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司徒导演一听也忍不住为夏衍的想法惊叹。
不过思虑再三之后,司徒导演还是说道:“白求恩同志刚刚离世,我们这么消遣他又是给他安排感情线,恐怕不太合适吧。
那白求恩大夫我可是听说都五十岁了,人家在国外有老婆。”
许立春打断了司徒导演的质疑说道:“我们不以白求恩大夫为原型,但是我们要让观众看到我们的主角就会想到白求恩大夫。
我记得白求恩大夫当初是组建了一个医疗团队来到中国的,我们就虚构一位年轻的医生。
但是我们不能将他们的来历说的太清楚,西方人对这个比较排斥。”
像是白求恩大夫他们都是属于第三国际指派支援中国革命的医生。
甚至白求恩最开始申请的都是去支援西班牙内战,而非是来支援中国。
然而在西班牙内战失败之后,他们受第三国际上的安排和指派来到中国。
西方世界对他们的信仰是排斥的,所以许立春并不建议将他们的背景讲的太细。
只说他们是志愿来华进行医疗援助,在来的路上遭遇了日军的袭击……
许立春说完自己的修改意见之后,众人不由拍案叫绝。
“如此改变我们也不用拍摄你剧本里写的从飞机上俯瞰长城的画面,虽然我知道那样拍摄肯定是非常漂亮的,但是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手段来拍摄。”
许立春闻言眉头一皱,他就是想要靠黄河壮丽的景色和战争的惨烈场面相结合,才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所以哪怕主角不能是飞行员,也必须要有这样的画面。
许立春立刻说道:“这可不行,我们必须要写他们乘坐飞机的时候被日军击落,这个画面必须要拍摄。
经费的问题你们不用考虑,至于飞机的问题国军空军不是经常飞私活儿吗?就让他们飞哥私活儿又能有多少钱?”
只要钱这方面不是问题,那也就没有其他什么问题了。
潘汉年点了点头说道:“国军的飞机只要有钱就能坐,甚至有足够的权利的话,还能免费坐,这个我可以试着协调一下。”
许立春点了点头说道:“这几部电影,我们一定要舍得花钱,一定要是大制作,甚至我们能够拍真实的就绝不拍虚假的。
我们能花半年拍摄,就绝不花一个月拍摄。”
现在的香港拍一部电影也不过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但许立春并不喜欢这样的粗制滥造,他希望能够出去进行实景拍摄。
许立春说完之后,其余几人楞了一下。
夏衍又向后翻了翻,果然看见后面还有几个剧本。
几人都是一脸惊讶的看向了许立春,他们简直要被许立春的行动力给震惊到了。
尤其是潘汉年他实在想不到自己只是把许立春关了三四天,这许立春竟然写出了三四个剧本。
这是一天一个剧本啊,这什么脑子啊!
不过,能写出这么一个精品的话,就已经足够了,其他剧本的水平可以差一点也能理解。
可夏衍草草的翻了几页之后,更是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这水平,这水平也太高了啊!
许立春的剧本虽然只是一个大概的故事梗概,并不像正经剧本一样有着对话和动作。
但仅凭一个故事框架,夏衍就足以认定这是一个顶好的剧本。
这第二个剧本的名字叫做《战争子午线》。
大概剧情是,在长城之上48名八路军护送13名医护人员前往根据地,但却遭遇了日寇的扫荡。
青年们在一场石块对机枪的无望搏斗当中倒下,仅有一名女护士逃了出来。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边,芦苇荡里藏着一支绝望的伤员队,由于伤员太多导致他们和大部队走散。
来接应他们的通讯员也受了重伤,垂死的通讯员拿出了一份残缺的命令,命令九连沿着长城向西前进。
九连最后一名幸存者排长已经负伤,但仍要执行那个残缺不全的命令。
在晨雾中,他们遇到了一些躲避在老乡家里的机关人员的孩子和保护孩子的小战士正在寻找大部队。
这些孩子们义不容辞的抬着九连仅存的排长向西前进。
刚刚逃出的女护士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这些孩子当中,参加过反扫荡的大孩子担当起了指挥的职责,但这个大孩子也不过就是十六的年纪,一些小一点的孩子也就是八九岁。
他们的身上压着沉重的担架,睁着饥饿的眼睛,向妈妈的方向爬着。
为了大家的生存,有的孩子去挖自己亲手埋的地雷,他那上学读书的理想随着一声爆炸消失。
在死亡的威胁中,一个小女孩思念着妈妈,但当看到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换得大家的生命时,他毫不犹豫的投出了唯一的手榴弹,在这世界下留下了一声对妈妈的呼喊。
还有一个小孩的眼睛被日寇的毒气弹熏瞎,她在极度饥饿当中把最后半个窝头留给了伤员。
自己则在幻梦当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护士目睹着这些未成年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而双腿重伤的排长仍旧坚持让孩子们抬着沿着长城继续向西。
排长也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步,沿着长城向洗的命令从一个幸存者手中传到了另一个幸存者手中。
最后接过它的只是一只未成年的小手,但命令依然在执行。
最后三个孩子接过了这个不是给他们的命令,抬起了最后一名伤员向西走去。
最终他们到达了公路隧道,年纪最大的孩子立刻想到了这个命令的具体内容。
此时远处也驶来了几辆日军的汽车,年纪最大的孩子拿出了用自己的身体引爆了地雷,将日寇的汽车炸死。
原来他们炸掉的是日军最新研制的准备运往前线的毒气弹。
几人看着这剧本不由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也太催泪了吧!”
许立春这一部电影许立春依稀还记得这是自己还在上小学的时候,被学校组织看过的电影。
当时他们看着和他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却要和日军以命相搏的时候,眼泪便从眼眶当中奔流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