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日之绝代战神 > 第914章 经典战术

第914章 经典战术

    日军被粤军如此偷袭埋伏一下之后,日军的指挥官也知道负责防御广州城的应该是个十分棘手的家伙。

    日军的联队长佐藤佑三郎愤怒的拍着桌案,对着下面的几个大队长发泄着。

    “师团长刚刚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顿,你们知道吗?广州城现在已经人去楼空,粤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全部撤出了广州。

    可是你们这么长时间还是拿不下一个只剩下少量兵力防守的广州城,你们对得起天皇陛下对你们的栽培吗?

    你们还损失了两个中队,还是被敌人整建制消灭,你们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你们不如剖腹自尽算了!”

    这几个日军大队长纷纷低下了头,这是他们前所未有的失败,他们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战术,简直恐怖。

    佐藤佑三郎此时也是叹息了一声说道:“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只能是尽快占领广州了,好在我们的师团的其他部队已经占领了沙河,广州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了。

    不过现在104师团已经占领了广州以北的太平场向从化进军,第五师团刚刚在虎门登陆,已经拿下虎门,剑指佛山。

    也在也只有我们还无法拿下广州,师团长的脸上真的挂不住啊!”

    不过脸上挂不住也就挂不住了,他们面对这像是刺猬一样的广州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甚至接下来的进攻也都谨慎了起来。

    大路这边还在使用火炮进行排雷,而小路这边因为道路很窄,还是继续使用工兵继续排雷,但速度却慢了下来。

    许立春此时找到了钟方俊说道:“钟旅长,刚刚我又到前线侦察了一番,日寇正在安排工兵在对田间小路上的地雷尽情排查。

    田间小路比较窄,他们排起雷也很快,所以我的意见是安排射术较好的士兵,躲在暗中狙杀日寇的工兵,拖延其向前推进的速度。”

    钟方俊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我正在让各营营长挑枪法好的士兵,对了,希胜你坐下咱们聊一聊。”

    许立春拍了拍自己的背上的枪说道:“我还打算跟着一起去放冷枪呢,不过既然钟旅长有事儿找我,那咱们就聊聊。”

    钟方俊笑了笑从自己的军装胸前的包里拿出了一包烟递给了许立春一支,自己也点燃了烟说道:“希胜,你应该不是一直在委员长侍从室工作吧。”

    许立春扭头眯着眼看向钟方俊笑道:“钟旅长这话是什么意思。”

    “关于这一战我仔细复盘了一下,发现这一战有些意思。”钟方俊拿出一根树枝在地上比划了起来。

    “这一战说起来有些门道,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最早使用这一战法的就是围魏救赵,但是你今日所使用的战法却并不是简单的围魏救赵。

    你先通过穿插将日军一支中队分割包围,诱使敌人对被围部队产生关心和救援的心理,从而调动敌人的其他部队进入自己设定好的区域,这叫做诱敌深入!

    紧接着你通过隐蔽的选择有利的地形和地雷机关,在敌人增援部队运动当中突然发起攻击,让敌人的作战队形短时间内无法展开,这叫做隐蔽伏击。

    同时通过合理分配兵力,在伏击的关键时刻能够集中优势火力和全部力量给予给予敌人以致命打击,这叫做集中优势。

    最后根据情报以及战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作战计划和行动方案,在必要时可以转换为继续作战或者及时撤退,这叫做灵活机动。

    这一场作战已经完全脱离了孙子兵法中围魏救赵的计谋,而这种作战方式日本人没有接触过,中央军和当年围剿红军的一些地方军却是听说过一些的。

    据说最早的时候,是十年前红四方面军最早使出这一招。”

    钟方俊所说的这个战例便是衡阳大捷。

    1928年徐帅带领红丝方面军进攻湖南衡阳县城,遭到了国军第24师约一万五千人增援。

    徐帅当时派出一个纵队约三千人包围衡阳县城,自己则率领两个纵队约六千人埋伏在第24师主力部队救援衡阳县城的必经之路上。

    此时第24师并不知道红军已经设下圈套等着他们来钻,于是急忙行军赶往衡阳县城救援被困部队。

    结果遭遇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的伏击,在激烈交火当中第24师全师被歼灭,只有师长李明瑞本人带着几百名残兵逃脱。

    这一场战斗被城之外衡阳大捷,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步兵歼灭正规军整编师级部队的战例。

    有过一次的成功之后,围点打援基本上成了红军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标志性战术。

    钟方俊说完之后,笑了笑对许立春说道:“这围点打援旁人可是学不来的。”

    的确,围点打援国军想学也没那么简单,这和红军极高的战斗意志有关。

    因为无论是围点还是打援,作战部队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就是天大的压力也要硬抗下来,一直到完成战斗目标。

    而这样的战斗意志,国军是不具备的,或者说哪怕国军士兵具备,国军的长官也不具备。

    就比如这一次,许立春带着一个营三百多人负责切割包围日军一个中队,他们承受的压力最大。

    这一个营三百多人其中在石门村直接牺牲了一百多,重伤没能跟着一起走出来的有四五十人,剩下轻伤的就更多了。

    可以说这一仗伤亡八成都在许立春带着在石门村硬抗两边压力的三百多人。

    这如果是国军的部队早就崩了,如果是红军的话他们则没有那么容易崩。

    至于这些粤军为何没有崩,则是因为这些粤军参加这一次战斗本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他们都是打算战死在广州城外的,这种战斗意志与红军相比更是毫不逊色。

    所以许立春敢于带着这么一支部队硬抗住日军的夹击。

    许立春笑了笑对钟方俊说道:“钟旅长,如果没有这些悍不畏死的粤军士兵的话,我就算是想要用些什么战术,恐怕也是用不出来的。

    这些粤军士兵是钟旅长你挑出来的敢死队员,所以他们拥有这样的战斗意志。

    那么其他使用出这样战术的部队,难道也都是敢死队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