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间故事集汇 > 第60章 阿诗玛的故事

第60章 阿诗玛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名为阿着底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个贫穷的家庭,格路日明家。在这个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女孩。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像金子一样闪耀,于是给她取名为阿诗玛。随着时间的流逝,阿诗玛逐渐长大,她宛如一朵盛开的美伊花。阿诗玛头戴绣花包头,身着闪亮的绣花围裙,她的美丽令人着迷,小伙子们常常被她的风采所吸引。她不仅歌声清脆悦耳,舞姿也十分动人,她的歌声常将小伙子们吸引到公房中。她擅长刺绣和织麻,就像石竹花一样,在小伙子们身边散发着清香。在那一年的火把节上,阿诗玛向阿黑倾诉了她的真情,承诺将终身相许,誓言永不嫁给他人。

    阿黑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撒尼族青年。在他12岁那年,他的父母因受到土司的虐待而相继去世。他被一个名叫热布巴拉的财主抓去服劳役。有一天,他在山上采摘鲜果时迷了路,在密林中挨冻受饿,经历了无数惊吓。由于害怕主人的责骂,他不敢回家。就在那时,他遇到了放羊的小姑娘阿诗玛,她将阿黑带回了家。阿诗玛的父母收养了阿黑,让他成为了他们的义子。从那时起,阿黑和阿诗玛青梅竹马,彼此相爱。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黑成长为一个青年,他的性格坚韧不拔,如同高山上的青松,无法弯曲。他成为了周围撒尼族青年的楷模。人们用歌声赞美他:

    圭山的树木中,青松最为高耸,

    撒尼族的青年中,阿黑最为出色,

    万丈青松不畏严寒,

    勇敢的阿黑,曾吃过虎胆。

    阿黑勤劳无比,擅长耕种。他在布满石子的土地上开垦,种植的玉米生机勃勃,比邻家的更加茁壮,玉米穗也更加修长。他上山砍柴,总是比其他青年砍得更多。自幼,阿黑便酷爱骑马,他所驾驭的马匹,奔跑起来如同风驰电掣。他的箭术精准,百发百中。他的义父格路日明传授给他神箭,使他如虎添翼。阿黑酷爱歌唱,他的歌声特别响亮。他还喜欢吹笛和弹奏三弦,笛声悠扬,弦音悦耳,吸引了无数姑娘的注意。在那一年的火把节上,阿诗玛与阿黑彼此表达了爱慕之情,这对义兄妹便订下了婚约。

    在某个集市日,阿诗玛去赶集,被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他决心要娶阿诗玛为妻。阿支回家恳求父亲热布巴拉,请他请媒人提亲。热布巴拉早闻阿诗玛的美名,立即应允儿子的请求,邀请了有权势的媒人海热,前往阿诗玛家提亲。海热来到阿诗玛家,用他那如蛇般巧舌如簧的口才,夸赞热布巴拉家如何富有,阿诗玛嫁过去将会如何幸福……然而,阿诗玛听后回应道:“热布巴拉家虽富,却如同栽花引不来蜜蜂,清水不与浑水同流,绵羊不能与豺狼为伍。”阿诗玛的回答激怒了海热,他威胁道:“热布巴拉家在阿着底有权有势,他跺一跺脚,山都要摇三摇。阿诗玛若不答应,小心家破人亡。”但无论海热如何威逼利诱,阿诗玛坚决不从。

    随着秋天的到来,阿着底的水变得冰冷,草地也变得枯黄,羊群难以填饱肚子。为了寻找食物,阿黑不得不带领羊群远赴滇南的温暖地带放牧。在离开之际,阿黑与阿诗玛深情告别,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嘱托,依依不舍地分开了。阿黑离开后,热布巴拉心生邪念,派遣打手和仆人如狼似虎地将阿诗玛抢走。他企图通过强迫阿诗玛磕头、饮酒、待客,使生米煮成熟饭,迫使她不得不接受婚姻。然而,阿诗玛忠贞不渝,坚守着与阿黑的爱情。即使被抢到热布巴拉家,面对夫妇的威逼利诱,她依然坚决不从,拒绝与阿支成婚。财主拿出金银财宝,指着谷仓和牛羊诱惑阿诗玛:ot只要你答应嫁给阿支,这一切都将是你的。ot但阿诗玛连看都不看一眼,轻蔑地说:ot我不稀罕这些,我绝不会嫁入你们家。ot阿支气急败坏,面露凶相,恶狠狠地威胁道:ot如果你不答应嫁给我,我就把你家赶出阿着底!ot阿诗玛毫不畏惧地回应:ot空洞的威胁吓不倒人,阿着底不是你一家的私产。ot热布巴拉见阿诗玛软硬不吃,恼羞成怒,命令仆人用皮鞭狠狠地抽打她,使她遍体鳞伤。热布巴拉的妻子则诅咒阿诗玛是ot天生的贱命,不懂得享受福气ot。尽管被关进黑暗的地牢,阿诗玛依然坚信,只要阿黑得知她被囚禁在热布巴拉家,他一定会来解救她。

    一天,阿黑正在放牧羊群时,阿着底的信使找到了他,向他传达了阿诗玛被劫持的噩耗。得知这一消息后,阿黑对阿诗玛的安全深感忧虑,他立刻骑上马,马不停蹄地日夜赶路,跨越山涧,穿越险峻的悬崖,从遥远的地方赶回家中,以解救阿诗玛。当他抵达热布巴拉的家门前,发现大门紧闭,阿支拒绝让他进入,并提出要与阿黑对歌,只有胜过他才能进门。阿支坐在门楼上,阿黑则坐在果树下,两人展开了长达三天三夜的对歌比赛。阿支才疏学浅,越唱越词穷,急得面红耳赤,声音变得越来越沙哑难听;而才华横溢的阿黑,却越唱越有精神,面带微笑,歌声洪亮。最终,阿黑赢得了比赛,阿支不得不让他进入大门。然而,阿支又提出了更多的刁难,要求与阿黑比赛砍树、接树、播种。这些技能对于阿支来说,自然无法与阿黑相比,阿黑在每项比赛中都轻松胜出。热布巴拉见无法难倒阿黑,便心生一计,假意微笑地说:“天色已晚,你先好好休息,明天再送你和阿诗玛一起上路吧!”阿黑同意了,被安排在一间没有门的屋子里过夜。午夜时分,热布巴拉指使仆人放出三只老虎,企图伤害阿黑。但阿黑早有防备,当老虎张开血盆大口扑向他时,他迅速拿出弓箭,ot嗖嗖嗖ot连发三箭,将老虎一一射杀。第二天,热布巴拉父子见老虎已死,感到非常惊讶,他们无计可施,理屈词穷,只得答应释放阿诗玛。然而,当阿黑走出大门等待时,热布巴拉突然关闭了大门,背信弃义,拒绝释放阿诗玛。

    阿黑再也无法忍受,迅速拉弓搭箭,连续射出三箭。第一箭命中大门,门扉应声而开;第二箭击中堂屋的柱子,房屋随之震动,发出轰鸣;第三箭则射在供桌上,使得供桌剧烈摇晃。热布巴拉惊慌失措,急忙命令仆人将供桌上的箭拔除。然而,那箭仿佛与供桌融为一体,无人能够将其拔出。无奈之下,他只得命人打开黑牢的门,释放了阿诗玛,并向她乞求:“只要你能拔出箭,我立刻让你回家。”阿诗玛轻蔑地瞥了热布巴拉一眼,走上前去,轻松地如同摘取花朵一般,将箭拔出,随后与阿黑一同离开了热布巴拉的家。

    热布巴拉和他的儿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黑带着阿诗玛离去,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上前阻拦。心狠手辣的热布巴拉父子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又策划了一个恶毒的阴谋。他们清楚阿黑和阿诗玛回家的必经之路是十二崖子脚,于是勾结崖神,企图将崖下的小河变成汹涌的大河,以淹没阿黑和阿诗玛。热布巴拉父子带着仆人,赶在阿黑和阿诗玛过河之前,利用山洪暴发的机会,将小河上游的岩石破坏,引水而下。正当阿黑和阿诗玛试图过河时,洪水滔滔而至,阿诗玛被卷入漩涡之中。阿黑只听到阿诗玛呼喊“阿黑哥,救我!”的声音,之后便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也看不见她的身影了。

    阿诗玛神秘失踪,阿黑奋力游上岸,四处搜寻她的踪迹。他不懈地寻找,从乌云散去直到大河退缩成涓涓细流,却始终未能发现阿诗玛的下落。他焦急地呼唤着:“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然而,回应他的只有十二崖子顶回荡的相同呼唤:“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

    原来,十二崖子上的应山歌姑娘目睹了阿诗玛被洪水卷走的一幕,她毫不犹豫地跳入漩涡,奋力推开巨浪,成功救出了阿诗玛。之后,她们一同在十二崖子定居下来,阿诗玛化作一座石峰,成为了抽牌神(回声神)。从此,无论你怎样呼唤她,她都会以同样的声音回应。

    阿黑虽然失去了阿诗玛,但他的思念之情却从未消减。每天用餐时,他都会盛上苞谷饭,端着饭碗走出门外,向着石崖子呼唤:“阿诗玛!阿诗玛!”而站在石崖上的阿诗玛,便以回声回应:“阿诗玛!阿诗玛!”

    当阿爹和阿妈外出劳作时,他们会对石崖上的阿诗玛呼唤:“爹妈的好孩子啊!阿诗玛!”而站在石崖上的阿诗玛,也会以同样的语气回应:“爹妈的好孩子啊!阿诗玛!”

    孩子们聚集在阿诗玛所站的石崖下,弹奏三弦,吹奏笛子,唱起山歌。石崖上的阿诗玛仿佛也随着那悠扬的弦音和笛声,和着孩子们的歌声一同歌唱。

    阿诗玛的声音在石林中回荡不息;她的形象,已经化作石头,永远与她的乡亲们相伴。

    相传二:

    在小石林景区内,一池湖水波光粼粼,湖边矗立着一座独立的石峰,每天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留念。看那石峰,它那修长挺拔的轮廓,优雅迷人的身姿,以及那包头巾和背后的背篓,活脱脱就是一位彝族撒尼少女的化身!这便是著名的阿诗玛石峰。它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阿着底这片土地上,一个贫穷的家庭诞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像金子一样珍贵和闪耀,便给她取名为“阿诗玛”,意即“金子”。阿诗玛渐渐长大,她的美丽如同一朵盛开的美伊花。她不仅歌声悠扬,舞姿动人,还赢得了众多青年的爱慕。她与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相爱,发誓非他不嫁。在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上,她与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下了终身。

    当地的财主热布巴拉之子阿支也对阿诗玛心生爱慕,他派遣媒人前去提亲,但无论怎样威逼利诱,阿诗玛始终不为所动。热布巴拉趁阿黑远赴他乡放羊之际,派人强行将阿诗玛带走,并企图迫使她与阿支成婚。阿诗玛宁死不屈,被鞭打后囚禁在黑暗的地牢中。阿黑得知消息后,不顾一切地赶回,日夜兼程前来营救。他与阿支在对歌、砍树、接树、播种等比赛中连连获胜,挫败了阿支的企图。

    恼羞成怒的热布巴拉指使仆人放出三只猛虎攻击阿黑,但阿黑以箭术高超,三箭射死了猛虎,并成功救出了阿诗玛。然而,心狠手辣的热布巴拉父子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勾结崖神,在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引发洪水将阿诗玛卷走。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们将阿诗玛救出,并将她化作石峰,成为回声之神。从此,无论你怎样呼唤她,她都会以同样的声音回应你。她的声音和身影永远留在了人间。

    阿诗玛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和大型歌舞剧,在国内外上映和演出,引起了巨大反响,使得阿诗玛的故事广为流传。