吗?”魏嬿婉还年轻,也没有孩子,满蒙联姻在她心里只是一句话,看见苏绿筠,黄绮莹,陈婉茵都变了脸色,这才想起她们都有女儿,才慌忙道歉。
“令嫔说得没错,只是道理是道理,人情是人情,谁的女儿谁能舍得。”陈婉茵面色戚戚,他们的女儿还小,年龄合适的只有大公主和太后的幼女柔淑长公主。可人总会长大的,这次不是他们的女儿,那下一次,再下一次呢?
“太后长女端淑公主已经嫁准噶尔,幼女再远嫁,总归是不太好的。”黄绮莹心里难过,她的女儿像只小孔雀一样,不知道草原的风沙能不能容下那只小孔雀。
金玉妍没有女儿,可是宫里面孩子们都常相见,只好试着宽慰一二。“满蒙联姻乃是旧俗,博尔济吉特氏又是我大清历代后妃辈出之地,先祖皇太极与顺治爷的皇后都是出自那里,无论谁嫁过去,都算不得委屈。”
海兰心里却想,太后的长女端淑公主嫁的是骁勇善战的准噶尔部,如果柔淑公主嫁去富庶尊贵的博尔济吉特部,那么不是将蒙古宗亲中最大的两个部落,这样的结果应该不是皇上想看到的。
“后宫不得干政,咱们也别说这个了,咱们愁的日子还早呢。太后和娴妃怕是真的愁。”
几人收了情绪,勉强打起精神来,又开始说些别的话题。
不过她们说得没错,太后此时是真的心急。
太后眼底发青,面有憔悴之色,若不是如懿说可解她此时之忧,她才不愿再见这个蠢东西。
“臣妾给太后请安”如懿今日穿了一件碧青色的袍子,显得很是清爽,只可惜太后没空欣赏。
“起来吧。这个时候娴妃是有什么话想说?”
如懿嫣然一笑道:“臣妾是晚辈,是来替太后解忧的。”
太后看着如懿,实在想不明白,这问题的中心就是哪位公主出嫁,怎么另一位公主的母亲到来为她解忧。
“皇上还在犹豫,朝臣们尚且不能劝皇上拿定主意,你有办法不成?难不成你要去求皇上让大公主出嫁。”太后满眼不可置信,这世上怎么有这样的母亲。
如懿依旧挂着浅浅的笑,说道:“公主享天下之养,自然要为天下倾尽毕生之力。古来公主和亲之事数不胜数,何况只是让公主遵从满蒙姻亲的旧俗呢?”
“臣妾相信自己的女儿,不是那等心思狭隘之人。”
太后紧紧盯着如懿,心中翻涌,一边觉得若是大公主自愿出嫁,自己的女儿就能常伴身边,一边又觉得如懿真是和她姑母一样心够狠。“你想要什么?”
如懿垂下眼。“当年太后为臣妾改名时问过臣妾所求,臣妾当时回答情深义重,两心相许,直到此刻,臣妾依旧只求这个,臣妾不愿伤了皇上和太后的母子之情。”
母子之情?他俩有这玩意?他俩不是单纯的盟友关系吗?合作就合作,扯什么感情?
太后此刻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有两个女儿,对每一个都恨不得以身相替。
皇上在很长时间里,只有大公主一个女儿,只怕更是心头肉,眼珠子,如懿这亲娘倒是够狠,以前还以为这是个没脑子的蠢货,看来倒是看走眼了。
太后在某些方面其实是了解皇上的,太后因为女儿急得睡不着觉,皇上也是心里不舒服得很。
甚至想叫他亲爱的好弟弟傅恒,去蒙古多溜达几圈。
弘历颇有几分伤感不舍:“朕的公主很长时间里只有璟萱一个。她自幼承欢膝下,朕自然是有些舍不得。最好她嫁得近些,每日都在眼前。”
“皇上。”琅嬅一把按住弘历的手。“您当初答应璟萱的事,您忘了吗?您若是不嫁璟萱,这孩子心里一世都有个心结。”
当时是璟萱跪求弘历放如懿出冷宫,弘历还记得那时璟萱哭红的眼睛。
“女儿不幸,生母不慈,只是毕竟对女儿有生恩,女儿愿远嫁蒙古,换乌拉那拉氏出冷宫,求皇阿玛给她个位份叫她养老,也算女儿还了恩德,从此璟萱只是爱新觉罗家的公主,不是乌拉那拉氏的女儿。”
“听臣妾一言,就成全了璟萱,只是公主府就建在京城,叫璟萱夫妻就住在京城。”琅嬅打断弘历的回忆,璟萱也是她的女儿,那孩子性格虽然别扭,但是是个好孩子。
“蒙古那边?”
“满蒙联姻是旧俗,咱们已经答应了,他们若是愿意就住在京城,若是不愿意,就叫傅恒多去草原走走。”
弘历看着琅嬅坚定的神色,不由得想笑,对啊现在手里有钱有人,还有火器,道理讲不通,拳脚也是会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