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日之绝代战神 > 第254章 见校长(下)

第254章 见校长(下)

    “你们也是为了那个许立春而来吧!刚刚耀全已经将事情给我说过了,这个许立春违反了军纪,已经被特务处开除了!你们何必在这拾人牙慧呢?没什么事儿,你们都下去吧。飞将啊,你好好地想一想你的阵地怎么守!不要没事儿往我这里跑!”

    两人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常凯申便率先开口。

    孙飞将愣了一下, 自己还什么都没有说呢,就被校长说了一顿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孙飞将连忙将自己一路上想出来的借口说了出来。

    “校长,我这段时间在上海作战也发现了我们与日军的差距并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还有身体素质以及训练方面的差距。

    因为武器装备的差距,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上想要杀敌也只有将敌人拖入到白刃战中,可是因为身体素质和训练方面的差距,我们的战士往往需要拼掉三四个人才能杀掉一个日寇。”

    常凯申露出了讶异的表情,中日之间的差距他当然知道,不过却没有人给他说得如此详细。

    “竟然能有如此之大的伤害吗?之前不是说咱们中央军按照西北军的大刀队有过训练吗?”

    孙飞将接着给常凯申解释道:“委座,之前中央国术馆或者是各地国术馆经常派出武师给战士们进行格斗拼刺方面的培训,可是成效太小,我觉着是他们的水平不够。

    而这个许立春之前在街头比斗当中,曾经一人车轮战中央国术馆教授班数人依旧不落下风。

    我还听闻这个许立春曾经在宝山保卫战当中数次与日军进行白刃作战,打得日军胆战心惊。

    恰逢许立春因为违反了军统局的军纪即将被军统局开除军籍,所以我想将这许立春招到我的88师当中, 好好地培训我88师的新兵。

    枪法现在练习已经来不及了,若是能够学个一招半式倒也能够杀几个鬼子。”

    不得不说孙飞将这个理由找得还真是挺好的,扯到了之前国术馆的教官教习官兵国术成效太小是因为教官水平太低。

    估计要是中央国术馆的教官在这里,能被孙飞将给气死。

    就国军这些部队整天都吃不饱,还怎么练?

    练不两下,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要说中国以前的军阀当中最重视士兵的国术修习的还要数西北军和山东一些军阀,甚至现在中央国术馆的馆长都是曾经西北军的将领。

    因为西北军的军阀重视武术同样也和士兵同吃同住,战士们吃得好也就练得好,故而西北军的大刀队能够在长城抗战当中大放异彩。

    可是中央军的士兵尚且都还穿草鞋,士兵一天连正常的营养都供给不上,军饷甚至只发一半的“国难薪”。

    这样一支部队又怎么可能会练好需要大量体力的武术、拼刺呢?他们甚至连日常训练都不参与,平均一周能有一个小时在训练就不错了。

    毕竟训练就要增加消耗,消耗多了战士们就吃得多了,战士们吃得多了长官们就克扣得少了。

    当官长们摸清楚了这里面的规律之后,谁还愿意去训练士兵呢?只拿士兵当一个消耗品就算了。

    一些官长拿士兵当消耗品也就罢了,甚至还有一些部队的长官还要拿士兵当成赚钱的工人来使用。

    就比如说教导总队的总队长桂永清,因为他的教导总队一直在南京驻扎,所以南京市政直接将南京市森林消防的活儿也派给了教导总队,教导总队去灭一次火,南京市政就给拨一次款。

    后来南京市林业局也听说了这话,一次紫金山闹了虫灾,于是联系到了教导总队前去灭虫,后来林业局还专门给教导总队送了一次锦旗,当然将给经费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常凯申对于这些事情自然不清楚,他只是微微点头,随后还是说道:“飞将,你这话说得就有失偏颇了,中央国术馆聚集一国武道之精英,怎能连一个许立春都不如?而且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等南京一战结束之后,你去中央国术馆调一个好的。

    这个许立春嘛,他既然违反了军纪就应该受到应有的处罚,要不然他还当我们的党纪国法是什么?”

    常凯申都说了这话,孙飞将也不好多说什么,便只好向常凯申告辞离开。

    随后常凯申又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杜光亭,杜光亭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校长,您既然说了党纪国法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那我也告辞了。”

    “等等!这个孙飞将带的是步兵部队他想要找个厉害的武术教习,你又是为了什么?难不成你带的坦克部队也要学什么拼刺刀吗?”常凯申好奇地叫住了杜光亭。

    杜光亭停顿了一下,还是说道:“委座,或许您不相信,但是这个许立春确实是一个人才,他在宝山保卫战当中曾经自创了一种步兵和坦克协同作战的方法,这似乎是开创了一个先河。”

    于是杜光亭便将许立春曾经在坦克上指挥坦克和步兵协同冲锋守护宝山的事情说给了常凯申。

    常凯申听后也是不禁感叹道:“这个家伙倒是有些鬼主意啊!不过仅是如此倒也好效仿,你们按照他的办法进行训练不就得了,何必非要将这个人招入你的部队呢?”

    杜光亭随后又拿出了许立春编撰的小册子说道:“后来他回到南京后便被卷入到了黄俊案中不便跟随学生一同研究坦克步兵协同作战的事情,于是他便将他对于坦克作战的一些想法编成了这个小册子,学生一看不禁茅塞顿开啊!”

    常凯申露出了讶异的表情,他仔细想了想刚刚看过的许立春档案,问道:“他不就是个中学学历吗?”

    杜光亭连忙说道:“这或许就是天赋啊!一个天生对坦克战车有着如此天赋的人,如不能进入到我的机械化部队当中发挥他的天赋,这将会是党国的损失啊!”

    “党国的损失?党国的损失还少吗?”常凯申没好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