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日之绝代战神 > 第1373章 号外

第1373章 号外

    多上几百美元也不过是一个月千余块钱。

    这对国府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也就是相当于多请了一个美国工程师或者是美国飞行员。

    但这每个月六百美元,换成法币将近两千元,却足够新四军军部一个月的开支,甚至还有富裕。

    至于写一篇文章五百美元,这就属于是高宗武的一点私心了。

    他觉着自己虽然没有搞到日华密约的原件,但是他也辛苦这么长时间了,还是得拿一点好处费的。

    果然陈恭澍和王方南并没有拒绝,很干脆的将这五十万的支票留了下来。

    待陈恭澍和王方南走之后,高宗武立刻约见了潘汉年。

    在一处咖啡馆里,高宗武将这五十万支票递给潘汉年的时候,甚至都有些舍不得。

    他高宗武虽然家里也挺有钱,但是五十万法币也不是他家里可以轻易拿出来的。

    “潘主任,这可是五十万啊!”

    高宗武再一次强调了一遍。

    其实潘汉年心里也是有些激动的。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能够找国民政府要五十万法币,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最开始许立春说要用日华密约的原件找重庆政府要钱的时候,潘汉年还觉着根本要不了多少。

    但没想到,经过这个高宗武这么一操纵舆论,竟然很快就将这五十万给要到了。

    不得不说这个高宗武是个人才啊!

    难怪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了国民政府里最年轻的外交官了。

    可惜的是他走错了路,而且他也丝毫不认同他们的思想。

    要不然自己还真想好好的做一做他的思想工作。

    “高先生确实是辛苦了。”潘汉年道了一声辛苦,将这五十万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高宗武接着说道:“另外每个月还有六百美元的工资,会定时汇入花旗银行,我把我的账户留给你们,你们每月随时取用就行了。

    那最后一页……”

    潘汉年笑着将一张照片推到了高宗武面前,说道:“高先生明天就可以将全部日华密约的影印件公布于报刊之上。”

    高宗武连忙接过了这一张照片仔细的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那些签名之后,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欣慰的是,还好自己悬崖勒马没有在这一份卖国协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而签上了名字的这些家伙,就将会在明天彻底的遗臭万年!

    高宗武拿着日华密约的影印件直奔报社而去。

    反倒是潘汉年则是看着手中的50万法币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可是五十万啊!

    对经济窘迫的延安来说,这可是久旱逢甘露啊!

    没想到这个许立春竟然还有如此头脑。

    当初他们在得知许立春和南造云子私自动用了在日本的尾崎秀实这一条情报线之后。

    整个延安的情报网络是十分愤怒的。

    因为这不仅不符合规定,还让他们刚刚发展而来的日本情报线有很大暴露的风险。

    那一天李翠华是准备去警告许立春,并且给许立春和南造云子以处分的。

    但是当他们听说了许立春让高宗武找重庆要钱的计划之后,都忍不住心动了起来。

    虽然不少人都觉着要不下多少钱,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哪怕是五万十万,也足够八路军和新四军花上一阵子了。

    但恐怕他们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足足有五十万法币之多啊!

    原本新四军军部项书记和陈帅的意见是,他们全拿。

    但是延安的朱老总也听说了这事儿,甚至伍豪总理也打算给延安边区政府要一笔经费。

    若不是众人知道此事尚且需要保密,不能让重庆方面知道,谨防后续每个月六百美元到不了账。

    估计众人就要争上一场了。

    在延安的教员看到了各地索要经费的电文,配合着伍豪总理对高陶事件的讲述,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有意思,看来我们在敌后的战士们还是很有主观能动性的嘛!

    不过人间正道是沧桑,此事就不通报表扬了,省的咱们其他部队有样学样跟着去诈骗去。”

    “哈哈哈哈……”伍豪总理跟着笑了起来,随后便问道:“那这一笔钱如何分配呢?”

    “纳入边区财政,大家开会商讨嘛!”

    …………

    就在延安欢天喜地的分钱的时候,汪伪集团现在也是颇为得意。

    他们对高陶在媒体上的反击取得了全面胜利。

    现在高宗武和陶希圣在媒体上那是一句话都不敢说,显然他们是拿不出什么合理的证据。

    不过也是,真正的证据都所在汪公馆的保险柜里呢,他高陶两人都没有参加那天的签约,他们事后也没有接近那保险柜,根本就不可能搞到日华密约的原件。

    正当汪伪的高层得意之时,最新一期的报纸送到了这些汪伪高层的面前。

    《大公报》竟然出号外了!

    号外的标题就是《关于日华新关系调整的协议书》。

    所谓的号外,就是在定期出版的报刊,在上一期已经出版,下一期尚未出版的这一段时间内,发生了重大新闻或者是特殊事件,为了迅速及时的向读者报道而临时编印的报刊。

    因为其不列入报纸原有的编号,故称为号外。

    整个大公报的号外,每一版上都有影音的日华密约的原件,总共38页,每一版贴四页,另外在报纸的最后一面,将密约签字的那一页放到了最大,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看清签署了这一卖国条约的人名。

    现在起码整个香港乃至国统区的报纸读者,都已经知道了汪伪与日寇签署了卖国条约的具体内容,甚至清楚的知道当时总共有几个汉奸,在这一份卖国条约上签了字。

    当汪伪的高层们看到了这一份报纸的号外之后,整个人都彻底的愣在了原地。

    “这,这怎么可能?”陈公博忍不住喃喃道:“不是说他们没有协议原件吗?他们怎么搞到的?”

    “完了,全完了!我们被这样披露之后,恐怕日后再说和平运动,再说曲线救国都不能挺直腰杆去说了。”周佛海喃喃的说道。

    一时之间,整个汪伪集团都陷入了茫然当中。

    面对这样赤裸裸的打脸,直接给他们的嚣张打的彻底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